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的内涵和要求

2017-04-11 04:56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党干事治党

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开展好‘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为抓手”,切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作风”是前提,“抓落实”是手段,“促跨越”是目的。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庸懒散”盛行,好的政策就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群众就得不到实惠。只有党员干部作风扎实,才能坚决抓落实,强力促进跨越式发展,把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结合

“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的精髓在于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统一起来,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前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检验改造主观世界的效果。转作风首先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云南各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最大的政治、最重的大局,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就是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谋划云南跨越发展的政治大局,就是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新要求、新定位、新期待看齐。

党员干部积极性与群众积极性结合

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是转作风的目标要求,抓落实、促跨越是党员干部践行宗旨意识的生动实践。

抓落实、促跨越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就要求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提出以及贯彻落实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只有从群众中来,为群众谋福祉的政策才是科学的;政策只有不折不扣落实下去,经受实践的检验,让群众有更强烈的获得感,这样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抓落实、促跨越,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抓落实、促跨越,重心在基层。要在基层寻找破解政策落实难、跨越发展难的思路与办法。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党员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云南跨越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要通过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双轮驱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的内在动力。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作风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出来、用起来。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教育培训解决精神懈怠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跨越发展能力。二是用好绩效考核。要建立责任机制,强化责任主体作用,形成“一把手”统揽带动、分管领导挂钩推动、部门责任人捆绑联动、一线明责主动,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三是让有担当的干部有舞台。在选用干部上,把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提拔使用起来,让那些有信念、有思想、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作为。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不为者失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从严治理“为官不廉”“为官不为”问题的同时,宽容过错、允许失败,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鼓励干部把心思和智慧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开拓进取抓落实中。

强化督促检查。一是建立责任清单,对照上级确定的中心任务和重要部署定落实事项、定目标任务、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工作要求、定办结时间,将职责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倒逼种好“责任田”。二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有决策就有督查,确保政策方向不偏离、工作任务不落空,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将专门督查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在发挥督查工作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作用的同时,积极组织第三方力量参与协助监督,壮大抓落实的监督群体。四是建立定期通报公开晾晒机制。定期在主流媒体上公开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的情况,让先进的有自豪感、荣誉感,再接再厉;让落后的有压力感、羞愧感,知耻而后勇。

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结合

伟大事业召唤伟大工程,伟大工程支撑伟大事业。“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党建科学化找到了平台和载体,又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目标,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使党在各行各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强起来、硬起来、实起来。明确管党治党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高举在头上、扛在肩上,以强力问责倒逼主体责任上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党建业绩和从政实绩结合起来,“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住从严治吏这个关键,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和人才队伍。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坚决破除党内“潜规则”,坚决防止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坚决防止把“江湖义气”带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正风肃纪,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以党风带政风、树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下大力气夯实基层基础,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核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创业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习实践与从严管党治党结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之后,云南省深入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是把管党治党由“活动”发展为“常态”,由“关键少数”扩展到“全体党员”,由“党政机关”延伸至“基层”,由解决“突出问题”的“治标”到全面从严的“治本”的关键之举。

“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着眼于云南省党员干部存在的“四个不足”和“六个不”问题,着力解决“庸懒散”,解决精气神不佳,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的问题。要在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这个根本,持续补钙壮骨,解决作风问题背后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不强的问题;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强化制度执行。在“抓落实、促跨越”的社会实践和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反复“转作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时不我待”与“舍我其谁”结合

“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前,云南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艰巨繁重,各级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要看到,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快速发展,云南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加之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能强大,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坚定的政治勇气、昂扬向上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管党干事治党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好管党治党的另手棋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