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

2017-04-13 12:17康保民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37期
关键词:汪伦衬托表现手法

康保民

[技法指津]

常言说“诗言志”,诗歌是用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那么诗人在描绘眼前之景、想象历史画面、抒发内心之情时所运用的各种手法,我们都称之为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两种类型,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除了表达方式外的各种行文组词、抒发情感的技巧,包括“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在文中具体运用时的技巧以及它们互相融合时使用的方法;还包括修辞手法,以及在组材、构思谋篇上的一些技巧。

1.叙述手法。“记叙”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事件,如我们学过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就主要运用了记叙这种表达技巧。记叙有“顺叙、倒叙、插叙”之分,但在诗歌鉴赏中往往是“顺叙”居多。

2.抒情手法。“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类型,而间接抒情根据借助的对象的不同,又有四种类型:①借助“景”来抒情,那么就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就是通过描绘“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美好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②借助“物”来抒情,那么就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物喻人”,如于谦《石灰吟》就是通过借助“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对石灰的歌颂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的;③借助“古人、古迹”来抒情,那么就有“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是通过描写廉颇的遭遇来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④借助“他人”来抒情,那么就有“借写他人来写自己”(对写),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是通过想象自己的亲人在冬至夜谈论自己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

3.描写手法。“描写”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写人”“写景”两种类型。①“写人”时可以抓住人的“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神态”等细节来刻画,如“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表现或环境来侧面烘托,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从听众的角度来写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②“写景”时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描绘景色的特点,如“半夜凉初透”“有暗香盈袖”“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分别从“触觉、嗅觉、视觉”来描写词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寂寞的情态。还可以从“动静”“远近”“高低”“点面”“虚实”等相对的角度来勾勒场景,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就是“虚实”结合来描写词人和恋人分手时依依不舍的情景的。

4.修辞手法。如果单纯地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手法有很多种,但是从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来说,涉及九种,它们分别是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对偶、反问、设问、反复、夸张、用典、排比。在这九种修辞手法中,最常考查的是“比喻、拟人、用典”,下面我们就以这三种修辞手法为例来说一下修辞手法方面的表达技巧。

“比喻”就是用形象的、浅显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深刻的道理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运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二是用形象的来比喻抽象的。常见的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但还有一种“较喻”却不得不令人注意,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就是拿“千尺潭水”和“汪伦的深情厚谊”作比较,“黄花”和“人的瘦弱之躯”作比较,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分别突出了别情之深、相思之苦。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技巧,那么考查这样的修辞手法时就会措手不及。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事物是有生命力的,是真实可感的。它强调的不是两者间的相似性,而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这是它和比喻的区别。例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诗人伟大的献身精神。

“用典”就是引用前人的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来阐明观点、抒发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诗歌的内容,而且还可以使诗歌语言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典”又分为明用和化用两种类型。①明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里面就明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啼鹃”两个典故。②化用就是把典故融合在诗句中,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化用了西晋张翰的典故,以此反衬作者自己的志向之大。

5.其他手法。除了上面提到的表现手法外,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还会遇到“衬托”“顶真”“比兴”“照应”等表现手法,因为在高中阶段诗歌考查中“衬托”运用得较多,下面我们就以它为例来做一些介绍。

“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类型。①正衬又叫烘托,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两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②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也叫作对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一诗,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鳴这些动的景物,然而整首诗是在描绘一种静谧的意境,那么这里的动和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使诗歌突出了春涧的寂静,同时又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猜你喜欢
汪伦衬托表现手法
早春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学会衬托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场面描写“六衬托”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