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医改重心

2017-04-11 04:56中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机构

文 中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

当前,随着基层医疗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80%以上的患者都走向县级医院,不愿意在乡镇就医,致使县级医院“吃不下”,一床难求,群众意见大;乡镇医院“吃不饱”,资源浪费,医务人员不满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重中之重还是要通过优化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格局,方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解决基层医疗的这种结构性矛盾,首先要对医疗机构主体,区域信息平台,人、财、物等医疗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各级医疗机构视对方为“竞争对手”的局面,否则,一切改革都将无从谈起。完善县(市)、乡(镇)、村一体化管理体系,让大小医院成为“一家人”,促上下联动变成“一条心”,无疑是推进基层医改重要的基础保障。唯有理顺医疗机构分工合作这个大的脉络,方能处理好医院、医生和群众三者间的利益。自2012年启动医疗改革试点以来,各相关部门和地区积极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配套改革措施,比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加快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制度等。这些改革多管齐下,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医改红利,也为医务工作者创造了更好的执业环境。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设计已基本完成,但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处理、协调医院内部的利益关系,划分好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责任?如何改善村医队伍青黄不接、信息化建设未实现完全互联互通的现状?如何改变“倒三角”关系,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有序下沉?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提高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全局视角部署后续的改革方案,不断扩大医改的受益面。

医改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中厘清各种关系的过程,无疑也是调整利益的过程。基层医疗收益小,服务面却很大,解决好他们的出路,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打好控成本、降费用、保质量、提效益的组合拳,才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猜你喜欢
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机构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看病难?它来帮你找专家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切莫因“规培”加重看病难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缓解看病难区别四种情况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有了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