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条件、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2017-04-14 06:57金浏河张大治张建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样本消费

金浏河,张大治,高 哲,陈 镇,张建强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浙江鲜屋酒店集团CEO,浙江杭州321000;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区域条件、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金浏河1,张大治2,高 哲1,陈 镇3,张建强3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浙江鲜屋酒店集团CEO,浙江杭州321000;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是一个既具有大潜力又未充分挖掘的市场,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为基础,截取样本中农村居民的相关旅游消费数据,使用SPSS Statistics 21版本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Games-Howell两两比较法等数据分析方法,分别从区域条件、家庭结构及人口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特征。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CFPS数据;人口特征;家庭结构;区域条件

一、引言

农村家庭消费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旅游消费中始终排除在主流之外,这源于农村的生活水平总体不高。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以调结构、促增长的新常态,政府拉动消费有限而国内居民消费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将释发强大的购买力。从中央政府改革发展计划来看,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民的财富积累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则成为农民旅游的主要驱动力。[1]然而,长期以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研究并不多,国外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更是少见,而这一领域对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影响又将是巨大的,从中也彰显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一些科学的根据和研究模型,对广袤的农村来说是一块未完全很好开发的区域,研究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数据及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剖析。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数据选取

(一)研究历程及文献数量统计

采用“篇名”作为检索入径,以“农民旅游”、“农村居民旅游”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文章的发表日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共计6 221篇。根据搜索结果,绘制出1980—2015年国内“农民(村)居民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1980—2015年国内“农村居民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可见,我国农村居民旅游相关研究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1999年宁士敏率先提出农村旅游在我国旅游消费中存在断层问题,并开始将农村旅游置顶于学术平台,开启农村旅游学术研究之先河。但随后一段时期研究进展仍较缓慢。直至2007年才逐渐丰富起来。

(二)研究现状

我国13多亿人口,农村居民(8亿)占总人口的62%,他们已符合完备出游的基本条件并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主力军和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2]然而,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群体的“保守”和“节俭,[3]在许多方面仍旧镶嵌着传统消费习惯的烙印,突显了中国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和传统的积蓄消费模式,[4]这种意识导向和行为习惯致使农村居民在旅游消费中呈现出与城镇及传统旅游经济意义上的不相符现象,旅游学术研究对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关注度也在逐年上升。

1.研究内容与范围

目前有关农村居民旅游的相关研究重点集中在消费特征、[5-8]区域消费差异;[9-11]市场发展潜力与趋势;[2][4][12-13]消费与收入的关系;[11][14-15]消费空间计量、[16]影响因素;[17-19]此外,习惯形成理论运用于分析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7][20]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学术界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研究倾向于消费市场总体特征、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上,通过微观数据进行农民旅游需求的实证研究也并不多见,在使用大规模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则更少。为此,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简称CFPS),截取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收入相关信息,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特征、影响因素和消费结构,了解农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从而分析其旅游消费的市场潜力、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的运用

目前针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居多。有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研究评价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变动趋势;有运用OLS参数估计方法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相关性的最优模型;有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及区域差异;有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研究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等。以上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宏观数据研究整个农村旅游消费,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从旅游消费的形成过程看,旅游消费整个过程是旅游者的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1]由此可见,宏观数据在分析层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从微观角度更深入地研究旅游消费的决定因素。选用CFPS数据,采用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从人口学特征与经济等相关因素中深入探讨和挖掘以上因素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造成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基本描述

胰蛋白胨(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琼脂粉(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酵母提取物(英国OXOID),氯化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生化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牛津杯内径(6.0±0.1)mm,外径(7.8±0.1)mm,高(10.0±0.1)mm。

研究数据来源于CFPS,该样本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目标样本规模为16 000户中的全部家庭成员,可将其视为代表性样本。[22]采用跟踪调查分层抽样的方法,能够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变化有一个动态分析,特别是在调查期内的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在下面的分析中,比较不同的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小孩数量和居住状况等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经过数据处理和筛选,选取了其中农村家庭共计541户1 326人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符合数据分析对于样本量的需求。被抽样人口的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抽样农村人口基本情况

