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盯着问题做工作

2017-04-11 04:56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矛盾解决问题哲学

文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要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其次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即用科学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善于盯住问题做工作。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矛盾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善于盯住问题做工作,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态度,更是工作作风。就工作方法而言,就是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盯住问题做工作,必须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在具体工作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这是善于盯住问题做工作的基本前提。

善于盯着问题做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眼睛里要能够发现问题,脑子里要多思考问题,行动上要死盯着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问题导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没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就不会真正有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高度认识和行动自觉,工作中难免就会出现有了问题发现不了,遇着问题视而不见,解决问题束手无策的情况,做的多是无用功。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良好的工作态度无从谈起。有的同志,不愿意到矛盾多的地方去,不敢到问题集中的地方去,遇着矛盾就推卸,见到问题就绕道,如此这般做工作,要想把工作做出成效,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浓郁的人文情怀和“人民利益大如天”的民生关怀。党员干部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贯穿各项工作,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使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才是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工作的态度,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之所以讲善于盯着问题做工作,体现的是我们的工作作风,是因为问题客观存在,它不会自己跑到你面前来,更不会告诉你该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寻找产生问题原因的过程、找到正确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我们有的同志,虽然也搞调研,却多是蜻蜓点水,扑不下身子深入不进去,掌握不了实情,自然也就难以发现问题,更不要说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还有的人,干脆不搞调查研究,要么按照上级的意图应付式地开展工作,要么坐在办公室拍着脑袋想当然地做工作。如此懒惰地干工作,贻害的是党和人民的事情。毛泽东同志对于调查研究做过两个比喻: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他说:“走马看花,不深入,因为有那么多的花嘛”,就是领导者要多跑一些地方,广泛接触实际,了解基本的比较全面的情况。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解剖一个‘麻雀’”。就是在一个点上深入下去,认真研究一些重要的、带本质性的问题。两者结合起来,就既能够了解到全面的基本情况,又能够抓住根本性的问题。这才是正确进行调研的方法。

善于盯住问题做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高我们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到点子上,确保把工作做出成效,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猜你喜欢
矛盾解决问题哲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菱的哲学
对矛盾说不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