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综述

2017-04-14 13:27孙益凤
文教资料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综述汉语

孙益凤

摘 要: 近些年来,作格(ergativity)研究在汉语学界讨论日益热烈。本文基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汉语作格动词的研究现状,得出汉语作格动词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汉语有无作格动词以及作格动词的性质;作格动词的划分标准;汉语作格动词与存现句、使役句和动结式的关系;其他语言的作格动词与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作格化研究等。

关键词: 汉语 作格动词 综述

Perlmutter在《ImPersonal Passives and unaeeusative hyPothesis》一文中首次提出著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设(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他指出“An unaccusative stratum contains a 2-arc but no 1-arc”①,“An unergative stratum contains a 1-arc but no 2-arc”②将动词分成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并指出非作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外论元,即深层主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内论元,即深层宾语。非宾格动词主要是一些无意愿非自主的动词,包括英语的形容谓词、存在发生类动词和表时态的动词等等。此后,一大批学者诸如吕叔湘(1987)、黄正德(1990)、杨素英(1999)、徐杰(1999)、潘海华韩景泉(2005)、刘探宙(2009)等对汉语作格动词展开讨论。本文拟对近三十年来汉语作格动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利于对汉语作格动词展开进一步地研究。

(一)汉语有无作格动词及其性质研究

吕叔湘(1987)由“中國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打败日本队”提出“作格”和“受格”概念,在文中,他指出“区别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必须要有形态或类似形态的手段做依据,汉语没有这种形态手段,要说它是这种类型或那种类型的语言都只能是一种比况的说法。”自此,关于汉语有无作格动词以及汉语作格动词的性质与分类的讨论不断增多。

黄正德(1990)认为汉语存在作格动词,将汉语的及物动词分成受格动词(如打胜、写等)和作格动词(如打败、开),将不及物动词分成普通不及物动词(如笑、交谈等)和表示存在、出现、消失或处所的存现动词(如有、来、死等)。他认为作格动词包括部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杨素英(1999)认为汉语存在显性非宾格(作格)现象,因为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她将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并指出表示状态变化、空间置放状态、存在/消失/出现和有方向运动的动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徐杰(2001)提出汉语事实强烈支持“非宾格假说”,基于汉语将动词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存在的问题,他将汉语动词分为四类,分别是不及物动词(如咳嗽、结婚等)、潜及物动词(死、倒等)、单及物动词(如打、喝等)和双及物动词(如送、问等)。其中潜及物动词相当于非宾格动词。

在汉语作格动词的分类上,黄正德(1990)认为作格动词也有一元(不及物)动词和二元(及物)动词之分,一元非宾格动词如“死、走、发生”等,二元作格动词如“开、沉”等。黄正德(2008)在一元非宾格动词(如死、走、发生等)和二元非宾格动词(开、沉等)的基础上,提出三元非宾格动词如“给、送”类给予义双宾结构中的动词。

关于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的讨论上,帅志嵩(2012)提出,作格动词研究中SVO的O与SV中的S同指,而且两个结构中的动词应该是同一个动词,根据这一原则,指出古汉语出现的所谓“作格动词”不过是无标记的受事主语句,并得出至少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还没有产生真正的作格动词。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非宾格动词是不及物动词的一部分,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非宾格动词后面接宾语的情况。刘探宙(2009)指出了非宾格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并对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结构出现NP1、NP2以及动词V的允准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结构主要表达计数意义。

(二)作格动词的判断标准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作格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中的一部分,但是到底什么是作格动词,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呢?主要有杨素英、曾立英和宋亚云提出了一些判断作格动词的标准。

