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杂文中蕴含的自由精神

2017-04-15 16:57吕沛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分析

吕沛

【摘要】孤岛杂文产生于抗战时期,延续了鲁迅先生的社会批判内容,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代表性的有《鲁迅风》、《杂文丛刊》等等。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学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孤岛杂文中蕴含的自由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孤岛杂文;自由精神;分析

孤岛杂文是产生于抗战时期的上海,它延续了鲁迅开创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内容,它深刻的揭露黑恶的社会现实,批判奴役的旧社会,旨在唤醒麻木的民众。当时发表孤岛杂文的主要刊物有《鲁迅风》和《杂文丛刊》,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许多的作者加入到孤岛杂文的创造中,其他的杂志也纷纷效仿,例如《万象》、《天地》等等,也开设了孤岛杂文的专栏。因为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内容大多数是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对黑暗的社会现状进行批判,他鼓舞人们要争取自由。孤岛杂文反映着下面几种自由精神。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学组成部分,其类型多样,包括杂文、戏剧活动、报告性文学等类型。

一、批判奴隶性,倡导民族自由精神

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长时期处于被压迫的社会中,有一定的奴役性,孤岛杂文深刻的批判民众的奴隶性,揭露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及,高举自由精神的大旗。它既可以反应当时新文化的内容,也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作斗争。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他运用文字巧妙的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批判,对当时的社会及民众的思想进行深刻的揭露,也引导着一系列的作者模仿鲁迅的这种风格,留下了大量激扬的文字。周木斋是孤岛杂文的一个典型的作者,他在文章中揭露了国民党在民族危难的当头,不积极的解救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还残忍的践踏民主,损害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他还嘲讽侵略者的阿Q精神,已经到了灭亡的关头还做垂死挣扎。

文人们的活动也受到了侵略者的迫害,侵略者视这些作者为敌,进行百般迫害。《大美晚报》的朱惺公在一次活动中受到了侵略者的暗杀,这一事件激起了知识分子对于侵略者暴行的愤慨,也唤醒了一部分国民的良知,认清了社会现实。但是清醒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的报社、杂志还是畏惧侵略者的,柯灵在《我要控诉》一文中不仅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披露,也对多数的新闻记者发出了质问,国家已经到了危难关头,许多的文人遭到了迫害,为什么上海相关的报社杂志一点动静也没有,人们的良知都去了哪里。这充分的说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奴隶性,孤岛杂文为了争取人们的自由民族不断地进行着努力。

二、借助时局,推动自由的争论

孤岛杂文继承了鲁迅杂文的精神,对于当时的社会局势有着密切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现状的评判中,大力倡导自由的争论。在当时的文学界,不同的文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大多数都以抨击时局,提倡自由民主为主。梁实秋在当时提出了文学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引起了当时社会广泛的探讨与争论,孤岛杂文就是这样的特点,在争论中不断的进步,这是自由精神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方式。

当时著名的作者写了大量的杂文,以深厚的文史知识和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揭露着当时的社会黑暗及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当时的著名杂志《纯文学》大胆的批评纯不得,这与当时自持清高,远离政治纷争的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也迫使民众要认清社会现实,要正视民族独立与自己积极争取自由的重要性。只是在租界中寻求安稳是不会长远的,要正对现实,积极的与侵略者作斗争。

三、借鉴历史,认清现实

抗战时期的中国戏剧题材大多数取自明末,借鉴明朝灭亡的例子引起人们的警醒。孤岛杂文的创造也是这样的特点,由于是当时混乱的社会现状与明末的社会状况有些类似,杂文也大多数以史为鉴,引导人们借古评今,对于当时的时代危机有正确的认识,激发起人们抗战的热情,这是团结大众的重要方式,也是阐述自由精神的重要渠道。许多的文章一针见血的评述当时的社会情形,与明末的社会状态十分的类似,如果再不觉醒将会使历史的重演,国人就要经历灭国的危险。柯灵的杂文就很真切的将这样的社会现状描述出来,强调人们要清醒、振奋起来,积极的抗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国情下,要认清自己的使命,要坚持抗战,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孤岛杂文大多数揭露的是黑暗的社会和提倡言论自由的观点,当时的杂文给了国民很强的精神力量,我们很难想象在当时艰难的历史环境中,如果没有这些文字的鼓励,民众將会陷入怎样的恐慌中。当时许多的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观点,抨击了社会现实,表述了自己的崇尚自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姜振昌. 一脉天风百年旺泉——中国新文学中的“鲁迅风”杂文[J]. 文艺研究, 2006(06).

[2] 李林荣. 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J]. 鲁迅研究月刊, 2002(12).

[3] 陈 辽. 独树一帜的杂文家——读王春瑜《牛屋杂文》[J]. 杂文选刊: 下半月版, 2013(12).

[4] 李桂红. 鲁迅杂文中的“奴性、盲从心理的否定”的精神本质——由《灯下漫笔》想到的[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6).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