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

2017-04-11 04:56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理论课院校

文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四个自信”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将“四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指导地位的战略要求。当今中国正处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复杂时期,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在理想信念上不时出现不坚定或迷茫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四个自信”,注重教育和培养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树立起坚定的政治自信和政治信念。

“四个自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政治自信,它既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又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政治要求。“四个自信”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高职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更趋吻合,有助于高职大学生自觉做“四个自信”的践行者。

教学内容上力求道理明晰。“四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四个自信”的高度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知识体系,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突出我们党的理论底气;突出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突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把理论讲清、讲透,力求道理明晰。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对比分析,增强学生对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以及面临新形势、困难和挑战的理性认识,帮助他们理清困惑,树立自信,实现学生的真信真懂,强化高职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

教学方法上强调价值认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立足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学生内心价值冲突为逻辑起点,从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出发,营造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围,运用生动典型的案例,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四个自信”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一系列教育之中。同时,还要将“四个自信”的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境中,实现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增强“四个自信”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四个自信”真正转化为高职大学生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他们真正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体裁上突出实践激励。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结合高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思想动态、认知能力和成长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体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与活动,让学生去充分认知、认可和感受“四个自信”。要让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与新媒体形成“四个自信”教育的强大合力,让学生在丰富实践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教学主导上强化教师自我要求。对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教师首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自信力。主动积极地将“四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育和引导广大高职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和努力奋斗。要以对党和人民的浓厚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浓厚感情、对大学生的浓厚感情,用真情去讲、用实感去说,把“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讲到学生的心里去,引起他们的共鸣,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理论课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