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2017-04-08 08:38本刊讯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医疗器械上海市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正值全国“双创活动周”之际,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强生医疗与美敦力公司协办的“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已于2017年9月16日假座于上海宝丰联大酒店隆重召开。上海市科学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界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院校师生与学会会员共1 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教授主持,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教授致开幕辞。她要求学会不断夯实内部基础管理,在不断强化服务社会、服务创新、服务会员意识的同时,要紧跟国际生物医学工程邻域科学前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流的平台。本次年会将继续秉承弘扬科学之精神,服务创新之理念,以“智慧健康”为主题,通过当今科技智慧之手段,实现中国大健康之目的。上海市科学委员会朱启高副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蔡永莲、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徕副局长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卢忠先后向大会致辞。

学术交流大会由常务副理事长冯晓源与副理事长汪源源,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嘉华与副理事长刘宝林先后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院士、香港工程师协会院士刘云辉教授作“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的报告;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博士作“医疗大数据与AI的探索”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千人计划何际平教授作“神经接口与神经康复”报告;华大基因首席医学官、遗传学研究员王威博士作“基因科技与精准医学”报告。

下午分八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交流。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分论坛(包括:生物医学信息、临床医学工程、体外循环)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赵俊与上海理工大学宋成利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王军副教授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一部彭亮副部长主持,先后由彭亮、徐昊、翟靖波、王伟、徐志勇、陈炜与郭震先后作了“中国数字医疗技术审评指导原则介绍”“人工智能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与思考”“早期医疗科技创新转化与孵化投资”“单支点磁动力离心泵的研制”“影像组学中的纹理分析在肺癌中的应用”“传感系统与智慧医疗”“体外循环中不同血液模式的能量特点及效果分析”报告;生物材料及医学工程分论坛(包括: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口腔、假体)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国芳教授、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朱振安教授、复旦大学张天宇副院长主持,先后由王成焘、刘英慧、朱麟常、何创龙、赵元一、王璐、蔡宗远与张天宇作“关于医学3D打印下一步发展思考”“骨科植入物安全有效性评价思路探讨”“光化学反应构建生物医用材料”“基于介孔硅纳米粒子的骨修复材料的研究”“骨科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基医疗器械的功能设计与制造”“如何使用医学影像技术评估植入物3D定位和在体关节功能?”“骨导新技术相关应用进展”报告;医疗器械上市许可分论坛由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张鸣伟所长主持,先后由史新立、李卫、林森勇、钱虹、何骏作“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与存在问题”“创新器械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学考虑”“医疗器械创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先审批程序解读”“IEC60601-1第三版在中国的进展和与第二版的主要差异”报告;康复工程分论坛由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武庆、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教授石萍主持,先后由何际平、喻洪流、王金武、张文强、白跃宏、张群峰、郭帅和牛传欣作“神经调控在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数字医学与3 D打印技术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转化”“人工智能时代的云中医康复技术”“内置物的物理治疗新进展”“电生理技术在康复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康复机器人研究新思路”“神经运动控制及其对康复设备的启发”报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宿燕岗、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莉主任医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芳主任主持,先后由吴立群、廖德宁、刘少稳、谢璐佳、唐恺、张凝、黄焰分别作“心脏植入装置临床应用进展”“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非药物治疗”“如何提高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起搏技术发展趋势及Micra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联合球囊冷冻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治疗卒中高危的心房颤动”“房顫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远程监测电子植入设备进展”报告;妇婴健康分论坛(包括:妇产科、新生儿)由第一妇婴保健院邱伟民教授与虹口区江湾医院赵文霞主任主持,孔凡斌、李芳、王来栓,杨琳与弓孟春分别作“子宫畸形及宫腔病变的超声诊断”“宫颈LSIL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胎儿新生儿脑损伤新的诊断干预进展”“产儿科面临的临床遗传问题及解决策略”“精准医学临床部署儿科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数字影像专场分论坛(包括:超声、放射)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王培军教授与华山医院李克主任,第六人民医院胡兵教授与新华医院陈亚青教授主持,刘士元、高川、邱涛、詹维伟、李凤华、余锦华、张麒与雷凯荣分别作“AI辅助诊断软件临床应用体会”“分级诊疗影像云平台构建与实践”“医疗设备运行云监控”“甲状腺癌被膜及被膜外侵犯的超声评估”“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的研究”“脑肿瘤的影像组学分析体系”“超声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影像组学等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中的应用”的报告;医用机器人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谢叻教授与王贺升教授主持,谢叻、许硕贵、陈拥军、安丙辰、王贺升、赵翠莲分别作“微创手术机器人力反馈关键技术研究”“手术机器人现状、思考与初步实践”“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从临床角度探讨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软体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生机电一体化中的传感器应用与研究”的报告。

医疗器械注册与技术审评研讨圆桌会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卢忠副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徕副局长与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嘉华秘书长主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史新立处长、李耀华处长、彭亮副部长与刘英慧副部长,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林森勇处长、俞西萍调研员、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张鸣伟所长、何骏副所长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认证中心钱虹首席认证员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卢忠副主任介绍了国家总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制改革要求开展的一系列改革工作,并组织特邀专家回答了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徐徕副局长就目前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进程等热点问题 进行了介绍。会后,与会代表对大会安排的圆桌会议及其热烈讨论感到很有意义。

会议期间,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由前任秘书长顾柏林主持,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嘉华作2017年工作总结报告,学会的财务主管张毫微作2017年财务工作报告。最后理事长徐学敏教授呼吁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全体会员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搭建产、学、研、医、政平台,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贡献。

(本刊讯)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医疗器械上海市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LED光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