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酷日本”国际化战略发展成果

2017-04-15 05:42韩小溪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日本政府实力文化产业

韩小溪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浅析日本“酷日本”国际化战略发展成果

韩小溪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各国中,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中,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显然已经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较发达的日本文化产业,本文考察了日本的“酷日本”战略的发展经过及成果,总结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希望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比较的视角与经验?

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酷日本”国际化战略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但随着国内市场萎缩,新兴国家崛起带来的激烈竞争,日本急需代替制造业成为新的竞争力与安全的产业群。日本政府为了打破现有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局面,振兴文化产业,提出了“酷日本战略”的文化政策,并于2010年正式在经济产业省下成立“酷日本海外推展室”,加强文化产业的海外推广。2013年,安倍内阁将“酷日本”战略的推广作为安倍经济学中的“三支箭”的其中一支“成长战略”中重要的政策客体,稻田朋美被任命为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酷日本战略担当),以加强投资日本文化在海外的推广及带来当中的经济收益。

“Cool”——日本文化软实力

日本的流行文化在亚洲乃至全球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可是日本政府倾力打造“酷日本”的形象却是从近年才开始的。2002年,美国人道格拉斯·麦克格雷在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日本国民酷总值》一文,高度评价了日本流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篇文章指出“国民酷总值(Gross National Cool)”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形态,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一项指标。这篇文章在2003年被翻译成日文之后,引起了日本众多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家的讨论。

近年来,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酷日本”的推广活动,希望通过输出流行文化产品来“打造日本形象,推销日本梦想”。日本最新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最想向世界展示的日本文化是动漫,其次是日本料理、日本风光、日本电玩和日本的传统艺术《七龙珠》、《机器猫》、《机动战士高达》则是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酷日本”的具体作品。一名从事日本外交研究的学者说:“当今世界上,各国的品牌形象之争非常引人注目。日本提出“酷日本”的概念,其背后寄托着日本政府企图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希望。”

“酷日本”战略涵盖了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流行文化、饮食、旅游、日常生活用品、日式生活方式等在内的内容产业(文化产业)、时尚产业、餐饮业、旅游业、日用品业、设计制造业等多个产业,产业范畴十分广泛。“酷日本”战略在日本国内注重文化软实力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采取了成立政府行政指导机制、发挥地方特色、推进产业化转型、构筑创意产业体系、推行文化艺术振兴、加大财政支持和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等多项措施,在海外,因地制宜开展“酷日本”推介活动并成立了联合项目组,还大力发展作为日本文化资源载体的日语教育。

“酷日本”新一轮攻势将展开

中国的年轻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个印象:日本的流行文化很招人喜爱。鲜为人知的是,日本一直未能从本国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中获取大量利润。日本文化产品的质量虽然很高,但是大部分企业却不懂得海外营销的方法,代理的出口方式使其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利润。根据铃木光司的小说《午夜凶铃》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日本国内好评如潮,赚得盆盈钵满,但日本人却并未在海外市场得到多大好处。斯皮尔伯格为梦工厂重拍的美国版《午夜凶铃》赚了约316亿日元,其中,日本人只分到了约1亿日元的重拍版权费。根据日本经产省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日本文化产品的海外输出额占日本文化产业总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而这个规模仅为美国的1/10。

给日本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正是日本政府倾力打造“酷日本”形象的重要目的之一。那么,“酷日本”到底能不能让日本人挣到外国人的钱呢?“酷日本”的口号被日本政府喊了几年,但一直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以至于有日本民众抱怨“酷日本”只是徒劳地抄袭了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酷不列颠亚”的创意运动。

2010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颁布的“文化产业大国战略”让日本国民心里多少有了底。虽然日本政府之前也出台过一些通过提高日本品牌形象以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但最新的战略方案首次明确提出要在“酷日本”的框架下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把日本料理打造为世界三大料理之一,为日本餐饮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援;日本官民两方将设立基金,辅助日本企业向海外发展文化产业;在亚洲主要城市举办活动,推广日本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经济产业省还计划将此战略方案作为即将于6月出台的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日本政府将“酷日本”世界战略据点的首站选在了北京。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委托日本映像国际振兴协会在北京开设办事处,主要工作就是和北京的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建立联系,为日本企业销售文化产品拓宽渠道、提供支援。日本政府对于“酷日本”将起到的作用抱有很高的期望:到2020年,日本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收入翻一番,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800亿元。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酷日本”战略在复兴东北部灾区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历了“失去的20年”的低迷期,经济上,日本传统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空间趋于饱和,经济亟待复苏;政治上,日本急于摆脱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为成为“政治大国”不断努力;文化上,日本面临着重构国民精神价值观的艰巨任务。世界范围内对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不断下跌使日本不得不寻找新的国家发展突破口。邻国韩国通过一系列举动将韩国文化以“韩流”的形式席卷亚洲,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突破性增长,更大大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形象来自邻国韩国的“韩流”文化冲击直接刺激了日本将通过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开发来打造“酷日本”这一政策提升为国家文化资源开发战略,实现以文化力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日本国家软实力。

对中国走“文化强国”之路的启示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应学习日本对国内文化资源的深度大规模开发,思考该如何对待和利用本国丰富悠久的大量文化资源,将本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目前的文化发展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协调,沟通不畅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文化资源软实力化的力量。民间组织活力和自主性不足导致了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软实力的转化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日本文化机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但其对各类行为主体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持宽容与合作的精神,日本的非政府组织力量在文化资源的软实力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构建有中国特色,能够吸引全世界精英参与,普及至一般民众,淡化官方宣传色彩的大型文化开发项目,进一步完善民间文化发展机制,提升民间组织和民间人士在国家整体文化资源软实力化中的角色。

[1]クールジャパン官民有識者会議.新しい日本の創造―「文化と産業」「日本と海外」をつなぐために.2011(05)

[2]奥野卓司.クールジャパン、ソフトパワー大国と日本の文化力.2010(10)

韩小溪(199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日本经济方向。

猜你喜欢
日本政府实力文化产业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日本防卫费或超2000亿日元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从“甲午”到“侵华”日本政府操控下的新闻传媒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