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问题导读 提升阅读效率

2017-04-13 06:08刘晓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珍珠鸟教师应文本

刘晓丽

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应是智慧高明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借助问题导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共设初读目标,引发阅读期待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当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可以通过简单的阅读来完成,教师再将教学目标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转化,转变成为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在初读阶段,设置相关问题,其目的主要是指导学生展开预习以及课堂自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因为只有通过认真阅读才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就会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迫切渴望,便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主动读书,认真阅读。

例如,在教学《金蝉脱壳》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提出质疑,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巧妙地分解问题,化解成两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由此而引导学生开展阅读:(1)文本中针对“金蝉脱壳”这件事,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对其进行描写?(2)在“金蝉脱壳”全程中,有哪一个情形是最有趣的,你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的有趣?这两个问题在设置上由易到难,但又环环相扣,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通过主动阅读获得问题的答案。当学生认真地完成文本阅读之后便获得了答案,同时也顺利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初读阶段中,问题的设置不应当过难,密度也不可以过大,简单的两个问题即可。如果问题设置太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便缺少了紧迫感和阅读动力,而如果问题设置太多,很容易引发学生担心、害怕甚至是厌恶的心理,给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阅读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师应把握度,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阅读产生恐惧感。

二、找准研读落点,突破阅读难点

当完成初读之后,学生对文本形成了整体上的感知后,就可以步入研读阶段了。在设计研读阶段的相关问题时,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同时结合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导出学生学习中的矛盾,教师要准确把握导学的技巧,使课堂教学“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

1.在文本重点处引导研读

对于任何一篇文本来说,都存在重点内容,这也就是文本的精华,读懂重点内容,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在具体问题的设计方面,应当以重点内容为基础,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具深度。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其重点内容就是对珍珠鸟和“我”之间的关系日渐亲密的详细描写,基于此部分重点内容,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如下导读问题:(1)在描写珍珠鸟与“我”日渐亲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时间段展开?(2)在这三个时间段中,珍珠鸟分别对“我”都做了怎样的举动?这两个导读问题都是基于文本重点内容而设计的,并层层推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特别是第二个问题,还涉及到作者在文本中所呈现出的感情基调,如此学生在进行对话时就会有一定的深度。

2.在文本难点处引导研读

对于学生而言,其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有不易理解的地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文本的难点内容为基础,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对课文最后“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表现出一些不理解,他们不知道母亲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流泪。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那是由于母亲的感动,这样的教学显然没有意义,如果让学生去讨论,那讨论的结果与教师直接告诉答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关键。那么怎样的引导研读才是有效的呢?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一个人在哪些情况下会流泪?文中母亲的流泪属于哪种情况?她为什么会感动得流泪?如果说儿子抱了一次母亲,母亲就感动了,那又说明了母亲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脑海中有哪些母亲为了子女而无私付出的情形?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这些问题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达成了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是文本研读的重要切入点。实践证明,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只有教师基于文本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的导读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深入对话,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提升他们阅读文本的效率。

三、精设导读问题,拓展阅读空间

到了阅读的最后阶段,必然要对之前两个阶段的问题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全面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知识的高效内化和吸收。在这一阶段中,关键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学生必然会在阅读之后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获得更大的收获,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深度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有效地拓展文本阅读的空间。

1.设计总结性导读问题

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性导读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总结性导读问题,能够引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思想进行内化。

例如,在教学《军神》一文时,相关的导读问题在具体的设计方面就应当更加直观,更具有总结性。当学生深切感受到刘伯承的高贵品质及坚定的意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表达方式阐述对刘伯承的看法,同时让学生和刘伯承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的差距。此时,学生必然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这样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学生的情感也会得到有效升华。

2.设计拓展性导读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拓展性导读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促进他们语感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改编自古希腊神话,具有很强的文学韵味,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及蕴含的情感进行研读,这样就没有有效利用课文本身所具有的文本价值。因此,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以后,教师提问道:“同学们,这篇课文为什么没有写宙斯杀死普罗米修斯呢?”这个问题立刻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顿时也觉得非常奇怪。教师接着说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一本书中就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著名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书,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阅读,从中找到答案。”这样,拓展性的导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走出了单一的文本,调动起了他们继续阅读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学中对于相关问题的设计,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猜你喜欢
珍珠鸟教师应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珍珠鸟
珍珠鸟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说谎的珍珠鸟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