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2017-04-12 14:06陈浩王文娟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

陈浩 王文娟

【摘 要】 目的 观察天麻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中药组用天麻胶囊,西药组用西比灵胶囊,联合组使用天麻胶囊和西比灵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组控制显效率为55.0%,西药组控制显效率为50.0%,联合组控制显效率为85.0%。结论 天麻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单独一组应用的疗效。

【关键词】 天麻胶囊 西比灵 联合治疗 偏头痛

我院自2012年2月~2015年6月采用天麻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60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偏痛头诊断标准[1],选择病情在1年以上,且每月发作至少2次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入选对象。排除高血压、颅内占位、癫痫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孕妇及有明显出血倾向的头痛患者。

1.2 一般资料 将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8~45岁,平均(33.1±7.1)岁,病程3~28年,平均(16.1±7.1)年。头痛发作程度(按头痛发作时伴随的植物神经反应及对日常活动影响的程度分4级):Ⅰ级为头痛轻微,植物神经反应不明显,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共7例;Ⅱ级为头痛较重,伴有轻微植物神经反应,日常活动受影响的程度不超过50%,共7例;Ⅲ级为头痛影响正常活动超过50%以上,但不必卧床休息,共5例;Ⅳ级为头痛发作时植物神经反应明显,必须卧床休息,共1例。西药组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7~42岁,平均(31.6±7.8)岁,病程5~27年,平均(16.3±7.2)年。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1例。联合组20例,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6~43岁,平均(30.1±7.2)岁,病程4~29年,平均(17.1±6.4)年。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2例。

1.3 方法 中药组给予天麻胶囊(每粒0.25g,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2g,每日3次;西药组给予西比灵(每粒5m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日睡前服用;联合组使用天麻胶囊和西比灵,剂量同中药组和西药组。3组均连续服用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孙增华等[2]偏头痛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控制:疗效结束后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1个月不发病;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 2.2 3组疗效比较 中药组控制3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控显率55%,总有效率95.0%;西药组控制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控显率50%,总有效率90.0%;联合组控制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控显率85.0%,总有效率97.5%。3组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联合组的控显率明显高于中药组,亦明显高于西药组,而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显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西药组治疗初期1例患者出现嗜睡,联合组1例患者出现纳差、嗜睡,以上2例患者症状程度均较轻,能坚持服药完成疗程。

3 讨论

偏頭痛(migraine)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我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物理疗法可采取用磁疗、氧疗、心理疏导 ,缓解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 药物性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发作期的治疗为了取得最佳疗效,通常应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药物选择应根据头痛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综合考虑, 进行个体化治疗。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短期的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主要学说认为[2]偏头痛是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引起颅内外血管及神经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头痛。

西比灵为哌嗪类钙离子拮抗药,阻滞T型钙通道,阻止过滤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防止脑血管痉挛,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对抗5-HT和组织胺的作用,可起到保护脑细胞并防止反应性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发作。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主要病机为外感或内伤所致头部脉络阻闭,神机受累,清窍不利。治宜平肝熄风,滋补肾阴,通络止痛之法。而头痛宁方中的天麻平肝潜阳、熄风除痰。全蝎熄风通络止痛。二药合用,平肝熄风止痛之功相得益彰,故共为君药。方中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止痛之功。已有临床实验证明天麻胶囊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偏头痛。

本研究采用天麻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20例,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4-244.

[2]孙增华,杨玉金.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2):110.

作者简介:陈浩 (1980年—),男,汉族,浙江温岭,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猜你喜欢
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丙戊酸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黛立新与西比灵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