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2017-04-12 18:51邹梅余志敏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心理干预护理

邹梅 余志敏

【摘 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科近3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前者行一般护理,后者同时行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因化疗反应而引发的躯体反应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期间 心理干预 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全身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因疗程长、副反应多,患者不易耐受,给医生治疗增加难度[1]。对此,加强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至关重要,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可能性。我院就妇科恶性肿瘤应用心理干预与护理,效果良好,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妇科近3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排除精神疾病史、意识障碍者,采取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化疗次数、肿瘤类型及文化程度等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数据对比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同时行予心理干预。当患者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后,通常伴有悲观、焦虑、怀疑等负面心理,影响患者信心,不利于治疗,對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疏导,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实施相应心理护理。

当患者入院后,引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热情、关心患者,认真倾听患者诉说,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社会背景以及对疾病的态度等,随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促进护患情感交流,促使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向患者详细讲解化疗原理及预期效果,用治疗性语言给予患者保证、鼓励及解释,解除患者困惑,并介绍通过化疗而疗效显著的病例,使得患者充满希望、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争取患者家属、朋友及社区的配合,予以患者情感及生活最大支持,最大程度解决患者的各种合理诉求,积极、反复安慰、关心患者,使得患者保持愉悦心情,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使得患者充分体验生活美好,使得患者认识到自身人生价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激发患者勇视疾病,为后续化疗奠定基础。

1.3 评价标准[2]

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良好率及满意度,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要明显高度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结果如表2:

3 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3],多数患者对恶性肿瘤认识不足,在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包括肿瘤患者伴有的恐惧、抑郁等情绪反应,还包括负罪感、女性自卑感及病耻感等特殊体验,给患者带来痛苦,直接影响医护工作,降低化疗效果,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

心理干预是在护理人员良好护理学基础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变化,采取各种心理学方式,分析病因,排除患者疑惑,改善患者情绪,尽可能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控制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心理干预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学者的重视与关注[5],将心理干预引入妇科恶性肿瘤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由此说明心理干预可改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最大程度降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6]。

总而言之,妇科恶性肿瘤严重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方案,可激发患者生存

欲望,增强患者忍受痛苦耐受力,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理智面对疾病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 汤文晋,张雪亚,徐馨.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的影响[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6): 406-407.

[2] 苏靖. 多科协助管理模式在改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治疗认知中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16, 14(15): 1564-1566.

[3] 宋秀红,姜永梅,崔琳. 心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药物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6): 11-12.

[4] 刘磊. 36例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化疗对抑郁、生命质量的影响[D].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5] 邓本敏,徐灵莉,李真华,等.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0): 3448-3450.

[6] 蔡燕珍. 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中侧重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8): 97-98.

作者简介;邹梅(1978.12)女 贵州都匀 本科 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妇科恶性肿瘤心理干预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