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有效性指导策略与研究

2017-04-15 02:06张旭琴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预习高年级

摘要:所谓预习,其实是指在上新课之前,在课堂之外,学生自觉或在教师、同学和家长以及其他媒介的帮助下进行的实现学习。科学有效的预习举措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融入课堂,且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对城乡小学高年级而言,对于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必要。本文从预习对城乡小学高年级学习的重要性谈及,就如何予以有效性指导进行探究,以期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可行借鉴。

关键词:城乡小学 高年级 预习 有效性指导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数我国漫长的文化教育史,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预习在教育中的地位一直较高,相关学者对其也予以了高度重视。较之于大城市,城乡小学在教学设施,师资分布等方面有所滞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城乡小学要注重对高年级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指导,教会其正确的预习方法,切实提升城乡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城乡小学高年级学习预习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

预习虽是课堂之外的行为,却与教学息息相关,对于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科学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快速融入课堂氛围,还能使其更易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予以全面回顾和审视,及时发现自身对于知识点的薄弱之处,进而予以强化巩固。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抓差补漏,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巩固,以切实提升课堂效率。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受制于传统教学思维束缚,在城乡地区的小学,大多延续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预习的过程则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预习,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和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进而形成自我思维。同时,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预习得以强化,长此以往,能够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提升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预习发生于课堂之外,是学生对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自我探究的一种行为。科学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前掌握要学内容,还能通过相关其他知识的涉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层面,使其知晓和了解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而融会贯通,形成自我知识体系。长期以往,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充实,综合素养也得以极大提升。

二、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有效性指导的策略

(一)先入为主,强化预习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对于指引行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城乡小学高年级而言,只有师生双方共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继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预习举动的先导。才能形成全体学生自觉主动预习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城乡小学教师要强化对高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灌输,及时渗透预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明确预习在其学习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為了强化预习效果,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展示预习效果。譬如将学生分成三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试验,一组学生提前预习,一组不预习,另一组负责旁听。以此方式,让第三组学生充当裁判,来评判预习小组和非预习小组在课堂上的不同,使得学生真正致使预习对课堂学习的提升效果,进而主动去预习。再者,教师也要发挥垂范作用,积极指导学生的预习,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通过教授其通读课文、查字典、借助工具书等方式促使其掌握预习要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二)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内容

鉴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这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上更为明显。基于此,教师对于预习也应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安排和指导预习。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高预习要求,注重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主旨和深层次内容的掌握情况,拔高其思想认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通过预习强化其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进而设定循序渐进的预习方案,帮助其快速掌握课文要领,领会课文内容。总之,教师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实际,制定针对性的预习指导方案,促使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切实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并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三)多措并举,增强预习趣味性

对于城乡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求知和探索时期,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也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预习的趣味性,全面调动学生的预习热情,促使学生从预习中挖掘乐趣,获得求知的欲望。

为此,教师在安排和指导学生预习时,就需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譬如,通过构建互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预习,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预习心得,相互评价,彼此发现问题,并共同改进。再譬如,采取激励举措,设定相应的奖励。对于预习效果良好,课堂反响佳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使其对预习信心十足,提升其预习热情。同时,为提升对预习指导的有效性,教师可在黑板上设置一块“预习天地”,课前由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写上去,教师在上课时注意这些问题,并着重予以讲解,切实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升预习效果。

三、结语

预习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配合的过程,要切实提高预习指导的有效,就需形成师生共同重视的局面,继而由教师针对城乡高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案,并强化对预习过程的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通过预习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兴文.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浅析小学语文预习后课堂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0).

[2]颜廷安.走出小学语文预习的误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简介:张旭琴,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中心小学,职务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预习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