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4-12 12:46韦芳谭力
视听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学应用型人才

□ 韦芳 谭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韦芳 谭力

在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艺术教育的膨胀与应用型人才的紧缺构成了亟需解决的矛盾。作为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播音主持专业肩负着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兼有历史渊源与现代活力的美学课程成为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探索的突破口,部分高校的美学课程发展已初具规模。本文通过对美学课程的详细阐述,引入当前高校中播音主持专业美学课程开展现状,根据教学实际与课程特点,提出有益于美学课程未来发展的改革建议。

人才培养;播音主持;美学;课程改革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从单纯的物质依赖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在生活中对美的热爱、向往与追求中衍生出对美学的深层次了解与要求。在纷繁复杂的媒体节目中,大众已厌倦了空洞乏味、毫无内在的浅层次的美,更加追求具有个性的风采与魅力,期待看到人格魅力独特、自带光环的播音主持从业人员。而作为具有新闻与艺术双重身份的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承担着向受众输出信息与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切实的美学传播者与践行者,这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技能要求较高。在当前环境下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除了个人努力增添文化底蕴外,高校的专业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广播电视行业的火热与光鲜吸引了千万怀抱梦想的学子奔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怀抱,播音主持高等教育的背后是千万人对艺术的坚守和追求。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播音主持专业跨越式前进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质量不能完全契合的问题,人才输出陷于同质化、庸俗化的泥潭,行业市场出现高精尖应用型人才的匮乏与同质化人员泛滥的不合理现象。当前的行业与教育现状同时发出了对应用型人才与美学教育的双重呼唤,需要从美学课程的改革和引导中找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力争在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美学课程概述

(一)美学缘起

18世纪,“美学”这一术语被德国哲学家鲍姆佳通第一次提出,代表着“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国外美学探索之路历经甚久,包括康德、黑格尔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推动了美学的发展。马克思的观点使美学研究产生了转折性的变革,被誉为“最深刻的美学家”。19世纪,美学这一理念传入我国,最早被应用于建筑学范畴,后被王国维倡导,将美学引入经学、理学、中国文学等。进入20世纪后,中国文艺美学崭露头角,使美学与哲学逐渐划清界限,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富有极强的时代感。近几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诸多高校开始设置美学课程,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无疑成为美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

(二)课程性质

美学是以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教学形式来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关于美的思维以及打造美的人格的综合性素质的培养课程。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美学课程自身的应用性与学科综合性。其应用性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思维出发点,综合性表明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交织融汇。美学课程传递给学生的是关于美的领悟和感受,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塑造,让学生通过这门课来懂得艺术作品的本质美、形神表达的意境美以及传播内容的价值美等等。

(三)课程价值

播音主持专业的美学课程是该专业与美学结合的综合课程,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开设美学课程的价值有以下几点:其一,为学生灌输美学理念,促进个人艺术品质、审美能力的同步提高。其二,洗礼浮躁的教育环境,完善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培养具备较强应用能力与美学底蕴的人才,解决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其三,有利于推动美学在社会的传播,推动更多受众从深处感悟美学,从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播音主持美学课程开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诸多高校陆续在文学、设计、建筑、艺术等专业院系开设了美学课程。美学课程以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当前的美学课程开展不仅是理论思维塑造课程,同时也是素质培养课程,在侧重纯理论讲述的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境界的塑造。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当前课程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环境氛围的阻力

其一,当前的教育环境存在较多的浮躁情绪,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较强的功利欲望,而脚踏实地进行艺术鉴赏的人较少,学生的学术精神也较为匮乏。其二,很多人对美学课程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其高深晦涩,纯属一种形而上的理论灌输,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强,因此一直未能处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也被有意地排斥到边缘地带。其三,当前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行业竞争与升学压力,日常的教学更加偏向应试或就业倾向的教育,对美学课程较为忽视,并不作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点。

(二)课程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与规划性

其一,虽然许多高校和专业开设了美学课程,但是覆盖并不广泛,很多仅限于重点高校和艺术专业,学科开设并没有形成整体性布局。其二,当前美学课程开设大多存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即课程面向较广,但是划分不细,不论是何种专业,都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化的培养,针对性不强。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差异性较小,与课程的科学性目标相距较远。其三,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下,美学课程的应用性不强,存在与实践、就业等脱节的现象,还局限于理论的讲授层次。其四,课程设置规划有待提高,在有些高校和专业中,美学仅作为选修课,考核方式也粗略简单,课程的存在感较弱,无法引起学生重视。

