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意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绣创意赛为例

2017-04-15 03:49黄艳
关键词:广绣大赛资源

黄艳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广州510310)

非遗创意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绣创意赛为例

黄艳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广州510310)

近年,基于国家政策的驱动和项目保护的实际需要,让非遗融入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成为潮流所趋,由此而产生的创意化保护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讨论热点。以广绣创意赛为对象,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意化保护实践面临的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创意化保护的实现路径。

非遗;广绣;创意赛;创意化保护

引言

广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目前的广绣现状堪忧,社会认知度低,日益边缘化。为了让广绣重回当代生活,一场由政府搭台、主题为“绣美花城——广州非遗创意赛·广绣风”的大赛于2016年初拉开帷幕。以本次大赛为切入点,梳理创意化保护的实践思路,探讨创意化保护的实现路径、困难和问题。

一、创意赛的背景

(一)传统广绣行业、产品和市场

广绣在唐代就有高超的技艺,唐人苏颚《杜阳杂编》称:“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时年十四……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说明这时的广绣已有较高的发展。

而广绣业的繁荣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在珠江三角洲丝织业的带动下形成的。明代,广绣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宠儿,至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广绣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刺绣行业,其时广州的绣庄、绣坊主要分布在状元坊、光雅里、新胜街和沙面一带,当时广州府属的佛山镇、顺德县、南海县、番禺县等地的刺绣业也相当兴盛。19世纪初,英国艺术家波西尔就在其所著《中国美术》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而广东人此技尤为特长……广东的刺绣多输入欧洲。”1913年《南洋劝业会报告》中称“吾国绣品外洋者,广东最多。”

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传统的广绣行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机制,传统的广绣行基本上是在行会的规范下运行的。广绣行会——锦绣行成立于清乾隆年间,会馆绮兰堂最初设在西关杨巷瑞兴里。行会由各大绣庄轮流担任执事,对绣品的工时、用料、规格、价格进行具体规定,控制入行人数,并协调各绣坊矛盾,遏制外来绣品渗入等,只有男性才能加入行会。[1]

从存世的文物来看,传统广绣以日用品为主,欣赏品为辅,日用品广泛应用于日常家居的方方面面,以适应西方家居为主,欣赏品以朝廷贡品闻名于世。为适应市场需要,广绣产品多受西方审美影响,普遍色彩丰富,讲究透视、光线明暗的变化,形成构图饱满、用色明快、华美艳丽等特点。

(二)广绣的现状:从商品到遗产

广绣的繁荣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前爆发。新中国成立后,行业虽然恢复,但外销量锐减,又受到文革冲击,行业不断萎缩。文革后,广绣恢复生产时只有17人。20世纪70-80年代,机绣和珠绣盛行,仅生产少量的手绣欣赏绣画。到20世纪90年代,传统手绣基本陷于停顿,仅有个别从业人员以家族作坊形式少量维持,广绣行业已经边缘化。21世纪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广绣重新受到关注,逐渐萌发新生。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的广绣所处的生态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广绣,国内市场取代国外市场,日用品市场基本丧失,男绣工已经成为过去式,多种适应各色题材的传统针法已鲜有使用……。从繁荣时代的几千人从业,到当今全行业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市场衰微、人员老龄化、技艺失传、产品传统、远离日常生活成为行业印象,“遗产”成为广绣的标签。行业需要适应新环境进行转型,使自身融入当代生活,这样的转型极需突破口。

(三)创意赛是一个突破口

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全球化、知识经济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潘鲁生认为,生产的过分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和文化的过分精英化、山寨化,正逐渐让位于小型化、多样化、情感化、仪式化、原创化、娱乐化的趋向。传统手艺等“非遗”资源所蕴含的经济边际效用、生态循环意义、生活审美意蕴和人文社会价值等特点,恰好契合和满足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众对创新转化的心理需求。[2]

广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载体,更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是广府本土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遗产,更是可以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潜在的资源,是“有可解释性和历史的渊源性”的符号商品。[3]而要使这种遗产能真正成为可利用的资源,还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种子必须要培育,要有各种气候条件才能成长,而从遗产到资源的过程,就是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4]

广绣创意赛正是立足于当下的时代背景,基于广绣的现实问题,所策划的一场试图让广绣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融入当代生活的尝试,也是一场从遗产到资源的培育活动。