杨素英(1999)认为某些语义项例如是否具有方向性是判断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的重要语义项,并证明不带地点的存现句、天气句和使役/不及物交替的句子可以用来区分这两种词类,能在这些句式中出现的动词为非宾格动词。曾立英(2009)在《现代汉语作格现象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作格动词的判断标准,第一条是看该动词有无“NP1+V+NP2”和“NP2+V”的同义句式的转换现象,如果有这类句式的转换,该动词的论元结构是否有“[主体+动词+客体]”和“[客体+动词]”两种;第二条是看该动词能否出现在使役句中,即这个动词能否出现在“使+NP+V”的句式中;第三条是看该动词能否受“自己”修饰,能否出现在“NP+自己+V了”的句式中。文中指出第一条是必选条件,第二条以及第三条是可选条件,作格动词必须满足两条以上的标准,或者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或者满足第一条和第三条,或者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宋亚云(2010)在《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动结式的语法化》提出了鉴别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的标准,他认为,作格动词的共性是都有“NP1+V+NP2”和“NP2+V”的转换式。作格动词用于“NP1+V+NP2”句式时,动词具有致使义但不是临时活用,致使义内含于动词,通过带宾句式体现出来。区分不及物动词临时活用和作格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考虑四方面的标准:频率标准、词义引申脉络、故训材料的解释和各种工具书的处理意见。作格动词用于“NP2+V”句式时,动词不是临时的意念被动用法,而是陈述主语的状态或动作完成以后的结果状态。区分临时的反宾为主用法和作格动词的非宾格用法,也应该结合前面提出的四条标准。

(三)作格动词与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的关系研究

学术界一般认为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的动词是作格动词,那么作格动词究竟和这些句式是什么关系,众多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顾阳(1997)探讨了存现动词的非宾格属性,尤以汉语为例,指出汉语存现动词的特点,存现动词含有处所意义,此时的处所论旨角色可以与客体倒置,处所义的论旨角色就被指派给域外论元,最终成为句法层面上的主语,而含客体义的论旨角色则被指派给域内论元,最终成为句法层面上的宾语。潘海华韩景泉(2005)指出语非宾格现象主要是显性表现,指出汉语存现动词句、非使役动词句和被动句是体现汉语显性汉语动词非宾格性的句式,存现动词是基本非宾格动词,非使役动词和被动词是派生非宾格动词,并指出了它们的某些句法表现和基本性质。唐玉柱(2001)年指出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多半来自那些三元及物动词它们在进入存现句中发生了非宾格化,失去外论元,保留两个内论元。唐玉柱(2005)提出能够出现在存现句中的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某些非作格动词能够出现在存现句中是因为方位介词短语的出现,使非作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的动词已经转化成了非宾格动词,从而统一了存现句的动词类型。董成如(2011)从构式语法的压制理论解释现代汉语存现句中存在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现象,文中指出,存现句作为一种构式,具有非宾格性的整体意义,决定词项准入的条件、方式、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功能。存现句则抑制它们的非作格性,而凸显它们的非宾格性。沈阳Rint Sybesma(2012)提出“双动词”形式才是典型作格动词形式中结构的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而补语小句表示终点结果,两者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动作—结果”事件。并从作格动词结构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特征两方面证明基础动结式才是汉语真正的“作格结构”。这为研究汉语作格动词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四)其他语言与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

在普遍语法的框架下,作格动词广泛存在于世界的语言中,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所以近年来有关其他语言的作格动词与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成为作格动词研究领域的热点。学者们主要针对英汉、汉日等语言中的作格动词的句法以及语义两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夏晓蓉(2001)比较了英汉V-R结构,指出英汉的V-R结构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即V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R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宾语,在区分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上,V-R结构可以根据R的表述对象来判断英语的作格动词,汉语更复杂一些,但是也可以通过该结构的句法特征来判断,体现了普遍语法特征。王文斌(2009)从英汉作格动词的内在结构、语义和句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在内在结构上,英语主要为单词素词,而汉语动结式作格动词大多是双词素词。在语义上,英汉作格动词都具有三个核心语义,即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义,英语作格动词往往集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义于一体,是语义内孕式动词;汉语作格动词行为义和使役义内孕于第一个语素,而结果状态义外孕于第二个语素。在句法上,英汉作格动词的差异是绝对的,两者也不是一一对等的动词。樊颖(2012)从日语的相对自动词出发,发现日语中的相对自动词与其对应的汉语、英语表现形式比较丰富,有及物动词、形容词、存在句式和被动句式,主要语义特征为无意愿可控性和非自主,属于非宾格动词。在出现相对自动词的日语句子中,日语句中的主语,在相应的汉语句子或者英语句中成为宾语。表示物体非自主的变化或状态动词在汉语中经常以无标被动句的形式出现。

