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自由之声

2017-04-12 12:3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罗曼大胆贝多芬

【作品简介】

贝多芬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依然坚持着“一心向善,爱自由甚于爱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真理”的初衷。在《贝多芬传》中,作者罗曼·罗兰从不同的视角,关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也会经历生活磨难的贝多芬。同时,作者还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

施皮勒医生于1826年看见他,说他气色变得快乐而旺盛了。同年,当格里尔巴策最后一次和他会面时,倒是贝多芬来鼓励这位颓丧的诗人:“啊,要是我能有千分之一的你的体力和坚毅的话!”时代是艰苦的,反动专制政治压迫着思想界。格里尔巴策呻吟道:“言论检查把我杀害了。倘使一个人要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往北美洲去。”但没有一种权力能钳制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夫纳写信给他说:“文字是被束缚了,幸而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自己也认为是这样。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利,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怯懦。他写信给侄子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把这些可怜的人群加以鞭策。”1827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于政府、警察、贵族,永远能自由地发表意见,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在谈话手册里,我们可以读到:(1819年的)‘欧洲政治目前所走的路,令人没有金钱没有银行便什么事都不能做。‘统治者的贵族,什么也不曾学得,什么也不曾忘记。‘50年内,世界上到处都将有共和国。警察当局明明知道,但认为他的批评和嘲讽是无害的梦呓,因此也就让这个光芒四射的天才太平无事。”1819年他几次被警察当局起诉,因为他公然声称:“归根结底,基督只是一个被钉死的犹太人。”那时他正写《D调弥撒曲》。由此可见他的宗教言论是极其自由的。他在政治方面也是一样的毫无顾忌,大胆地抨击政府的腐败。

(节选自罗曼·罗兰《贝多芬传》,题目为编者加)

写作示范

这段叙写贝多芬在反动专制统治下,自由地发表意见,大胆地抨击政府的腐败,表现他用自己的艺術为人类而斗争,为人类造福,给人类勇气与力量。

片段具体以米勒医生的述说、谈话手册里的记述、几乎被警察当局起诉等,来表现贝多芬大胆发表自由之声,刻画他不可驯服的形象。又以格里尔巴策惧怕言论检查作为衬托,突出贝多芬的勇敢、乐观。

片段中还以贝多芬时常提起的话,交代了他发表自由之声的目的和意义——给人们以勇气,唤醒人们的迷梦,更加突出了贝多芬的形象。

猜你喜欢
罗曼大胆贝多芬
微言大义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贝多芬只有一个
你到底错在哪儿
“没良心”的贝多芬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大胆与胆大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两个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