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五措并举,奏响就业扶贫进行曲

2017-04-10 23:32仪陇县就业服务管理局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仪陇县劳务输出公益性

仪陇:五措并举,奏响就业扶贫进行曲

南充市仪陇县地处秦巴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辖57个乡镇,总人口113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万人,贫困劳动力2.47万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仪陇县就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精准识别,创新机制,深入实施省市就业扶贫九条综合援助措施,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精心组织,强化保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月一梳理、一月一研究、一月一清零”的问题导向,集中解决工作中的梗阻问题,确保就业扶贫顺利推动。二是积极广泛宣传,通过层层会议动员、工作业务培训、电视和网络媒体宣传、“大蓬车”送政策下乡、印发政策宣传单5万余份及在主干线路投放巨幅广告12幅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就业扶贫相关政策,有效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三是聚焦精准识别,坚持摸清全县贫困劳动力数据,认真比对“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落实专人比对、专人录入,确保“一库五名单”动态更新、信息精准。截至目前,已更新数据20万条,更新率达34%。四是强化力量保障。在人员上,对县、乡经办机构人员给予了明确配备,各村也确定了一名专门经办协理人员,确保了工作需要;在资金扶持上,县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了300万元专项用于就业扶贫配套,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有组织、有平台、有资金、有人员。

创新模式,激发动力

在积极落实我省就业扶贫九条综合措施的基础上,着力营造主动脱贫、干事创业氛围,创新出台就业创业增收奖补机制。对贫困户通过务工、就业创业实现增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的按户给予600元至1000元奖励。全县共计整合扶贫配套及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发展奖补,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

示范引领,树立标杆

坚持标杆示范和激励引领相结合,通过培育龙头,发展典型吸纳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进行辐射示范。全县先行推进了3个创业乡镇、10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收到了较好示范效应。赛金镇潮水坝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马鞍险岩村众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镇安溪潮村农民创业园等聚集创业人员553人,志鑫鞋业、海升柑 产业园、温氏生猪集团等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1750人,大大增强了贫困人员主动就业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实施培训,提升能力

坚持实施技能培训“三加三”模式。遵循培训意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愿意学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灵通培训三渠道(即:送扶贫专班、送定点学校、送培训进村),丰富培训三内容(即:送技术进村、送政策入户、送岗位到人),大力实施“实体观摩+技术培训”引导式培训方式,着力临现场、开眼界、鼓干劲。去年以来,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共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2期,培训群众2377人,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政策扶持,促进发展

通过创业引领、产业带动、吸纳奖励、劳务输出、精准推介、公益性岗位兜底等方式,积极开展就业扶持“六个一批”。一是鼓励创业一批。通过政策奖励、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和创业跟踪等手段,引导和扶持贫困大学生和返乡贫困农民工创业。二是产业扶持一批。依托就业扶贫安置基地就近就地安置及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三是吸纳奖励一批。对企业、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种养大户等四类实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及时兑付奖补,先后对30多家企业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村电商等250户生产经营实体兑现政策奖补资金400余万元。四是劳务输出一批。主动对接仪陇北京商会、华东商会、新疆商会、深圳商会及劳务输出合作地,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余人次。五是精准推介一批。先后到贫困乡镇、村开展专场招聘会52场次,实现推介就业4100余人;六是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一批。着力开发以农村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保洁等为工作内容的公益性岗位,按照出列村托底安置5个贫困劳动力,落实每人每月500元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兜底“五五”政策,共安置全县贫困劳动力846人。促进了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确保了贫困家庭户户有就业。

(仪陇县就业服务管理局)

猜你喜欢
仪陇县劳务输出公益性
仪陇县:营商环境大优化 民生福祉大提升
仪陇县:农民工服务专项行动做足“实”字文章
全省根治欠薪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在仪陇县召开
仪陇县有机蚕桑发展思考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