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类别分析与书籍装帧风格研究

2017-04-12 05:41潘兆奇
现代交际 2017年1期
关键词:书籍研究

潘兆奇

摘要:书籍在传递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巨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冲击,纸质类别的书籍及书籍装帧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文章围绕书籍类别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书籍装帧风格概念和书籍装帧风格影响因素,探索不同类别的书籍应当怎样装帧,以促进书籍装帧设计风格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书籍 类别分析 书籍装帧风格 研究

书籍是一种文明的载体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我国书籍装帧经历了漫长发展时期,其装帧风格多样,简册装、线装以及蝴蝶装等都是其常见的装帧风格。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书籍装帧风格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其综合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的书籍类别分析日益专业化.书籍装帧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再加上社会形态学理论的指引。进一步彰显了我国书籍装帧风格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一、书籍类别分析

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漫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先辈贤人积聚了众多的智慧文明。并将其置于各种类别的书籍中。仅从我国来看,书籍品种多样,类别丰富,不仅有经典著作、社会科学、历史地理、各阶段文教、中国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摄影影视、书法篆刻、数理化学、计算机技术、生活休闲、期刊文献;还有哲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艺技术、建筑工程、戏曲小品、小说、文学、艺术、歌谱、娱乐时尚、旅游以及婚恋、育儿、管理、体育、经济、古籍、少儿、考试、原版书等类别。从我国各种类别书籍的装帧情况来看,不同种类的书籍其装帧风格是不同的,这与我国人们的审美有很大关系。在进行不同种类书籍装帧时,国人会根据书籍类别性质,设计不同的装帧风格,采取不同的装帧形式来进行书籍的装帧。

二、书籍装帧风格概念分析

书籍装帧风格蕴藏着书籍的时代品质精神。从最简单的装订成册到现在极具审美艺术价值的装帧风格,都表明了不同时代所应当具备的品质精神。书籍装帧风格是对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智慧理想意志的体现以及知识思想文化知识的表达。书籍装帧风格包括对书籍封面、护封、纸张、插图、插页、版式以及装订形式等进行设计,常用的装订形式有骑马订、线装书、无线胶装书、锁线胶钉以及铁丝平钉等。近些年来,书籍装订形式发生了一定变化,折页书、单页书等装帧风格开始出现,使得书籍装订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进行书籍装帧风格研究时,要对文字、图像、色彩构架进行准确把握,将书本的每一页都作为一个微观世界来看,增强书籍的感染力。在信息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喜欢将自己放置于书籍四维空间中。

随着新视觉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开始发生改变,其跟随时代发展步伐,逐渐在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中融入现代美术和哲学思想。新视觉媒体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书籍装帧工作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深化和成熟了书籍装帧。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带给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一定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增加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工作的挑战。书籍装帧工作者不仅要利用文字、图像和色彩构架一个神秘的纸质书籍世界。而且还要在其中融人创作者意图,并集合编辑、出版社、画家、设计师、印刷工人、摄影师以及装订工人的综合劳动对书籍装帧进行最终成型处理。再借助现代物流手段将其送到读者手中,经过这一系列工作才能够完成一本书的装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书籍装帧工作是一个工序复杂、装帧效率高、装帧标准严谨的过程,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技术。书籍装帧工作不仅是探寻、选择、凝聚思想文化的过程,其还是一个践行理念、创新创意的过程。

三、书籍装帧风格影响因素分析

书籍装帧风格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书籍装帧工作者、书籍类别、书籍阅读方式、新视觉媒介形式以及书籍装帧原则等都会影响书籍装帧风格。首先,书籍装帧工作者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既包括编辑、出版、插画、摄影人员,也包括印刷工人和装订工人。这些人员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在进行书籍装帧工作时,其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意识的影响。因此,书籍装帧风格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书籍装帧设计风格通常会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其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效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保证整体风格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融人一些差异化元素。

