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11 17:35杨美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小学

杨美德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观察是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教学调整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

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 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灵活运用。如,我在教学《当灾难来临时》一课时,用了图片导入;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用了歌曲导入法。

二、要精心组织课堂,让课堂更加有序高率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現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我一般是这样组织课堂的每当我走进教室并不急着上课,我总会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每次安排活动之前都会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留意全体同学的表现,同时采用许多组织教学的方法。如:手语提示法,声音控制法,情感暗示法,设疑吸引法、竞赛刺激法等等。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在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后,我用竞赛刺激法,让学会说呢个说说帮父母做过哪些家务,并表演做家务,比一比谁为父母想的多。

三、提问要有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要有层次性、系统性,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面向全体,提问数量要适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四、引入评价机制,明确教学方向

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与激励的作用,它们帮助学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 由此可见,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课程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评出方向、评出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观察是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教学调整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观察,学会教学观察。通过教学观察,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不但要调整自己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也要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参与状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