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们的“傻儿子”

2017-04-12 01:38瑭翎
中学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刺客公子太子

□瑭翎

陪你一起读历史(15)

诸侯们的“傻儿子”

□瑭翎

卫国公子竟然争着去死?

卫宣公曾经很宠爱一个叫夷姜的夫人,后来还将他们的孩子伋立为太子。不过,别以为当了太子,就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待遇,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子将来会整出什么幺蛾子,会挖什么样的坑。

一转眼,太子伋长大成人,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可谁知,未过门的媳妇却被老爷子看上了。就这样,齐国女子成为了伋的后妈,而很快这位后妈又为他添了两个弟弟—公子寿与公子朔。

公子寿与太子伋交情不错,但公子朔可就不同了。这孩子好的不学,尽跟着后宫女人学嚼舌根,在卫宣公面前无中生有,说了伋好多坏话。

卫宣公自打抢了太子伋的未婚妻,心里一直有鬼,所以早想除掉这个碍眼的儿子。如今听到有人跟自己告状,气不打一处来,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但是“杀伋计划”该如何展开呢?卫宣公考虑再三,决定派太子伋出使齐国,然后暗中让刺客将其干掉。刺杀信号:边界手持白旄(古代的一种军旗)者,杀无赦。

可这事儿被公子寿知道了,他立刻找到太子伋,劝其不要前往齐国。谁知,伋是个死脑筋,听说父亲要杀自己,非但不恼反而执意要去。他说:“为了求生违背父亲之命,那是万万不行的。”

公子寿见劝说不成,悄悄拿走父亲交给伋的白旄,驾车赶往边界。不明真相的刺客看到公子寿,心里琢磨,“时间、地点、人物特征完全符合”,于是杀死了公子寿。

刺客以为任务完成,正沾沾自喜,打算回去交差。这时,太子伋来了。他发现弟弟是替自己而死,伤心不已,便让刺客把自己也杀掉了。

死于宫斗的申生

晋献公最初立申生为太子,后来想改立奚齐。骊姬是奚齐的母亲,精于算计,善于迎合。当她得知晋献公的想法后,表面上哭哭啼啼,称赞太子申生优秀,自己要以死相逼阻止君王。实际上,她却在背地里加害太子,各种下套。

有一天,骊姬对申生说,“君王曾梦到你的母亲,不如你就到曲沃去祭奠下她吧,回来后把胙肉(祭祀时供神的肉)献给君王。”

申生听信了骊姬的话,办完事,拿着胙肉来到宫中。偏巧,晋献公外出打猎,申生把肉放下,独自离开。

这下可让骊姬逮到了时机。她派人暗中在胙肉上投毒,等晋献公要吃时,就在一旁假意提醒。于是,厨师把肉扔给狗,狗吃后就死了,厨师又把肉递给旁人吃,那人也死了。

“天啊!肉是太子送来的,他好残忍!”骊姬哭得格外伤心,偶尔还抹下眼泪。不得不说,她戏这么足,不去当演员真是亏。

总之,在骊姬的挑拨下,申生的太子之位算是保不住了。看吧,春秋时期的宫斗,精彩程度可不比《甄嬛传》差呢!

作为当事人,申生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揭穿骊姬。有人问,既然是遭人陷害,为什么不去和晋献公说清楚?申生回答:“父亲已经年老,如果失去骊姬,将会睡不好吃不好。”

有人又说了,既然不愿意解释,那就逃到别的国家吧。你猜太子怎么回答?他认为,自己戴罪逃亡,不会有人接纳自己,与其让自己进退两难,不如死了算。最终选择了自杀。

母亲难产,寤生惨遭嫌弃

郑武公和武姜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老大寤生、老二叔段。对待这两个儿子,母亲武姜那是相当偏心,看到寤生恨不得弄死,看到叔段恨不得当个土地爷供着。

为啥两个儿子会有两种待遇呢?提起这事,武姜就一肚子气。当年生寤生时难产,差点要了她的命,所以自打大儿子出生,武姜就没正眼瞧过。等他后来当上国君,成为了郑庄公,武姜更是别有心思,拐着弯地从老大那儿要好处:

“你不是国君吗?把京城当作封地,送给你弟弟吧。”

谁都知道,京城大于郑国的国都,将叔段封在这里,相当于养虎为患!可是,面对武姜的无理要求,寤生答应了。

和武姜一样,叔段也不是省油的灯。来到京城,就安心当你的小领导呗,他偏不,偏要听从武姜的安排,密谋篡位。

公元前722年,也就是郑庄公继位的第22年,叔段和武姜行动了。然而,尽管两人密谋已久,最终仍以失败告终。叔段一路逃亡,武姜则被安排在郑国的颍城。经过此事,郑庄公对母亲心寒不已,发誓“不到黄泉路,不再相见”。

郑庄公当时说的挺决绝,可惜一年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他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母亲。但说出去的话,怎能反悔?这时,有个叫考叔的人给郑庄公献礼。在他的帮助下,郑庄公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二人从此和好。

画重点:

春秋时期,不少人为“义”而生,又为“义”而死。他们的行为,虽然在我们看来有些“傻”,但或许,这就是那时人们所信奉的“道义”与“仁义”吧。

延展阅读:

●卫懿公是公子朔,即卫惠公的儿子。此人上任后,不以国事为重,整天享乐,还喜欢养宠物。但他的宠物很特别,不是猫狗而是鹤。有次卫国遭到攻伐,不少士兵却不愿效力,有人甚至吐槽:“咱们君王不是喜欢养鹤嘛,那就让鹤去抵抗敌人吧!”结果,可怜的卫懿公被敌人杀掉了。

●考叔到底出了个什么主意呢?原来,献礼当天,他看出庄公的忧虑,就好心说道:“不如在地下挖条通道,只要掘出黄色的泉水,就不算您违背誓言啊。”郑庄公恍然大悟,终于在地道中与母亲相见。这就是典故“掘泉见母”。

备注:如果你对太史公笔下的某位人物感兴趣,欢迎参考更多古籍,一起来塑造一个丰满立体的历史人物。

猜你喜欢
刺客公子太子
刺客虎传
刺客
太子洗马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看不见的空中刺客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五公子抢位
刺客
红装公子,如玉无瑕
陌上公子人如玉,一眼万年情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