其次,书籍类别不同装帧风格也不同,比如少儿图画书在进行装帧时。就要立足于小孩子的心理和审美需求,所选用的封面图画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插画师要大胆使用明亮色彩来抓住消费者眼球。而装帧古籍书籍时,就需要遵循简单大方的原则。对所有的装帧工序进行精细化处理,以保证所装帧出来的书籍符合时代精神品质,展现特定时代发展特征。再者,书籍阅读方式对书籍装帧风格也會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书籍阅读方式的主要决定主体不是装帧人员,而是读者,但在进行书籍装帧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站在时代发展理念的角度上。设计独特的风格来引导读者的阅读方式。人们已经比较熟悉传统纸质书籍的装帧风格。也在长期的装帧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新兴电子阅读方式的装帧风格还有待商榷。因此在进行电子阅读方式的书籍装帧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创新思维,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时代观念,创新电子阅读方式的书籍装帧风格。

最后,书籍装帧原则对书籍装帧风格的影响极大,一般而言,书籍装帧设计要遵循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三原则。在这三原则的指引下,所设计的书籍装帧风格要体现出书籍的思想,具备一定强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原则对书籍装帧设计工作的约束点在于要尽可能地展现书籍的完美性,准确性。其通常是与思想性密切相关的,但这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设计者的艺术性技巧不同于其思想性,但艺术性技巧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书籍装帧设计不能将原设计思想充分表现出来。书籍装帧的实用性主要是指所有书籍都是供人们阅读的。实用性质是书籍装帧风格的根本性质,也是书籍装帧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移。书籍装帧风格还会受到时空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整体性原则、美感原则以及经济原则的影响。

四、如何科学利用书籍装帧艺术

上文已经阐述了不同类别的书籍适用于不同的装帧风格。笔者在此主要介绍古代书籍的装帧风格设计和现代书籍的装帧风格设计。希望通过介绍这两种类别书籍的装帧风格设计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书籍类别和书籍装帧风格。

(一)古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分析

古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要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相契合,古代书籍的装帧材料都是特定的。比如在进行甲骨文书籍装帧时。所采用的装帧形式就是在甲骨文中间穿孔然后用绳子将其穿起来。古代书籍装帧的材料有石材、竹木简、绵帛、纸张,所采用的装帧方法是刀刻、手写和印刷。在现当代进行古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时也要遵循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合乎情理地设计装帧风格。如简册装、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书、毛装等装帧风格都可以采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装帧古代书籍时,要结合书籍具体类别,采用合乎古代情怀的装帧风格进行书籍装帧,而不能恣意而为采用现代书籍装帧风格,避免荒诞风格装帧现象的出现。

(二)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分析

由于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书籍装帧风格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贵族,阻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书籍装帧风格设计发生了极大变化,更新的、更大的艺术活力注入了书籍装帧风格设计中。在全球信息化大爆炸时代,进行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时,要将审美特征与实用性原则相结合,并以实用性原则为基础。让书籍装帧审美特征服务于实用性。强化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具体而言,无论何种形式装帧的现代书籍,其最大的功能便是为人们的阅读提供载体和方便。在进行现代书籍装帧时要用良好的装帧设计理念来指导整个书籍装帧工作过程,让读者既了解文字内涵又能够欣赏图书的整体视觉美。并在使用的基础上融入美学因子,让图书同时具备内在实用性和外在美特征,综合提升现代书籍装帧风格水平。

其次,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要将整体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现代书籍装帧工作要体现信息化时代文化气息,图书装帧封面设计也要体现全方位、立体式以及多层次的整体性时代艺术设计。并且,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为了有效整合时代发展的整体性和书籍装帧风格设计的综合性,需要在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中融人现代摄影、现代书法以及现代篆刻艺术。以全面提升书籍装帧风格设计的艺术性内涵。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设计是审美阅读对书籍装帧风格设计综合性的生动总结。其能够充分调动审美对象所有的接受途径,进行全面彰显自身的审美效果。在进行现代书籍装帧风格設计时。不仅要恰到好处地设计开本。在最初就给予读者审美愉悦享受。做好书籍装帧风格设计的封面工作,而且还要强化环衬、扉页、目录、版式、插图等方面的风格设计。将和谐统一的现代美学元素注入现代书籍装帧风格中。此外,现代书籍装帧还需要具备独特创意性审美特征和时代感与民族性相融合的审美特征风格要求。

五、结语

我国的书籍类别众多。不同类别的书籍都有固定形式的装帧风格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发展,在进行书籍装帧风格研究时,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精神审美特点,对不同类别的书籍采用恰当的风格进行装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书籍装帧风格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书籍研究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公司研究
书籍与少年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