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的就医策略

2017-04-14 07: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
保健与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胃病胃镜胃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 郑 青

胃病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同的肠胃疾病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那么,胃病患者该如何正确就医呢?

1.首先要选择必要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

正是由于各种胃病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就诊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必要的检查方法。病因不明确是胃病治疗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消化道病变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和早期不易发现的癌变都能精确检查,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有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消化道钡餐检查也可以帮助诊断,但如果发现问题还是需要做胃镜取组织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且钡餐造影对一些早期不易发现的微小病灶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因此胃镜仍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后则可以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

此外,对症状较严重而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排除邻近脏器疾病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只有经过全面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才能得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2.合理选择医生

不少患者就医时总想找专家。其实胃病患者在初诊时完全可以选择消化专科门诊。消化专科门诊的医生都是有一定经验的消化专科医生,会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最初的鉴别诊断,也完全能很好地治疗常见的胃病。

等到做好必要的检查,基本确诊后,如有需要,再根据具体疾病寻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接受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也有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3.明确慢性胃炎治疗的目的和终点

明确诊断后,则可针对各种器质性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更要了解治疗目的,明确治疗方法,没有症状的不必过分治疗。有些患者认为,慢性胃病都需要长期治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胃炎的治疗首先要祛除病因,最为常见的病因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对有根除指征者进行根除治疗是很重要的。治疗后仅留有轻度慢性炎症时一般不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因为胃是和外界相通的器官,正常时胃黏膜也可有一些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再则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慢性炎症细胞完全消退至正常的过程很长,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可待其自然消退。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要注意服用药物预防胃黏膜损伤。其他治疗则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症状消失即可停止服药。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上没有不适的症状时,可间断服用一些抗氧化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硒、叶酸等,不必长期服药治疗,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定期随访检查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胃病胃镜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走路治好老胃病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