二、创意赛的过程和成果

本次创意赛从年初开始筹备,于2016年6月11日(文化遗产日)正式启动,到9月底截止征稿,10月进行初评和复评,举办入选作品展,11月至12月举办颁奖仪式和巡展,并进行了市场推广的尝试。整个活动期间共举办新闻发布会1次、讲座13场、展览8次、广绣培训班7期、工作坊3个、单次体验活动8次、各种对接活动20多次,大小活动达60余个,媒体宣传、微信推送、网站推广更是不可计数,在广州掀起充满活力的“广绣风”。综观活动开展过程及其成果,笔者认为有本次活动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政府主导、社会共建、资源共享

创意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承办。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目前一直遵循的是政府主导的模式,这也是现阶段我国非遗保护现状决定的。只有由政府对保护的薄弱环节予以投入和扶持,牵头搭建社会可以参与和共享资源的平台,才能推动保护工作,而社会共建和资源共享则是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

活动筹备期间,主办方与各个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得到40多个单位的支持,以各种形式参与本次大赛,其中包括广州绣品工艺厂、广州地铁、广州塔、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很多家“广”字号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涉及广绣的传承、创意设计、宣传、文博、文化、学术研究、法律咨询等领域,参与的主要形式为资源共享。如广州塔、广州地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图书馆这些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单位,因其传播效果好,他们就以展览、海报宣传、活动宣传这些形式参与大赛宣传,使大赛得到广泛的社会传播。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因其在美术设计方面的优势,多以组织参赛形式参与。市内博物馆共享了广绣藏品资源,提供广绣研究方面的学术支持。而作为广绣行业中坚的传承人群,则在广绣培训及体验服务、作品绣制加工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众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使多种资源在大赛平台上实现了共享。

在遗产保护的活动中,能得到如此多的社会共建和资源共享,一方面说明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遗产的资源价值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在非遗保护活动中,通过共建实现共享,进而依托非遗资源,推动跨界合作,产生新的文化产品,是遗产的资源价值实现转化和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认知是创意的起点

非遗的创意不是简单的重构或碎片化的提取,而是需要建立在对广绣的深入了解基础上。为此,大赛组织了系列旨在让民众了解广绣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平台和各参与单位的公众平台,不断推出动态新闻,仅“广州非遗”微信公众号就原创推送近60条,为参赛者和广大市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知识和资讯。在数所高校和图书馆举办广绣巡展,让市民得以亲身赏析广绣实物。邀请了众多权威专家,举办关于广绣、版权、非遗、创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组织设计师赴传承人工作室、博物馆,观摩广绣文物,了解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和技艺特点。聘请广绣传承人,开设广绣培训班和体验活动,从亲子班、成人班到师资班,从广绣基础课到钉金绣、戏服刺绣的专门课,还有多期形式灵活、自主参与的工作坊可供参赛者体验学习。

这些活动为参赛者量身定制,为他们提供了认识广绣的平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同时也为各种资源的交流、共享和合作提供了机会。不同人群基于同一目标的交流讨论,无疑对目标的实现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多场关于广绣藏品的观摩活动中,广绣的研究者、传承人、设计师三方面人群共同参加,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各有所得,获益匪浅,不仅深化了对于广绣文化内涵、技艺特色的认识,也为他们之间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在交流中,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与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达成了对博物馆藏广绣文物进行传统针法整理研究的合作,为广绣传统针法研究和再利用带来新的突破。这样的交流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次大赛的许多获奖作品就出自于这些活动的参与者,说明这样的对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推广交流活动也推动了广绣行业的自我反思。当被问到“广绣有什么特色”时,当技艺无法适应设计师的需求时,当折服于先辈的智慧时,当代的广绣从业者会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审视,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中,行业从业人员的自我反思得到加强,认识到对创新创意的必要性,对创新创意的实现路径也开始明晰。

(三)跨界催生创意

推动资源整合,实现跨界合作是本次大赛主要的组织工作。其中,实现资源对接是关键环节,催生创意设计是中心。大赛平台不仅考虑了从市场需求、创意设计到加工生产的对接,创意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与销售平台的对接,也考虑了非遗的传承要求与创意设计的市场需求的对接,并通过活动的组织使各种资源能交流衔接。