(五)作格化研究

作格化的讨论,始于Perlmutter,中国学者将作格化用于解释汉语的特殊句式,主要代表学者有邓思颖、刘晓林等人。

邓思颖(2004)根据“Burzio定律”解释作格化是一种将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过程,经过作格化以后,句子的主语不再是施事,动词丧失了指派受格的能力。他用作格化推导出了四种被动句(直接长被动句、直接短被动句、间接长被动句、间接短被动句),汉语有两种方式实现作格化,一种是通过宾语移位,离开原来的位置,形成直接被动句;另一种方式是宾语停留在原来的位置,获得部分格,形成间接被动句。作格化分析为汉语的受事主语句,“把”字役使句和被字句提供了统一分析的可能性。受事宾语进行移位作为句子的主语,形成受事主语句;使役词“把”的加入使句子具有役使义,加入施事,形成“把”字役使句;“被”字和受事宾语句的作格化动词结合形成短被动句,“被”字和役使句结合形成长被动句。刘晓林(2006)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从语义和语用角度,运用作格化理论统一解释了汉语的特殊句式,包括把字句、倒装句、准倒装句和被动句。特殊句式具有作格性,是因为他们都具有补语这一句法基础,补语控制着前面的谓语、后面的宾语以及整个句子的句法语用功能。特殊句式凸显受事、淡出施事,表示已完成或已发生的事件等特征符合句法和语用的作格化。作格化为用系统地观点统一解释汉语的特殊句式提供了新思路。

虽然学界对汉语作格动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和西方的作格动词研究相比,汉语的作格动词研究仍显得滞后,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对作格动词的定义认识不清,对于什么作格动词、怎样界定汉语作格动词的范围、作格动词的性质以及判断标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2)对作格动词与汉语特殊句式诸如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的关系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中的动词大部分属于作格动词,很多学者表示赞同,但是解释的理论众说纷纭。(3)在其他语言的作格动词和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方面,汉外作格动词对比的语言主要局限于英语、日语等,与其他语言的对比相对较少。(4)用作格化阐释汉语的一些特殊现象时,只局限于一些特殊句式的解释例如存现句、倒装句等,缺乏对更大范围的汉语现象的解释。由此看来,汉语作格动词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释:

①Perlmutter,David 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unaeeusative hyPothesis.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4,1978:160.

②Perlmutter,David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unaeeusative hyPothesis.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4,1978:160.

参考文献:

[1]Perlmutter,D.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unaccusative hypothesis[A].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C].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沈阳,Rint Sybesma.作格动词的性质和作格结构的构造[J].世界汉语教学,2012(3).

[3]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4]董成如.汉语存现句中动词非宾格性的压制解释[J].现代外语,2011(1).

[5]樊颖.日语中的相对自动词与汉语、英语相关表达的对比研究——以非宾格动词假设的动词分类为基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2).

[6]顾阳.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现代外语,1997(3).

[7]韩景泉.英汉存现句法的生成语法研究[J].现代外语,2001(2).

[8]黄正德.中文的两种及物动词和两种不及物动词[A].第二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世界华文出版社,1990.

[9]黄正德.汉语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4).

[10]吕叔湘.说“胜”和“败”[J].中国语文,1987(1).

[11]刘探宙.一元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2009(2).

[12]刘晓林.补语、特殊句式和作格化[J].现代外语,2006(3).

[13]潘海华,韩景泉.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語言研究,2005(3).

[14]宋亚云.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动结式的语法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唐玉柱.存现句中的there[J].现代外语,2001(1).

[16]唐玉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J].重庆大学学报,2005(4).

[17]帅志嵩.对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的检讨[J].南开大学学报,2012(1).

[18]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于善志,英汉作格动词语义、句法及其界面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19]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3).

[20]夏晓蓉.英汉V-R结构与非宾格现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21]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1).

[22]曾立英.作格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7(4).

[23]曾立英.现代汉语作格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综述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