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之困境及对策

2017-04-13 20:29吴柏强
出版广角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升级出版社

【摘 要】民族出版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地方民族出版社如何跟上数字出版发展的浪潮并实现转型升级,是民族出版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困境,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民族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困境;对策

【作者单位】吴柏强,广西民族出版社。

民族出版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从诞生之日起,民族出版不仅承担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繁荣的工作,还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是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和宣传工具。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遍流行,数字出版成为未来出版业的新兴产业和发展方向,得到了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早在“十二五”初期,许多民族出版社已经意识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受众阅读多元化的时代,谁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勇敢尝试。然而,五年过去,各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似乎有点“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十分缓慢。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困境重重?

一、地方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之困境

1.体制之困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的民族出版社呈现了三种发展路径。第一种,即有的民族出版社加入了地方的出版集團。如甘肃民族出版社并入了读者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并入了贵州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并入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辽宁民族出版社并入了辽宁出版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并入了黄河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则整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了内蒙古出版集团,这一类民族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时更多的是依靠集团自身搭建的数字平台,集团投入数字平台建设的力量越大,该社的数字出版步伐就越快,个别民族出版社已经在集团的强力推动下搭建起与集团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编辑加工中心、数字影音数据库,初步实现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并将自身的文化产品纳入到其官方的APP、网上书店进行营销,率先迈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坚实一步。第二种,即有的民族出版社保留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属性,实行差额补助。如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又称新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组建而成),中央的民族出版社和地方的青海民族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等,这一类民族出版社因为差额补助,得到的财政补助资金较少,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多的是进行谨小慎微的试探,由于还有更多的资金缺口需要自筹,因此他们数字化升级转型的重点放在将一些纸质书制作成电子书,并通过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尝试发布一些新书资讯等,以此带动纸质书的销售。第三种,即有的民族出版社仍是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如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这一类民族出版社受制于全额补助的事业体制,自身发展的资金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支付,而用于开展和实施数字出版的投入巨大,在全国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控编缩编,财政压缩”的今天,地方财政也暂时不会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扶持,因此,这一类民族出版社目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仍停留在观望阶段。

2.思维之困

对于从事民族出版工作的人来说,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这项工作除了体制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先要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民族出版社大多分布在民族地区、边陲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市场运作程度较高的出版社相比,大多数民族出版社的管理者和员工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缺乏详细的研究和了解,对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冲击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对新技术应用于民族文字、民族文化出版缺乏清晰的概念,他们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方面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许多单位内部,有的人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业态,有的人认为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太遥远,有的人持有“纸质民族类图书都做得那么艰难,还做什么数字化转型升级”这种观念,有的人甚至觉得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事,自己就坐等“政策的春风”好了。

3.资金之困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民众阅读方式的巨变,文化多元化的丰富,民族出版社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持续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正因为民族出版社是公益性出版社,大多没有长期稳定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项目作为保障,以民族文字和民族文化读物为主要产品的读者面的狭窄性,编、印、发成本的连年上涨等难以克服的客观困难,共同造成了民族出版社难以扭转的竞争劣势。虽然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形势下的市场洪流,各民族出版社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地转变发展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加强交流合作等,但经济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各民族出版社的发展仍举步维艰,除了解决人员的温饱问题,只能将非常有限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内容生产(选题开发、组稿约稿、编校加工)。数字化转型升级投入较大,风险也较大,不同类别的平台投入不一,少则几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在缺少项目、人员工资及事业经费等一大笔支出都需要自筹的情况下,民族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又如何能积累足够的资金来投入呢?在其他出版社投巨资开展数字化转型多年却仍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时,民族出版社的管理者又怎能贸然地投入有限的资金实施呢?

4.人才之困

民族出版社相较于其他主流出版社,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更加匮乏。第一,民族出版社属公益性出版单位,多分布在民族地区、边陲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员的薪金待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且体制机制不活,缺少能引进、留住专业数字化出版人才的优厚待遇和条件,原有的民族出版队伍中也缺乏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研发的人才。第二,“民族问题无小事”,在民族出版社从事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除了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需要熟悉和了解一定的民族政策、法规,并且既要懂得民族文字,了解民族语言,又要会民族文化图书编辑加工,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字出版人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第三,数字出版属新兴事物,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摸索,当前我国的高校很少开设数字出版专业,通常就是在编辑出版专业中加入数字出版这门选修课程,这种情况导致了实际人才的培养进度与当前数字出版快速发展需求的不同步。

5.资源之困

内容资源是出版社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民族出版社都是以出版民族文字、民族文化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并适当出版少量的大众图书,然而近几年来,民族出版社所掌握的内容资源正在逐渐流失,纸质新书品种出版数量逐年递减,这无疑给以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出版转型当头一棒。一是一些大的出版集团纷纷尝试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民族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或与有关院校、学会、工作室、研究机构等合作,以期望争夺出版资源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他们不惜代价,在作者稿酬、装帧设计、印装质量、发行数量等方面设计了一套较为诱人的方案,搜刮选题资源。如商务印书馆就在广西的首府南宁设立了分公司。二是为促进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养生保健类读物实行准入制度,设置了一定的准入条件,这意味着民族出版社出版内容资源的范围再次压缩。三是许多不具有民族文字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将发展的视野转向民族出版资源,以期分一杯羹。近年来,由于一些科技社、儿童社、大众社看到民族出版社在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于是就想尽办法“跟风”“搭便车”,他们把书稿内容包装一下,硬是塞入了“双语”内容,摇身一变,将原有的出版物变为“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字出版物,然后去申请民族文字出版资金项目,罔顾自身在民文出版资质、民文编辑队伍、民文加工设备方面的“三无”实际,进一步挤占了民族出版社的生产空间。

