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的使命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践)协同提升

2017-04-13 12:38陈志军
山东国资 2017年9期
关键词:商学院青年教师服务

陈志军

商学院的使命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践)协同提升

陈志军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商学院的重要使命,也是商学院教师的基本职责。优秀的商学院教师是“三位一体”的。尽管我们认为具有某一或某二方面专长的教师也很可贵,但商学院仍应尽力帮助教师,使之兼具上述三方面的能力,最终成为商学院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同提升

今天想和诸位交流的话题,是关于商学院与商学院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关系的一些粗浅看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商学院的重要使命,也是商学院教师的基本职责。笔者想先概要介绍一下个人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然后,结合个人的经历,谈一下收获与教训;最后,主要针对青年教师群体,提出一些建议。

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对立统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既有所区别,也存在密切关联,这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从教学的角度。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与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只有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从中国商学院的整体发展来看,在教学水平上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例如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生在学习需求上有所区别,擅长学术型学位教学的教师,可能难以满足专业型学位学生,特别是MBA、EMBA学员的特殊需求。相当比例的商学院及其教师,对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认识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第二,从科研的角度。因为与学科排名和商学院品牌形象密切相关,各位商学院同仁对科研的重要性应该都有感受。科研对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具体来讲,如果授课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就只能做课本知识的复读机,而难以成为领先思想的传播者。同时,对于承担科学学位研究生指导任务的教师,其科研工作本身就是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商学院教师也难以满足MBA、EMBA学员对解决新出现管理问题的差异化需求,难以获得深入实践的机会。

第三,从社会服务(实践)的角度。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就是实践”。可以说,管理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对于商学院教师个人而言,多从事社会服务,有利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使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与学术研究更加接近现实,进而同时提高教学与科研两者的水平。同时,社会服务与实践也有利于教师充实教学案例,这也是实践促进教学的一个例证。此外,EMBA、EDP等项目也是商学院走进社会的重要形式,这种商学院层面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学院的学术与科研活动提供财政支持,进而有利于商学院的长期持续发展。

总的来讲,笔者认为优秀的商学院教师是“三位一体”的。尽管我们认为具有某一或某二方面专长的教师也很可贵,但商学院仍应尽力帮助教师,使之兼具上述三方面的能力,最终成为商学院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

个人的社会实践经历与得失

自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笔者先后在海信、浪潮、鲁信等大型企业有过任职经历,共计工作8年时间,其中5年为全职工作。在学校也曾有十余年的时间担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职务,也担任过院团委书记和多年的系主任。上述社会实践或服务工作,有条件较为深刻地认识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对教学和科研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收获方面,对科研活动而言,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对笔者从事的企业集团领域研究大有裨益。在企业集团研究领域,将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来的经验与问题应用于学术研究,产生了一些学术成果:形成了《集团公司管理》等专著,有机整合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较好地指导了企业实践;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对教学活动而言,主持开设了涵盖本科到博士各个培养阶段,并包括MBA、EMBA等项目的“集团公司管理学”课程,该课程已开设8年有余,超星学术视频已播放26000余人次。该课程受到学生特别是EMBA学院的欢迎,并给中信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和山东省国资委等讲授相关内容或提供咨询服务。

但在另一方面,过多的社会(服务)实践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可能影响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如果沉迷于社会实践或外出兼职,会使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定位不清,内心浮躁,可能耽误本职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笔者对此感悟深刻。第二,回顾自己的实践经历,有些与本人的教学科研工作联系不密切,公司有需求就响应,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机会主义问题。社会服务要有使命导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社会服务和实践,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目的。第三,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本人忽视了海外学习的经历,制约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处理好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

对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博士生期间科研的严格训练和职称导向使得青年教师比较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学活动的重视相对不足,对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投入相对不够。对此,建议青年教师平衡三者关系,在科研、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协调、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面,青年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训练,平时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与学习。例如,青年教师可以主动参与EMBA、MBA的课程学习,向有经验的优秀授课教师学习,从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商学院也应该注重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共同学习或者以老带新的方式,多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支持他们的教学创新。

在社会实践与服务方面,建议青年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能力、丰富经验。首先,学院应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为期半年至一年为宜。在此期间,青年教师应严格督促自己对管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其次,青年教师在参与纵向课题之外,也应更多地参与横向课题。通过社会实践或服务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深刻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实践,将实践与科研教学结合起来。另外,加强案例研究也是接触实践的一种机会,有助于深入企业管理实践。案例研究不应只着眼于相关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而应尽可能地深入其中,以期对研究企业达到全面深入的探索。再次,建议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中参加研究工作。到博士后工作站参与研究,既是研究又是实践,是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良好途径。最后,鼓励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班主任工作,深入学生生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因为这本身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他关注的组织是营利性组织,但实际上非营利性组织也需要管理人的关注与研究。在本科生或研究生班级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中,授课教师尤其是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的老师,如果担任班主任,则能很好地体会到人与人关系的奥妙,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

当然,对青年教师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培养,离不开学院的推动和资深教师的支持。老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他们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带动和支持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之成长。同时,学院层面也应为青年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与支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陈志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等。研究方向为集团公司管理、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等,国家级精品课程《战略管理》主持人。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教材和著作多部,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山东省社科奖等。曾在海信集团、鲁信集团和浪潮集团等工作,参与多家企业咨询工作,实践经验丰富。

猜你喜欢
商学院青年教师服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商学院撞上新媒体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湖南商学院学人简介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