通过表1的数据样本分布特征来看,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资产等分布较为均衡,而婚姻状况大多数为在婚,居住省份也较为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只是西部地区抽样样本相对较多。而在教育程度分布上面,也符合我国农村整体教育程度的特征,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总计超过了49%,比例相对较高,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为7.8%,比例较低。而样本中小孩数量,独生和没有小孩的占比为46%,两孩和两孩以上的占比较大。

(二)家庭基本状况的T检验

将以上数据使用SPSS Statistics 21版本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中国农村家庭旅游消支出在不同人口学特征及经济因素下体现的差异,从而对一系列影响中国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差异的因素进行判断。为了能够了解家庭对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差异性,首先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就业状况均分别为两组抽样相互独立的样本,且样整体为正态分布,故研究在家庭旅游消费支出这个连续变量的平均值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ests)的分析方法,设定的显著水平为0.05。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

表2显示,女性与男性样本等方差Levene检验显著程度大于0.05,说明两者方差非齐性,故采用样本方差相等假设时的t检验结果,性别的显著性值为0.550,就业情况的显著性值为0.855,都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就数据来看,性别和就业状况在中国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婚姻状况分析中,非在婚与在婚样本等方差Levene检验显著程度小于0.05,说明两者方差非齐性,故采用样本方差不相等假设时的t检验结果,结果显示这两个均值之间的p值为0.159。统计上不认为中国农村家庭是否在婚在旅游消费有差异。因此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果为:中国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在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就业情况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影响消费需求因素的ANOVA方差分析

表3显示年龄组的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p值大于0.05,故采用样本方差相等假设结果,其F值的p值为0.820大于0.05,因此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农村旅游消费支出在年龄组方面并无差异。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以及家庭孩子数量这三组变量方差齐性检验的p值都为0.00方差呈现非齐性结果,因此采用Welch与Brown-Forsythe来做检验,近似代替F值,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以及家庭孩子数量三组的Welch与Brown-Forsythe的p值范围都小于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农村旅游消费支出除年龄组以外在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以及家庭孩子数量在方面都存在差异,对其有显著影响。

表3 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

(四)Games-Howell两两比较法对比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出组间差异后进一步进行组内比较分析,因为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与家庭中孩子数量这三组内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方差非齐性,选用Games-Howell两两比较法,其结果见表4。

在表4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在居住省份方面,居住在东部省份的农村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要显著高于居住在中部、东北与西部省份的家庭,居住在中部省份的家庭与居住在西部省份的家庭相比,也存在旅游消费支出差异;家庭孩子数量方面,独生子女家庭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相比有显著差异,家里没有孩子的旅游消费支出最大,有一个孩子的大于有两个和三个孩子的,可以看出家庭小孩数量越多,旅游消费支出越少;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方面,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越高,旅游消费支出越多,但是小学教育程度的旅游支出反而小于文盲的旅游支出。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探讨家庭年收入与家庭资产这两个变量与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关系,检验发现p值都为0.00。表明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受家庭年收入与家庭净资产(储蓄和现金之和)的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地域、教育程度、子女数量等因素对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状态显著影响旅游支出。对于样本中的婚姻状况来讲,虽然非在婚人群的比例相对较少,但是这类人群对于旅游消费支出却显著高于在婚人群,均值分别为3 117.87元和2 223.44元,非在婚比在婚的旅游消费支出高了将近50%,表明农村地区旅游消费受婚姻状态因素的影响。而是否就业对于农村地区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影响并不大,结果也较为符合实际,婚姻会使人们在消费的时候考虑到诸多因素。

表4 Games-Howell两两比较

2.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旅游消费成正相关。从ANOVA分析中发现教育水平的方差Levene值、Welch值和B-F值都不显著,表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村地区旅游消费。通过Games-Howell两两比较法对比分析也能够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整体来讲教育水平越高,旅游消费支出越多。但文盲半文盲的旅游消费支出比小学教育程度的支出要多。这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教育程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收入就越高,而消费能力相对较强,闲暇消费带给人的效用也会增加,所以旅游消费支出会较多。

