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云南文明和谐新藏区

2017-04-11 04:56中共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迪庆藏区生态

文 中共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委书记

云南日报特邀理论撰稿人、本刊顾问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全面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全省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了云南省跨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了云南未来五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要把省第十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就是要在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藏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推动迪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把迪庆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新藏区。

坚持讲政治,夯实执政基础。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关键,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决好藏区各级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深化藏区广大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经受实践磨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党的领导牢牢扎根藏区,贯穿到藏区各项工作中,夯实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坚持生态立州,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好“世界的香格里拉”这个品牌。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争当全国藏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深入开展“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扎实推进“两江”上游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严守生态功能区规划红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抓好江河、水源区、天然林、湿地、草地、雪山、冰川的保护。加强生态保护执法队伍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损害责任终身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考核体系,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各种破坏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保护环境。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坚决实现企业排放达标,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准入制度,坚决杜绝污染企业落户迪庆。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县城和人口集中乡镇污水厂、供水厂、垃圾厂的全覆盖,以实际行动守护好香格里拉这块圣洁之地。

坚持优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富民之源,打牢强州之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依托迪庆特有的资源禀赋,培育以高原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迪庆产品”,发展壮大比较优势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不断壮大具有迪庆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强高原特色农牧业为主的生物产业。大力发展青稞、葡萄、中药材、畜禽和食用菌等特色农牧产品,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基地和高原坝区、山区半山区、河谷地区优势产业带。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高原葡萄酒、冰酒、啤酒、牦牛食品、青稞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推进“互联网+”行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迪庆—中国东部藏区物流园和智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把迪庆建成滇川藏结合部区域物流服务中心。二是强化产业发展保障。全面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各级领导联系督导重点产业制度,实行优势产业“一产一策一规划一班子”,助推产业发展。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等各类要素保障水平,落实园区建设优惠政策,推进政务服务入园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以园区推动产业聚集发展。认真实施好“科技进藏区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地生根。

坚持做强旅游,建设高原特色旅游业。要把旅游业作为迪庆的龙头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守护和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充分挖掘和丰富香格里拉内涵和元素,高端策划、全面营销、高位推进,倾力打造集生态、文化、民族、宗教、观光、节会、竞技为一体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狠抓规划编制、要素培育、强化基础、科技支撑、创新载体,全面推进迪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积极发展影视传媒出版、网络动漫、演艺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民族节庆文化、饮食文化、藏医药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工艺品开发等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旅游软环境,出台一批地方性法规,构建一套评价办法,组建一批行业协会,加大规范执法,切实强化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建筑风貌独特、城市管理精细的要求,促进全州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高水平打造独克宗古城,建设一批集山水风情、民族特色为一体的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惠民生,补齐民生短板,落实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进藏行动计划,扎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迪庆藏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三年进藏区行动计划”,实施好六大扶贫工程,强化干部脱贫攻坚责任,把扶贫工作做得更精准、更实在。二是办好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覆盖面。抓好义务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推动义务教育提质升级。发展好职业教育,加强对困难大学生的救助工作。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负责,绝不让适龄儿童辍学。三是全面抓好医疗健康及其他民生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医保整合工作,实现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以解决好全州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切实扩大就业面,确保全社会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把社会兜底脱贫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农村危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坚持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和谐稳定大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唱响团结和谐主旋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营造全社会崇尚道德、追求正义、秉持公平、倡导友善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把“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落实到全局工作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和睦共处、互帮互助联谊活动,巩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三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民族、宗教难点热点问题调查研究,加大爱国爱教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建立宗教事务管理有效机制。完善信息员队伍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村村联建等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

坚持抓党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作为统领全州所有工作的主线,着力实施“三村七进一行动”工程。深入开展以强基固本为重点的村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藏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凝聚人心为目标的迪庆精神宣讲行动,进一步坚定藏区干部群众坚决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从严抓好制度治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维护党组织的团结,坚持党委定思路、把方向、管大局、议大事、作决策、保落实。从严抓好作风建设,持续发力整治“四风”,坚决整治慵懒散等不履职、乱作为行为。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共云南省委实施办法,综合运用“四种形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猜你喜欢
迪庆藏区生态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迪庆藏族歌舞内容和形式演变初探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