二、地方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之对策

1.体制机制保障,坚持公益属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工作,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定性为公益性出版,并纳入了国家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国家五部委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承担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任务的单位是公益性出版单位”。因此,不管是部分已转制为企业、自收自支的民族出版社,还是财政全额或差额事业补助的民族出版社,其承担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任务的性质没有变,其坚持立足和服务民族地区、为提高各族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奋斗的出版宗旨没有变,其建设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没有变,其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稳定边疆和抵御外来文化渗透、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社会进步的使命没有变,其依然是公益性出版单位。因此,这就意味着在民族出版社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时,时刻都要结合公益性出版这一最大的实际来实施。

2.解放思想观念,破除思维壁垒

数字出版是一场超乎想象的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已经无法逆转,民族出版人必须主动出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模式,破除思维壁垒,在思想上树立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意识。同时,在做法上,民族出版人可参考、学习那些在数字出版领域已经积累一定经验和做法的出版社,制定本单位未来5—10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详细方案,请既熟悉传统出版又熟悉数字出版的专家进行论证,学习国内外出版社成功开展数字出版的经验,从其他公司成功的运作中汲取养分,减少数字出版投入的盲目性。另外,不管是社领导,还是编辑、校对、印制、发行等部门的人员,都要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民族文字和民族文化内容的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作者选取、内容组织、编校加工、出版发行、营销推广等各流程中,民族出版人需充分考虑传统的民族文字和民族文化图书的出版形式与新技术、新平台的多元融合,把传统出版的内容变为媒体融合的定制产品,进而多元传播、有效阅读,这样才有可能找寻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

3.政府重点扶持,讲究有效投入

由于民族出版社的属性系公益性出版,因此,数字化转型升级必然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在项目上扶持,这是地方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第一,国家应以现有民族出版社的布局为基础,建设区域性民族数字出版基地,如西南民族数字出版基地(云南、贵州、广西、四川)、东北民族数字出版基地(辽宁、黑龙江)、西北民族数字出版基地(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这是战略发展的关键,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出版社信息化水平低、技术条件落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统一规划指导,遏制重复建设,避免资金浪费。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应在2007年国家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增加关于“扶持民族文字数字出版物”的有关内容,设立专项的申请渠道,增加对数字出版的财政补贴,并逐年增长。第三,国家应该对地方民族出版社通过申报新闻出版项目库、专项数字出版项目等形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予以适当倾斜,彻底解决民族出版社资金严重不足的后顾之忧,同时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民族出版社应讲究有效投入,切不可盲目拼杀。对于资金不足的民族出版社,可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民族文字或民族文化内容,或是把传统印刷版的内容数字化,或是把纸质书制作成电子书,在传播平台上发布、销售,这一类的开支不算太大;对于有一定项目资金扶持的民族出版社,可考虑运用数字科技手段,逐步搭建民族出版的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建立民族出版数据库,实现民族出版流程数字化;对于有集团雄厚财力做后盾或者在数字出版项目中获得较大资金资助扶持的民族出版社,可在平台、数据库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实现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

4.培养引进兼顾,建设专业队伍

任何一项工作要做好,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民族出版社培養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舍得付出成本、代价,才有望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数字出版人才团队。一方面,各民族出版社自身的经济情况普遍不好,一般情况下拿不出十分优厚的薪酬吸引高层次的、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因此,必须在目前现有的,熟悉和了解一定的民族政策、法规,既懂得民族文字、了解民族语言,又会民族文化图书编辑加工的民族出版队伍中挖掘和培养能适应新形势的、能开展融合工作的有用人才,制订相应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计划,让这些人才多到先进的出版社取经学习,多参加国家级的信息化与数字出版骨干人才培训,更多地接触时代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对于确需引进的数字出版专业人才,除了增加他们的民族政策、法规、语言培训,更关键的是要通过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用人、分配与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想干的有机会,能干的有舞台,干好的有岗位”,实现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

5.加强多元融合,推行准入制度

由于多年的积累,民族出版社拥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字和民族文化内容资源,这是我们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去激活它,从而推动民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大优势。第一,因为民族出版的公益属性,社会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各民族出版社有地域的优势,也有市场认知的优势,因而,在策划数字化的民族出版内容时,各民族出版社要有高度的政治、文化敏感度,要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迎合重大时政热点,细分受众需求,对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进行优化和提升,形成适应不同受众阅读特点和阅读习惯的产品,并传达给受众。第二,各民族出版社要借当前外来出版集团或出版商仍不太了解民族出版市场的短暂机会,尝试利用文、图、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微博、微信、APP、数字电视、手机终端等平台展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出版物,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从事民族类数字出版的出版社应该实行准入制度,即在有资质的各地民族出版社的基础上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这项工作,一方面是保护非常有限的民族出版资源,让各民族出版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另一方面是确保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否则,一旦在传播内容上有所差池,小则伤害普通少数民族民众的感情,大则产生政治性、国际性问题,给国外敌对势力提供口实,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三、结 语

尽管各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困境重重,但我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近两年,中央已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深信,各民族出版社在党和国家有力的政策的指引下,在坚持公益主业的前提下,必然会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中有所建树,迎来大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毕秋敏,叶非,张名章.新媒体时代民族出版数字化探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97-102.

[2]四川党建期刊网.少数民族文种出版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思考[EB/OL].http://www.sppg.cn/News/NewsContent.aspx?NId=3779,2015-12-07.

猜你喜欢
民族出版社升级出版社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我等待……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民族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刍议
石油工业出版社
何小竹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