为催生创意设计,组织者从需求着手,征求了近二十家创意产品需求单位意见,收集并在线展示了多元化的定向需求,于文化遗产日进行了现场的展示和对接活动,并组织了多次对定向需求的深度体验活动,使创意设计与定向需求有效对接,从而诞生不少定制设计的优秀作品。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刺绣加工难落实,为了解决设计与刺绣的对接,组织者多次组织设计师和广绣生产单位的对接活动。在这些对接交流中,原本交集甚少的行业找到了共融发展的结合点,不仅促成了参赛作品的诞生,也达成了多个合作项目。如服装设计师邓兆萍与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合作的“织梦岭南·广府荟”系列时装参加了2017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与地域文化结合的作品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大赛收到的220余件参赛创意作品,包含绣画、服饰、箱包、手袋、首饰、绣花鞋、钟表、书签、雨伞、布娃娃、手机套、折扇、耳机、餐具、摆件、礼品、文化空间设计方案等等,涵盖从日用品到欣赏品的多个领域;仅绣画的题材,便有人物肖像、动物肖像、吉祥图案、岭南风物、广府民俗、山水风景、花鸟、水果等类别,不少作品还尝试结合素描、水彩、剪纸、木刻版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这些创新的尝试突破了行业固有的产品形态,大多得益于跨界思维的拓展,经由跨界实现广绣文化的再造和重构成为创意的主方向。

(四)校园是创新传承的主阵地

本届大赛吸引了了200多位参赛者,其中既有从事刺绣手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老艺人,也有来自小学的小学员们;既有全国知名的设计师,也有来自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更有许多来自于民间各行业的广绣爱好者。从参与人数看,广绣由少数传承人手中的绝艺,拓展到数百人共同参与的众创活动。其中,各大高校对参与大赛表示出比较高的热忱。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广东培正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21中学、钟村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参赛作品共有95件,说明关注群体年轻化。在20件(套)荣获三等奖以上作品中,有10件来自于高校师生的创作,2件来自于知名设计师的创作,8件来自广绣从业群体。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的参与,成为本次大赛的亮点,说明校园逐渐成为传承广绣、开拓创意的主阵地。

高校取得好的成绩与“广绣进高校”的教学融入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广绣在高校的传承教学工作推进顺利,多所高校已将广绣列入正式课程教学。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染织专业于2009年起在本科生必修课中设置“广绣的创新设计”课程,课程注重与广绣传承单位的合作,不少学生已从事相关的行业。本次大赛中该院师生齐上阵,提交了一批有质量的作品,由该学院提交的作品《舞鹤赋——广绣服装设计》摘得大赛最重量级奖项广绣实物作品一等奖。此外,学院多个作品都斩获奖项,显示出其将广绣纳入教学的成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自2011年以来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设立了广绣研究方向,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教育模式,培养出多批广绣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多员学生在本次大赛中获得奖项。许春恒就是其中一位,她的两件作品参赛并获得奖项,大赛极大地增强了她对从事广绣的信心,目前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攻广绣精品创作。

随着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回归,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并且显示出重要的作用。通过非遗进课程、进专业、进教材、进研究这些方式,将非遗纳入高校的教学中是实现非遗的创新传承的有效路径。

三、问题与思考

在大赛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反映了创意化保护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保护理念的冲突,非常值得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一)创意活化是否会背离保护的初衷

大赛所倡导的创意活化是否会背离保护的初衷?这样的问题从大赛筹备到实施不断被提及。

为了明确区分传承与衍生的界线,在赛事规则上,组织者将参赛创意作品分为广绣作品和广绣衍生品两大类,并对之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广绣作品指采用传统工艺、运用传统原料进行刺绣的作品,广绣衍生品指运用广绣元素做创意设计的作品。并要求参赛作者必须为原创作品,并能准确把握广绣的文化内涵。

传承性是非遗最为突出的特性,沿袭旧有的模式,遵循习惯的做法是广绣行业的传统。尊重原创、鼓励创新的创意赛和非遗传承看似是有冲突的,在赛事中确实也受到一些民间老艺人的质疑。他们认为,老祖宗都是这样做的,变了就不是广绣了。而年轻的一代却对广绣创新有不同的看法,广州绣品工艺厂的市场总监张敬文认为广绣一定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但行业要凭借自身力量进行创新创意仍面临比较大的困难,需要借助外力推动,而这样的大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平台。

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存在一些片面化的认识,比如关注传统的保护而忽略生命力的维持,强调技艺而忽略其它方面,尤其是文化内核,关注个体的传承而忽略面上的传播。创意化保护作为一种保护方式,既是一种宣传措施,也是一种传承弘扬的措施。创意衍生品虽然不是一种技艺的传承,但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开发衍生品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

在本次创意赛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作为广绣文化的不同侧面,如传统题材、传统针法、传统构图颜色特点等被运用到新的领域,产生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基于广绣文化的不同角度的传播,让我们看到了创意活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保护一定要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将这两者割裂是一种片面,也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4],这一点逐渐成为非遗保护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共识。

(二)社会传播仍需加强,体验传播尤其重要

大赛实施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社会参与度仍然比较低。虽然组织方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宣传,通过大众媒体、新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在30个主要地铁站点布设了长达3个月的海报宣传,但参与度仍然差强人意。对此,笔者曾进行过一些了解,“广绣离我太远”是大多数人的回答,1980年以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几乎从未接受过刺绣,对刺绣的了解十分肤浅表面,这说明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社会快速变革中传统文化“被急剧丢失”的现实。