3.旅游消费支出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随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旅游产品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之间表现为“不同的属性”,东部地区处于提升旅游消费层次阶段(唐代剑&潘君斌,2010)。从地域上来看,通过ANOVA方差分析也可以看出,方差Levene值、Welch值和B-F值都不显著,也可以证明居住地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通过Games-Howell两两比较分析出,东部地区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西部及其他地区较好,相应的旅游消费支出最多。可见,经济收入直接影响中国农村居民的旅游人均花费和旅游购买力,旅游中消费和旅游低消费地区三项旅游消费指标均无显著差别;旅游高消费地区与其它两个地区在游客人均花费、旅游购买力方面有显著差别。[9]这与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类似,而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中排名第二,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4.家庭孩子的数量影响旅游消费支出。通过ANOVA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方差Levene值、Welch值和B-F值都不显著,表明小孩数量不同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过Games-Howell两两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家里没有小孩的旅游消费支出最多,均值为3 017元,其次为一个小孩为2 566元,而家庭有两个及以上小孩旅游消费较少,并且有三个以上小孩还高于两个小孩的旅游消费支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小孩数量会影响到家庭的消费,家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研究展望

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数据选取方面拓宽,增大样本量,以便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如对有旅游消费支出的农村地区都进行分析等。其次,在指标选取方面可考虑增加。在影响旅游支出方面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还与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关系,如果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则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相对较多,这些因素都可以考虑到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中去,在上文的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旅游支出较多,而西部地区收入与东北和中部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否和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也值得研究。最后,在数据分析的方法上,可以考虑更为高级的回归模型或者选择更为合适的计量方程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分析各因素对于农村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1]邱洁威,查爱苹,何春萍.农村旅游:概念、基本问题与研究框架——一个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11,26(10):13-20.

[2]徐海军,黄震方,侯兵.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3):41-46.

[3]吴国琴.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4):30-32.

[4]周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旅游学刊,2004,19(4):23-27.

[5]卞显红,陈丹路.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7):10-19.

[6]李晓婷.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2),2013,180-181.

[7]闫新华,杭斌.内、外部习惯形成及居民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5):32-40.

[8]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1,04(4):35-42.

[9]刁宗广.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2):195-199.

[10]刁宗广,张涛.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0(2):158-160.

[11]依绍华,聂新伟.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9):83-87.

[12]梁留科,曹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2):247-251.

[13]王昆欣,徐云松,阎纲,陈宝珠.一个值得去大力开发的旅游市场——关于浙江省农村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J].旅游学刊, 2000(6):45-51.

[14]何军,郭媛.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水平关系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14).

[15]唐代剑,潘君斌.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问题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0(6):106-108.

[16]钟士恩,张捷,周强,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空间集中性[J].地理研究,2009,28(6):1562-1571.

[17]邱洁威,张跃华,查爱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780户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J].兰州学刊,2011(3):57-64.

[18]赵东喜,刘永涓.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论坛,2010,3(1):23-27.

[19]周国忠,郎富平.农民旅游者出游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4):688-692.

[20]崔海燕,范纪珍.内部和外部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1(7):54-62.

[21]张金宝.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风险偏好与城市家庭的旅游消费——基于国内24个城市的家庭调查[J].旅游学刊,2014,29(5): 31-39.

[22]李晓嘉.教育能促进脱贫吗——基于CFPS农户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4):110-122.

(责任编辑:汪焰)

Regional Conditions,Family Structure,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AnAnalysis Based on CFTPS Data

JIN Liu-he1,ZHANG Da-zhi2,GAO Zhe1,CHEN Zhen3,ZHANG Jian-qiang3
(1.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2.Zhejiang Xianwu Hotel Group,Hangzhou,321000, China;3.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Hainan,572022,China)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of Chinese rural residents not only has great potential,but also has not been fully exploited.Therefore,by applying the data of China Panel Studies(CFPS)and the baseline survey in 2010,this research paper has selected related tourism consumption data of rural residents in samples by the use of such data analysis methods as the software of SPSS Statistics 21 version,independent-samples tests and one-wayANOVA,Games-Howell double comparison and so on and deeply has analyzed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n regional conditions,family structure,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other aspects.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CFPS data;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family structure;regional conditions

F592

A

1672-0105(2017)01-0064-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1.015

2015-11-15

金浏河,女,博士在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区域旅游。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样本消费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新消费ABC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