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4-11 09:13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短板结构性供给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同时指出,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意义重大,关系长远。中央要求一定要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做好“稳”的文章。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要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农民增收稳定、农村社会稳定,当前特别重要的是“稳粮”,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其次要做好“调”的文章。“调”主要是调优农产品结构,调绿农业生产方式,调新农村产业结构。做好“调”的文章,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方子管到底。要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搞层层下指标的“运动式”调整。再次要做好“改”的文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改革、重点在改革、成败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起有利于实现优质化、绿色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第四要做好“补”的文章。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补齐科技方面的短板,补齐物质技术条件支撑方面的短板,补齐人力资源方面的短板,让农民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同时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三是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五是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六是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此春耕生产展开之际,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勠力同心、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短板结构性供给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