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王一新副省长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综述

2017-04-15 03:13
支部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责任书国资山西

如何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王一新副省长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综述

今年2月9日,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召开。王一新副省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作为今年我省第一重大任务,国资国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王一新副省长讲了五个方面。

把握山西国资国企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

王一新副省长说:只有直面矛盾找准问题才能使我们冷静,让我们清醒,使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才能真正地痛下决心来推动我们的国资国企改革。

山西国资国企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一煤独大问题非常严重

2、国有资本一股独大问题严重

3、同质化竞争情况突出

4、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5、一些企业官本位思想浓厚

6、产业产品处在发展的低端

7、合作共赢的市场化理念尚未成为主流

8、整体盈利能力偏低

9、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

10、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11、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不清晰

12、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历史包袱沉重

13、国资监管水平亟待提升

14、党的建设不同程度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

找准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

王一新副省长说: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一定是一个进行价值扬弃的过程。“僵尸企业”一定是按照市场规则坚决出清,低效、无效资产一定要舍得退出盘活。

一、今天进行的国资国企改革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特征?

●市场全球化

每一个山西国企,都要学会从市场的角度去考量,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去定位。

●分工专业化

企业都在争相把长板拉长,把最拿手的手艺做精。而不是自己包打天下,三头六臂什么都干。

●合作共赢

今天市场上的成功企业,很多都是共享经济的产物,背后都是合作共赢的商业思维。

●产融结合

以资本为核心统领发展,这是全球大趋势,单靠生产发挥不了这个作用。

●科技与人才成为企业制胜法宝。

企业要想有超强的生命力,要靠科技、靠人才,而不是靠资源、靠政策。看一个企业竞争力强不强,不是看你资产多少、产值多少、收入多少,而是看你人均利润多不多。

●不进则死成为时代潮流

一个正常的市场,只有企业生生死死才能够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个世界没有永生的“不死鸟”。

二、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

1、要对标国际发展的大潮流,产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2、要从“贪大求全”向专业化发展

3、从单一独资向股份制发展

4、从闭路循环箱产融结合发展

5、从重资源、重政策向更重人才、重科技、重创新发展

6、从僵而不死向有生有死的自然状态转变

形成推进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强大合力

王一新副省长说:山西的国资国企之所以面临这些困惑和问题,不是企业家们不聪明,也不是不想改,而是多年来有许多思想禁锢套在大家头上、身上。现在有了前所未有的大环境,省委、省政府催你改、赶你动。

关于改革与稳定、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问题

●改革和稳定都至关重要,但在特殊的阶段是要有所侧重的。如果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通过科学论证、果断决策,把风险防控做好,改革反而能化解矛盾,达到更高层次的稳定。

●安全生产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越是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干部越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

关于新动能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问题

●国资国企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更多国有资源去加快发展新动能新产业

●传统产业通过各种方式置出的资源,除了用于消化历史问题之外,主要用于发展新兴产业

关于效益、“里子”与“面子”的关系问题

●支持企业开展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增值贸易业务。

●坚决反对为了增加销售收入的数字而凭空倒腾制造出的贸易收入。

●不要虚假的“规模”,要的是企业“瘦身健体、固本培元、提质增效”。

关于自我发展与产业开放的关系问题

●凡是来山西的投资者,不论是国资民资、外资内资,都是我资,在省委、省政府眼中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通过产业开放,引入外部股权,将对省属国企改革起到特殊的“催化”作用。

●不能只有在煤价低迷时就想起找人相救,到了煤价高时又做起“零和”交易。

关于在改革中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关系问题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中尽可能不用简单的行政手段作决定,不搞“1+1=2”或拉郎配式的合并重组。

●政府这只手在关键时候关键环节要发挥作用

立足山西与走出去的关系问题

●总体是放开、鼓励、支持,但具体项目要慎之又慎。鹰眼看全球,落子如有神

关于改革过程中的战略和战术问题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是一场大型综合战役

●在战役推进过程中,我们除了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在改革中,还要处理好领导干部与广大职工的关系

●在今后的分配政策上,要不断使国企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

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在改革过程中,作用十分关键

关于国资委如何“放、管、服”的问题

解决“放”的问题。以管资本为主出台权利和责任清单

●“管”的如何管好?这里面核心是要确定清单,而且最好弄成负面清单

●国资委要建成国企之家,要把监管和服务融为一体

关于做企业家和做官员的关系问题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心无旁骛,有一颗执着心,不唯上只唯实,听“领导”的话,更尊重市场规律,眼盯“官场”,更盯“市场”

●希望山西有一批企业负责人沉下心来向着优秀企业家方向前进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它的负责人与党政机关负责人在职业特征上有着许多不同

●一般来说,优秀的企业家都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

关于办好企业与尽好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

●在投资的问题上,方向要听省委省政府的,但在具体的项目决策上要听市场的

●企业的公益支出要预算化。每年根据企业财务状况,量力而行,公益支出不能随意化。

找准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具体路径和突破口

王一新副省长说:把深化国企改革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促进国企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一、国资改革必须为国企改革提供正确的导向,创造改革发展的环境条件

●要彻底转变职能,改革监管理念和方法

要通过制定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出资人监管职责边界,准确把握监管职能定位

必须树立以企业为中心,为企业服务的监管理念,更加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

●要管好国有资产的宏观布局

明确国资委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责任,改变国有资产在原有领域不断“滚雪球”的发展局面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布局的优化,使山西国资国企得到一次“扬弃”

●要用好监管导向指挥棒

基本思路是改革任期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办法

核心要点是,考核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不同企业情况研究提出,指标要根据不同企业所处行业、资产规模、质量、参考该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等各项重要参数,并听取企业意见后,综合研究科学确定

新的目标体系以利润为中心,不再以收入规模论英雄,辅以内控方面的若干指标,倒逼企业切实从生产型向经营型,从重规模向重效益、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

目标责任书制定完毕后,企业现任领导有优先选择权,接受目标责任书的就签约,不能接受的视为放弃领导岗位,另行安排工作,目标责任书将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择签约人

目标责任书签订后,国资委即对该企业实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将能放的权全部放给该企业,让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国资委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国资委对签约企业年度和任期目标进行考核。企业数据必须经营的数据将被追责。完不成任务的,领导人依责任书约定担责;完成任务的,要制定有鲜明导向的激励政策。该重奖的要重奖、让干得好和干不好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倒逼企业不能得过且过

汾酒集团愿当改革先锋打头阵,国资委要以汾酒集团为试点,抓紧研究制定目标责任书,争取在全国“两会”前签订

二、山西国企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在省属企业全面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

要建立经济有效的用人政策

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资金和管理水平,形成“花钱必须有预算、没有预算不能花钱“的基本理念

要建立以资本和利润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要下工夫推动企业的扁平化管理

要提高省属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对企业的人、财、物各项政策,进行全面的重新审视,修改完善,激活企业内部的“闲钱、闲人、闲资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增收节支

按照计划,加快分离国有企业的政府社会职能,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平稳完成厂办大集体和政府社会职能剥离、移交任务

加强党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领导

1、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和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

2、要推动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要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4、要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5、要加强国有企业班子建设

6、要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宣传工作,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责任书国资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责任书取消了,责任担当不减
责任书岂能沦为“打白条”
守信,成长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