(三)学生学习热情低

其一,大多数学生仅仅把这门课当做积攒学分的工具,而不是提升自我修养的渠道,上课较为随意。其二,很多学生对美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课程安排、内容设置等原因,导致学生后期对这门课丧失兴趣与热情。许多学生对理论有排斥心理,认为对技能提升没有意义。

三、播音主持美学课程改革建议

(一)教学观念的树立

1.重新审视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实质是播音主持专业的生命线之一,作为教师应重新构架起对美学的理解。一方面,积极投身到美学探索与研究中,摒弃以往对美学的偏见与抗拒心理,从深层次感受美学的独特魅力,将美学的深刻内涵引入到课程的灵魂中。另一方面,排除浮躁情绪,远离喧嚣,静下心来挖掘美学课程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改变对美学完全形而上的论断。

2.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树立为学生传播美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目标,而且应认识到美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包括审美水平、艺术思维、个人魅力在内的多方面培养。

3.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虽然美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需要教师吸收很多美学经典,但是随着时代更迭,教师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美学观念,为应用型人才传递富有时代特征的美学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

1.从学生意愿出发。在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人特点与兴趣所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热情点来进行教学。例如,从大众熟知的《红楼梦》入手,讲述名著中的美学元素,拉近与学生认知的距离。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注入贴近时代与生活的时尚元素,让学生乐于投入到美学的学习中。同时,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让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服务。

2.源于生活之美。艺术来源于生活,朴质的生活中更能发现可以运用到美学课堂上的素材。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更重要的是从实际生活中截取可以讲授的内容,这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也是非常契合的。

3.实现中外贯通。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式美学实现了长足发展,存在不可计数的能够为课程所用的素材,但是在运用中国式美学的同时,更应该着眼于世界,完成中西方美学的有效衔接与互动,将国外美学融入课堂,与东方美学进行比较研究,用丰富的国内外美学范例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进

1.开辟实践第二课堂。为了更好地践行美学课程的应用性,加强对学生的人文艺术熏陶,美学课题应积极地开辟实践基地,创设应用实践的第二课堂,这是美学课题外延与开拓的体现。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或者具体岗位,通过艺术品参观、经典作品阅读与鉴赏、与知名专家互动交流等具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学要义,激发情感认同,提升学生应用技能,更好地配合播音主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2.开设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通常利用戏剧、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情景的创设来帮助学生走进特定角色,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情景创设中融入美学元素,带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广泛参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个体特质充分展示出来,完成个性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3.做好“加减法”。美学课堂中做好“加减法”的表现之一是教师要减少自己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独角戏的形式,增加学生交流沟通、自主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教师走入学生中间。另一方面,在美学课堂中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以及情感元素的增加,而对于传统美学、国外美学中不符合当代发展的一些内容进行删减,达到加与减的完美结合。

(四)教学考核评价的转变

在当前美学课堂中,教学考核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期末考核通常以心得体会或者论文的形式草草收场,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测评,完成知识收获总结的目的。在美学课堂的改革中,应实现考核与评价方式的转变。考核方式可以转变为美学作品、鉴赏报告或者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需要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贯彻到考核作品中去。考核过程尽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对学习成果进行阐述、总结。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建立三方评价的机制,即由学生本人、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三方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公开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我审视以及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美学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灵动的现代活力迸发出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对播音主持专业美学课程的关注与改革无疑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瓶颈时期的一个重要突破契机。夯实美学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经过美学洗礼的学生、学校包括整个社会都会收获正面的效应与长远意义。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除了注重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还应增添更多的坚持与耐心,因为美学课程的起步与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在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各层级、各领域及各团体自上而下地付出心血与努力,并不断进行整合与优化。美学课程的自身特性与发展前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美学课程一定会为播音主持教育的发展贡献出卓越力量,为人才的发展铺设一条光明坦荡的前进之路。

1.董惠芳.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的审视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2.陈义德.普通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美与时代,2013(01).

3.张伟.大学美学课程教学的模式嬗变及其学科导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人文学院)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美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编号:2015JGA368)。

猜你喜欢
美学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盘中的意式美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外婆的美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