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对职业院校教育的影响

2017-04-15 12:17唐海芽
求知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职业

唐海芽

一、传统职业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具的辅助教学,把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新出创新型人才。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仅在注重学科教育的同时兼顾能力的培养,仍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

1.知识本位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建立之初就是仿造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模式来开发其人才培养模式的, 直到今天这种以学科本位的教育理念仍然在很多职业院校被广泛接受,甚至仍占据指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地位。学科本位也称知识本位, 这种理念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培养掌握扎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技术人才, 只有在广泛而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学生才能够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

2.能力本位教育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世界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潮,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 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的“宽基础, 活模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岗位主导”“能力导向”“集群模块”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 都是基于这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同时借鉴“双元制”或“CBE”模式开发而来。而不同的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 即使在相同的职业岗位上, 由于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 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存在过于强调培训人才的岗位能力, 而忽视人才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将来对劳动力流动加剧的适应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三、课程改革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是课程研制的步骤之一。它应当是一个客观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如教育测验,对课程做出量的分析,即量的评价;根据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质的分析、说明和鉴定,即质的评价。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课堂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理论+实践观摩模式”使教师能够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梳理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同时关注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体会、正确理解开发课程;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设计科学可行的课程考核方案,从而提升职业教师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华.中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王 坤.新中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五花八门的职业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