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常见疫病的主要临床信号(上)

2017-04-10 07:50刘召海
农业知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法氏囊新城疫致病性

肉鸡常见疫病的主要临床信号(上)

一、常见病毒性疾病的信号与防控

新城疫 肉鸡新城疫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为鸡新城疫病毒。目前认为鸡新城疫病毒为单一血清型,我国一直将鸡新城疫的扑灭计划列为禽疫病防治重点,是纳入强制性计划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本病主要特征是患鸡发热、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紊乱、不自主点头现象、黏膜和浆膜出血;典型新城疫的主要信号是腺胃黏膜出血。

商品肉鸡必须进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接种。一旦新城疫暴发,要在污染鸡场的周围进行快速大范围的接种,可以降低病毒进一步传播、扩散的风险。

肉鸡低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或温和型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肉鸡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鸡群的大规模死亡。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信号:感染后往往造成鸡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气囊炎、腹膜炎,损伤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生殖道、肾或胰腺。因此低致病性禽流感对肉鸡业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每次突然暴发的高死亡率疫病信号,往往就是低致病性禽流感。

快大型肉鸡很少接种禽流感疫苗;但对优质肉鸡,必须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注射。建议禽流感免疫程序(包括种鸡和优质肉鸡):10日龄以内,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3毫升,分别皮下注射;25日龄,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5毫升,分别皮下注射;120日龄(产蛋前),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各0.5毫升分别皮下注射,或二联禽流感疫苗,每只0.5毫升,皮下注射;3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呼吸困难、发出啰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如果病原不是肾病变型毒株或不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一般很低。

对肉鸡危害最严重的是肾型支气管炎,其症状呈二相性:第一阶段有几天呼吸道症状,随后又有几天症状消失的“康复”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排水样白色或绿色粪便,并含有大量尿酸盐,病鸡脱水,表现虚弱嗜睡,鸡冠褪色或呈紫蓝色,致死率高。其典型病理变化的信号是花斑肾,输尿管内充满尿酸盐。有效的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免疫程序可参考表1。

传染性法氏囊炎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肉鸡生产上导致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3周龄以上的肉鸡感染发病,造成大量死亡,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3周龄以下的肉鸡感染,可表现出临床症状,同时伴有永久性的免疫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典型临床信号是法氏囊肿大、出血,应用中等强度毒力的法氏囊疫苗免疫是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肉鸡包涵体肝炎 肉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主要感染鸡和鹑、火鸡,多发于3~15周龄的鸡,其中以3~9周龄的肉鸡最常见;近年来发病日龄有所提前,最早的见于4~10日龄肉鸡。

肉鸡包涵体肝炎典型的病理变化信号是:肝肿大,质地脆弱、易碎,表面有斑状出血。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殊的药物,也无良好疫苗用于预防。发病期间,电解多维、维生素C、鱼肝油、K3全程应用,氟苯尼考、头孢菌素交替应用,黄芪多糖和保肝护肾的中药联合使用,可防止继发、并发症。

(未完待续)

(刘召海 沂南县铜井镇畜牧兽医站 276300)

表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程序表

猜你喜欢
法氏囊新城疫致病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