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2017-04-08 23:08黄义理
山西建筑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天桥指标体系

黄义理 丁 强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黄义理 丁 强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介绍了人行天桥选址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的要求,通过AHP模型构建了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计算机上直观地获得了评价指标,为人行天桥选址提供了依据。

人行天桥,综合评价指标,AHP模型,环境设计

0 引言

人行天桥合理选址是保证其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人行天桥选址的研究较少,城市人行天桥往往作为独立设施使用。同时,在设计时,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一般只注重某一问题,而缺乏系统的评价,这往往会使城市人行天桥的性价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影响人行天桥的性能。本文的核心便是综合考虑城市人行天桥选址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人行天桥选址的重要依据。

1 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HP模型

1.1 总目标层

总目标层A: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的综合评价。此评价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理念并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满足人行天桥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桥梁的造型和当地环境因素,使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1.2 分目标层

分目标层中包含B1~B3三个因素,涵盖了城市人行天桥优化设计所需关注的三个方面。准则层C及其包含的基本指标层D是对子目标层B的细化。

B1:社会因素。此子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反映城市人行天桥的选址对改善交通状况、方便居民出行和保障行人安全的密切联系和重大意义,并由此产生的交通效益和社会效益。

C1:行人因素。人行天桥最主要的功能,即供行人穿越公路,实现人车分流。行人因素是人行天桥的合理布局中重要的一环。此准则中包含:D1:行人安全。在交叉路口、学校和商场等流动人群密集的地方,行人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布设人行天桥有利于消除人车冲突,保护行人安全。D2:方便出行。人行天桥可直接与车站和商场等大型人流集散地直接连通,还应尽量靠近公交站台,给居民提供便利。D3:行人调查。进行人行天桥的选址时,通过路边调查,网上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充分考虑市民需求。

C2:交通因素,人行天桥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必须要综合考虑机动车交通量、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规划和路况四个方面。此准则中包含:

D4:机动车交通量。人行天桥有利于车辆快速通过,但也会对桥下行车空间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桥梁的选址需要对交通量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合理估算,并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方便机动车畅行。D5:交通管理。人行天桥不能选在妨碍交通管理的位置。D6:城市交通规划。根据城市交通规划,了解道路将来是否拓宽和有关地铁的规划,才能合理选址,避免人行天桥妨碍道路拓宽或与地铁施工发生冲突。D7:路况。在路况复杂的路段,如畸形叉口,人车冲突点多,设置人行天桥是防止危险路况事故发生的合适方案。

C3:社会公共设施。人行天桥作为社会公共设施的一部分,与其他公共设施也有着密切联系。恰当的选址会给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此准则中包含:D8:城市公共空间。由于受到城市公共建筑的限制,人行天桥的选址不应挤压公共空间。D9: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根据规划要在桥址处预留一定的建设用地,二者相互协调,避免将来产生冲突。

B2:环境因素。此子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应该是:环保绿色的观念必须贯彻于人行天桥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注重人行天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紧密结合;利用自然生态和人造生态的合理性,灵活、准确地进行天桥设计;在提高城市人行天桥性能的基础上保护当地生态人文环境。

C4:自然环境设计。人行天桥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桥梁的影响,软弱地基等地形将使人行天桥发生毁坏;同时天桥的建造也会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甚至破坏,在绿色环保的主题下,需要注重保护环境。此准则中包含:D10:地形地貌。城市人行天桥应该尽量选择在地形较为开阔,起伏较小的地带;并且应该避开软土等特殊土地带。D11:地质构造。人行天桥选址尽量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稳定的地段;同时需要避免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D12:河段选择。城市人行天桥选址尽可能避开河流,防止河床变化造成天桥的变形;在不能避开河流情况下,选择河道顺直,稳定的地段进行天桥设计。D13:气候影响。城市人行天桥选址需要严格对其气候因素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常降雨地区,应该避免易积水地带,保证人行天桥在降雨天气的正常使用。D14:动植物因素:建造时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加强土体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塌等危害;绿化环境也可起到净化空气,吸附尘埃,减噪的作用。并且应该尽可能保证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

C5:社会环境设计。修建城市人行天桥需要与周围原有建筑环境相适应,在街道狭窄,建筑物密度大的地方,人行天桥的修建不能影响市容市貌及其他建筑物,设施设备的功能。此准则中包含:D15:原有建筑拆迁。当设计的最佳天桥位置造成原有建筑需要拆迁时,必须考虑到对于居民及施工过程的影响。D16:周围建筑物。城市人行天桥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周围原有建筑物环境。当人行天桥建造在街道狭窄,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时,会遮挡视野,使建筑物更加密集,格格不入。D17:原有设施设备。城市人行天桥选址需要考虑原有的设施设备。比如地下管网对于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对于地下管网的影响。

C6:文化环境设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精神修养,对于老建筑或者人文景观,需要注重天桥与城市历史文化的结合。此准则中包含:D18:文化遗产。城市人行天桥选址时尽量避免文化遗产区域,以免遗产遭到破坏。D19:文化装饰。在一些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中,可以通过天桥与周围文化环境相互呼应,使城市更具历史特色。

B3:经济因素。此子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及全寿命设计理念;通过创新努力,使力学性能最优、构造细节最合理、施工工艺最方便;保证人行天桥在安全、美观的条件下尽可能保证其经济性原则。

C7:由于人行天桥的初始投资及其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且相互影响,所以需要使其初始投资和后期维护费用相互平衡且全寿命费用最低。此准则中包含:D20:初始投资。初始投资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全部费用。

D21:后期维护费用。当人行天桥建造后所获得的效益不佳时,应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C8:经济效益。城市人行天桥的建造在满足其方便交通的条件下,可带动人行天桥附近的商业价值。D22:商业宣传价值。城市人行天桥可适当搭配商业广告,在美化天桥的基础上,使商业内容得以宣传。D23:消费可能性。位于商业区的人行过街天桥,对于人流的导向性具有很大影响,这将大大增加购物者消费的可能性。

2 本指标体系模型应用途径

本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念下利用AHP模型构建了“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取得的相关数据,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已开发的AHP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计算,从而得到各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值。此评价指标体系可在全国通用,但必须通过“聚类分析”法,即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全国地区划分为几大类,对属于同一类地区的可使用相同的权重体系,再结合选址方案各指标的“评价值”,应用“改进的TOPSIS方法”的算法,即可在计算上直观地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达到城市人行天桥选址优化的目的;也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人行天桥的优劣情况。

[1] 张 豪,李 罡.以小寨天桥为例浅议人行立交设施规划选址[J].山西建筑,2007,33(10):47-49.

[2] 周海军,吕韶东.城市人行过街天桥设计[J].福建建筑,2014(3):28-29.

[3] 陆化普,张永波,刘庆楠.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9(11):13-14.

[4] 张 磊,黎洪萍.公路桥梁选址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7(8):76-78.

[5] 许 强.关于重庆市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修建选择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1(12):56-57.

[6] 刘厚军,陈 艺.城市人行天桥的精细化设计[J].市政技术,2013(5):63-64.

Exploration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urban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location selecting optimization

Huang Yili Ding Qiang

(College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18,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location selecting demands including economy, safety,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builds up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location selecting optimizing evalu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AHP model, and visually achieves evaluation indicators on the computer,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selecting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location.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ng indicator, AHP model, environment design

1009-6825(2017)12-0024-02

2017-02-12

黄义理(1995- ),男,在读本科生; 丁 强(1995- ),男,在读本科生

U442.4

A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天桥指标体系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天桥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
即墨市文化路人行天桥舒适度设计
一座坊墙式人行天桥设计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