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17-04-14 14:51杨艳玲
商情 2017年7期
关键词:沃尔夫概念儿童

杨艳玲

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两者相互依存。对于语言与思维的认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非常重要同时富有争议的一个理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进一步探讨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思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简介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是Edward Sapir和BenjaminLee Whorf对于语言文化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假说并不是由萨丕尔和沃尔夫所创立,而是后人对两位伟大的语言学家的思想观点的总结。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不同的语言提供给人们不同的表达世界的方法。同样的物质证据,并不能使语言背景不同的观察者得到相同的宇宙图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种版本—即“語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语言相对论则认为语言影响了思维而不能决定思维。

20世纪20年代早期,沃尔夫是美国一家火险公司的员工,通过分析火灾原因报告,他发现人们头脑中的语言概念是造成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人们会由于“空”字的概念而忽视了加油站旁空气油桶的可燃性,由于“石”字的概念而忽视了石灰石的易燃性;甚至会认为吹风机是用来吹干湿的东西而忽视了它也能够把火星吹出火灾。这些案例研究发现使他对语言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萨丕尔,萨丕尔当时已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沃尔夫在耶鲁大学认真聆听了萨丕尔的讲座与他产生了极大的思想共鸣,随后他们对霍皮语--一种亚利桑那州东北部印第安人的语言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与英语等欧洲语言进行对比。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在霍皮语中时间是一种不可被分割的概念,不是线性的,是不可计量的,没有速度,快慢这类表达,他们用类似于“He very run”来代替“He runs fast”,在霍皮语中也没有像欧洲语言一样表达时态的概念,欧洲语言是客观的流动的,但是霍皮语却是心理的,形而上的。由此我们知道霍皮语是非常简单的语言,但是沃尔夫则认为语言结构越是简化,其语言就包含越多的隐藏意义,就像两个非常熟悉的人能用简洁的语言清楚地交流一件事情,因为他们有很多共知信息。因此沃尔夫认为语言结构越是简化的人,其思维可能在更高更复杂的层次。 (Whorf, 2012 )

二、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其他视角

étienne Bonnot deCondillac(1975)是法国的知识学家,他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感觉和知觉转化为行动与精神状态的工具,语言的结构是思维的结构,没有语言,人将不能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是语言使人类将自己的思维能力得以使用起来,他认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无法拥有回忆,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想象。这种观点先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出现,对当时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CarrollandCasagrande(1958)有一组实验则有力地支持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他们选择了其他条件一致的相同数量的纳瓦霍语儿童和英语儿童,在他们每个人面前放置了蓝色的绳子,蓝色的棍子和黄色的绳子三样物品,然后用他们的本族语言告诉他们选择出与蓝色绳子最相似的物品,绝大多数的纳瓦霍语儿童选择了黄色的绳子,而绝大多数的英语儿童选择了蓝色的棍子,.这两组孩子都有辨别物体颜色和形态的能力,但是他们的选择却出现了两级化,这个实验表明孩子们会基于他们各自的语言编码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

维果茨基(2010)是俄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他在他的著作《思维与语言》一书中提到,语言与思维并不同源,他们是两条不同的增长曲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互交错,最终可能会走向统一。他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由思维的语言工具和他的社会文化经历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增长取决于语言。维果茨基接受了苛勒的类人猿实验并发展了它,类人猿能够使用工具,甚至创造工具来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说类人猿具有初级的思维,但是类人猿没有言语,缺乏想象,这是其与人类显著的不同,苛勒认为类人猿以及其他动物发出的声音只是一种情绪的反映,不能像人类的语言一样反映客观现实。维果茨基认同这个观点,并且在研究中发现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存在一个前智力期,如同类人猿创造工具的时期,同样的在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前语言期。当语言的生长曲线与思维的生长曲线相交时,语言会变成理性的语言,思维则变成了言语的思维,孩子7岁以后开始从自我中心语言向内部语言(一种无声的思维)过渡,正是这时语言与思想曲线开始走向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很重要的连接体是词语的使用。一个词的意义实际上是思维与语言的混合体,没有意义的词是一种空洞的声音,从心理学上,每个词的意义都是一种类化或一种概念,而类化和概念正是思维现象。维果茨基的这个观点与沃尔夫的“意义不产生于词或词素,而是产生于词或词素之间模式化了的关系,而思维的本质就是这种关系”表述十分接近,只是他们的视角恰恰是互补的,维果茨基是一个纵向的历时的视角,而沃尔夫则是一种共时的跨文化的视角。

福科(2009)是一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认为语言总是动态的,意有所图的;语言不能不加扭曲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福科式话语分析认为语言反映社会权力关系,社会被语言塑造。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其实,从古到今,人类对思维和语言的思考从未停止。

三、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再思考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If something doesn't exsit , there is no word for it. And if there no wordfor something that something doesn't exist.”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讨论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在中国文化中,思维被分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直观的思考方式,基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直接的感觉和知觉。它涉外形,气味,声音等等在我们大脑中形成的图像。而抽象的思维则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复杂的认知概念,以抽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意味着人们能从表象中归纳总结出抽象的理论,抽象思维来源于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是我们解决生活社会中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思维方式。(范晓,2003)形象思维类似维果茨基所提及的初级思维,它是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的,比如孩子在不会说话之前通过肢体语言和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抽象思维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因为我们通过词义形成概念,然后通过概念结合逻辑分析推论来形成抽象思维,比如如果我们想要比较两种花的不同之处,那么我们首先要有“花”这个词的存在。这与维果茨基和萨丕尔沃尔夫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我们的思考方式随着我们的语言结构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并融进我们周围的文化。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无异于给人类插上了振翅高飞的翅膀,让人类在芸芸众生中能够脱颖而出,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Aarsleff,Hans.(1975)“Condillac's Speechless Statue,”Akten des II. International Leibniz-Kongresses (Volume 4), Wiesbaden: 287–302.

[2]Arribas-Ayllon, Michael; Walkerdine, Valerie (2008). Foucauldian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

[3]Carroll, J B, & Casagrande, J B. (1958).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in behavior.

[4]范晓.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语言科学,2003,2(6):73-85.

[5].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从知识考古学到“人之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Whorf,B.L.,Carroll,J.B.,Levinson,S.C.,&Lee,P.(1956).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Vol.21, pp.44-45).

[8]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沃尔夫概念儿童
我的妈妈是狼王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古代的时间概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