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面向社会开办了广绣公益培训班,并在多所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开展广绣进校园活动,同时广绣传承单位如广州绣品工艺厂、新造广绣社,及多位广绣传承人,也开办了广绣学习班,过体验式学习传播广绣文化,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并且这种培训学习班越来越抢手。这说明传统文化并非没有吸引力,而是缺少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因此,扩大社会传播面仍然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开展传播工作的两种重要途径,体验式传播应成为非遗传播的主要形式。

(三)资源整合仍有待强有力的推动

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大赛实施中十分艰难的环节。虽然大赛在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对接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促成了不少的合作项目,但仍存在不少遗憾。

比如,在创意需求与创意人才的整合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本次大赛中,多家文化单位如粤剧、波罗诞、乞巧节等项目单位都提出了文创需求,这部分作品提交却仍然比较少,且鲜见优秀的作品,有些需求还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

又比如博物馆在大赛中的参与表现,作为广绣历史文化收藏和研究的博物馆自然是大赛中的重要资源提供者。虽然大赛也得到了部分博物馆的支持,但都停留在宣传支持。在国家出台多个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政策环境下,博物馆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仍然顾虑重重。而对广绣的活化利用来说,博物馆藏广绣文物的梳理和研究成果是重要的基础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方面资源的整合也需要有力的推动。

从文化资源到创意产品,中间有多方的资源需要整合对接,政府的平台、措施、政策应着眼于解决这些资源对接中的难点,才能推动创新创意,使遗产资源得到充分的活化利用。

(四)创意化保护需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尊重原创、维护原创权益是创意化保护中的重要保障。随着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及其风险防范问题直来越受到关注。本次大赛中多种版权问题屡见不鲜,一方面,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素材的现象比较多见,许多从业人员不知版权为何物,互相模仿、复制是刺绣行业的痼疾;另一方面,对于如何保护原创作品的版权、版权如何授权和转让普遍缺乏了解。

目前,非遗的创意化保护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非遗领域,知识产权还是一个新事物,面临许多困难。如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法规或者政策给予规范和指引,在遗产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创意化保护实践中去解决。

(五)创意化保护任重而道远

创意化保护是指以激活非遗的生命力为目的,通过创意与非遗资源的有机结合,让非遗融入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这种保护方式是在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普遍提升的背景下,非遗保护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非遗保护的新认识,预示着未来非遗保护的方向。创意赛是创意化保护的一种形式,从本次广绣创意赛实践情况来看,创意化保护方式基本受到认可,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十分多。

创意化保护的实现需经过包括从遗产到资源的认识观的改变、从资源到创意的跨跃、从创意到产品的落地、从产品到产业的形成几个进程。认识到非遗是可以被活化利用的资源,这样的理念突破是第一步。然后需要对可以活化利用资源进行梳理,需要对作为资源的非遗进行挖掘和研究,然而这项基础性的工作目前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在遗产资源研究上,表层化、碎片化仍是普遍现象,这也是制约资源活化利用的一大因素。而创意与遗产资源需要有机结合,碎片化的提取、陌生化的重构和单纯的结合不仅是远远不够的,相反还会有负面的影响,会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6]要实现创意与遗产资源的有机结合需要做许多踏实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说,创意形成和产品实现是创意化保护的瓶颈。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本次创意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对创意化保护进程中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积累的经验和思考将对今后的创意化保护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创意化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1]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506.

[2]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J].民俗研究,2014(2):55-64.

[3]方李莉,王永健,孟凡行.遗产资源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七[J].前沿论坛,2016(2):28-36.

[4]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 186-198.

[5]陈勤建.定位分层、核心传承、创意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若干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1-8.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A Creative Practice and Study in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UANGYan
(Guang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Center,Guangzhou 510310,China)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national regulation and actual demand in project execution,mix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ocial life through creative activities is becoming a trend,and therefore bringing a hot topic:creation in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is paper,taking Guangzhou embroidery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crea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hich is still on its early stage,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ways to carry 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Guangzhou embroidery;creative activities;creative protection

G122

A

1008-018X(2017)03-0037-06

2017-04-13

黄 艳(1975-),女,湖南长沙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广绣大赛资源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亲近广绣大师,体会广绣艺术
梁晓曼:为古老技艺镀上日常之美,做年轻人喜爱的非遗产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基于IP形象的广绣非遗传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岭南地区广绣工艺的传承及保护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