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探析

2017-04-11 03:58闫晓前
山东化工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化工类职业化队伍

闫晓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探析

闫晓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在职业资质建设、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培育、职业保障建设四个方面的职业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高职;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实施者、组织者。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高职院校学生层次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得在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和信息时代的变革与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展开调研,了解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借鉴。

1 调查情况

1.1 调研的方式

主要的形式采用网络问卷调查,调研的对象针对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调研院校有10所,共收回有效问卷60份。

1.2 调查的内容

教师问卷主要针对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师生比等基本情况,以及关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面的政策、职务晋升制度、人均待遇情况、培训方案及措施、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调研。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60%的辅导员处于30至40岁的年龄,13%甚至大于4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辅导员占76%,其余为专科及以下学历。高职辅导员中60%为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寥寥无几。调研中50%的学校师生比是大于或等于1∶200。30%的学校无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无科学的辅导员职业化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案。40%的学校无关于辅导员的职务晋升制度及成熟的辅导员职业化标准。50%的学校无辅导员职业化成长路径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无完善的辅导员职业化培训方案及措施。70%的学校无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职业化等级认定标准。60%的学校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能力建设方面无科学、合理的配套制度。90%的学校在在辅导员工作职能方面是否做到了明确分工、岗位职责细化。

3 高职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建议

3.1 职业化的内涵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因此,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也要着眼于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保障四个方面的建设。

3.2 职业化建设路径探析

3.2.1 职业资质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维护者,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职业资质建设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的关键。职业资质建设是在建立高职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高职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评定制度。目前高职辅导员没有规范的国家职业标准,在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践中,根据我国关于职业化及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逐步形成了由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空间四个部分组成的职业标准,还需要在内容上、制度上完善和进一步规范,不断提高辅导员准入制度构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细化辅导员的考核目标和评定量化指标,设立职业评定制度,强化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和评定。

3.2.2 职业技能培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工作和职责有明确要求,即五项工作要求和八项工作职责,涉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包括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内容。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高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专业地完成工作到最佳。辅导员在实现职业化的过程中,根本在于对职业岗标准的严格执行和出色完成。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中,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3.2.3 职业精神培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是学生管理工作紧密联系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主要是指辅导员在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中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在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的认同的基础上,作为工作的价值取向,践行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追求事业成功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状态。高职院校在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职业精神培育为核心。首先,高职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即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把个人发展与学生发展捆绑在一起。其次,高职辅导员要以规范的职业行为体现职业道德和水准,强化职业行为,坚持师者和友人的混合身份,重视言教和身教的统一。再次,辅导员要把职业发展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3.2.4 职业保障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保障建设应该包括政治地位、职岗薪酬、职称评定和教育发展四个大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目前存在落实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一是要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培养、发展、考核、退出机制,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明路径和方向。三是积极搭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平坦,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政策支持少、实践研究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社会认同度低等很多问题,职业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统一认识,深入研究。

[1] 邓 鹏.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8):32.

[2] 徐 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85.

[3] 梁慧超,刘 亚.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成[J].理论与研究,2010(8):17.

[4] 于 杰,程 东.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展望与构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0-41.

(本文文献格式:闫晓前.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探析[J].山东化工,2017,46(13):115-116.)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Xiaoqian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2,China)

Through to the par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m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nstruction of chem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 team in a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professional spirit cultivation,professional guarantee construction four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hemical specialty;counselors' team;professionalism

2017-04-28

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2015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研究》(编号:SZJZD2015005);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度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职业化发展研究”(编号:2016FKT47)阶段性成果

闫晓前(1969—),女,陕西户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方向研究及高职教育研究。

G451.8

A

1008-021X(2017)13-0115-02

猜你喜欢
化工类职业化队伍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