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木铅锌多金属矿床

2017-04-15 03:1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7期
关键词:基性褐铁矿火山岩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中木铅锌多金属矿床

陈小婷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中木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金沙江结合带,区域上矿产主要有铅锌、铜、金、银等,该区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勘查区。通过对中木铅锌矿床进行细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室内研究,本文通过对中木铅锌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矿石矿物成份和围岩蚀变特征进行分析,对它的矿床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铅锌矿床;围岩蚀变;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中木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金沙江结合带。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等。火成岩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期的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其中以喷出岩最为发育,广泛分布于地层之中,带来了大量成矿物质。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斑岩、辉长岩~辉绿岩以及玄武岩等,主要以岩株、岩枝、岩墙产出。区域上矿产主要有铅锌、铜、金、银等,该区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勘查区。

一、矿区地质特征

(一)地层。中木铅锌多金属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三叠系中下统中心绒群,分述如下:

1.三叠系。出露地层为三迭系中下统中心绒群,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上段、下段:上段:厚度1720.5米。大面积出露在矿区北部。岩性主要为灰绿~浅灰绿色蚀变基性火山岩、蚀变玄武岩、蚀变中基性火山岩、蚀变英安岩、角砾岩等夹青灰—深灰色板岩、岩屑石英砂岩等。在蚀变基性火山岩、蚀变玄武岩中产出火山喷流沉积型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铅锌矿(化)体,为区内铅锌矿的主要含矿层位。下段:厚度1478.4米。

2.第四系。以残坡积物为主。由蚀变基性火山岩,蚀变玄武岩、蚀变中基性火山岩、石英闪长岩、辉长辉绿岩碎块与泥、砂混合,岩石碎块块度大小不一。厚度多在2.5~5.0米,局部可大于8.0米。

(二)构造。矿区夹持于南北向的曾大同断层和金沙江深断裂之间,位于金沙江结合带鱼波背斜西翼。区内褶皱、断裂及次生节理、裂隙发育,矿区见有5个断层。最主要的是F1、F2。F1:作为金沙江大断裂的次级断层,出露在矿区的中部,贯穿全矿区,断层中段在中木村一带已被第四系堆积物掩盖。为一逆断层,长度>6公里,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向北,倾角较陡,断层上下盘均为三叠系中下统中心绒群地层。F2:出露在中木以北。为一弧形逆掩断层,长度约4公里,总体走向近东西,其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较陡,东段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倾角相对较缓,断层上盘为三叠系中下统中心绒群上段地层,下盘为三叠系中下统中心绒群下段地层。

(三)火成岩。出露的种类比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为印支期中酸性~基性侵入岩和中基性~基性火山喷出岩,燕山早期侵入的中酸性花岗岩。火成岩为矿床的形成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其中基性火山岩与区内铅锌矿具有密切关系,中酸性花岗岩则与铜金矿关系较密切。区内主要火成岩主要是印支期石英闪长岩、印支期辉长辉绿岩和燕山期的花岗岩。其中印支期的辉长辉绿岩在矿区出露的比较多,以岩脉、岩枝形态产出。灰绿色,辉绿结构、辉长辉绿结构,块状构造。部份岩体在其外边缘相中可见橄榄玄武岩,矿物颗粒一般在0.1~0.3mm之间,呈集合体状产出,推测该类岩体为次火山作用形成。

(四)变质作用。受区域大断裂构造与多期次岩浆热夜活动的影响,区域变质作用十分强烈,矿区三叠系中心绒群下段受变质作用较强,形成了板岩、角岩化绢云板岩、硅质板岩,以及细脉条带状的石英岩;而上段(T1-2zh2)基性~中性的火山喷发沉积物形成了蚀变基性火山岩、蚀变中基性火山岩、蚀变玄武岩、蚀变英安岩、板岩等。

二、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体特征。经过工作,在矿区北部的三叠系中下统中心绒群上段(T1-2zh2)地层中圈出了三个铅锌矿化带,三个矿化带由多个近于平行的小矿(化)体组成,各矿化带近于平行产出,总体产状312°~25°∠28~56°,均与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关系密切。

(二)矿石质量。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其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银黝铜矿、辉锑银矿等,多以半自形~它形晶为主,以氧化矿石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石英、长石、方解石、透闪石、阳起石等。

矿石结构构造:以半自形~它形晶结构为主,其次为镶嵌、残余交代、溶蚀、碎裂结构;呈块状、条带状、脉状、浸染状、蜂窝状、土状、角砾状构造。

(三)矿石类型。矿区内地表风化、淋滤较严重,其深度较大。探槽揭露控制的大部份地段的矿石已呈蜂窝状、土状,局部淋滤后呈“铁帽”状,矿石经风化、淋滤后导致有用组分流失,矿石品位降低。区内主要为铅锌矿化褐铁矿石,矿石氧化程度较深,且氧化深度较大,按矿石氧化程度进行划分,矿区内矿石自然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矿和混合矿两类。

(四)矿石围岩与夹石。火山喷流沉积型铅锌矿:赋存于蚀变基性火山岩地层中,矿化体顶底板岩石均为蚀变基性火山岩、蚀变玄武岩,仅局部地段矿体底板为辉长辉绿岩;夹石主要为弱褐铁矿化蚀变基性火山岩小透镜体、团块和石英团块,夹石一般长<5~10米,厚度约0.20~0.50米。

三、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一)矿床成因。总体而言,矿化与火山岩(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地层中的断裂带有关,沿构造带分布的褐铁矿化石英脉具有明显矿化特征,矿化元素主要为Pb、Zn、Co,伴生有Cu、Ag和Au。属于热液矿化类型。

在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古老的金沙江洋向西俯冲,造成了金沙江结合带,形成了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并伴随有大量的中酸性~基性侵入岩及基性火山岩喷发,发生喷流沉积作用,同时带来了大量铅锌矿源物质,在三叠纪晚期,基性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频繁。

燕山晚期花岗岩浆的侵入带来了大量热量,形成富含铜金的含矿热液,在不断流动中淬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含铜金的热卤水;在花岗岩体附近的褶皱、破碎带、裂隙内;含矿热液在运移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沉积下来,局部地段中富集形成铜金矿体。

(二)找矿标志。1.地层层位及岩性标志。火山喷发沉积的层间接触部位、规模较大的裂隙是主要赋矿部位。2.围岩蚀变标志。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铁绢云岩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是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硅化、褐铁矿化与Pb、Zn矿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矿物标志。地表褐铁矿脉、褐铁矿铁帽等是矿体在地表氧化的重要产物,其中颜色偏红的褐铁矿含Zn品位较高,颜色偏暗黑色的褐铁矿含Pb品位较高。黄铁矿是区内找矿的重要特征矿物。4.地球化学标志。较好的Cu、Zn、Ag、Au、Hg、Sb元素异常组合是良好的成矿背景区。

[1]陈柄蔚.1987.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大地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

[2]吕伯西,王增,张能德,等.1993.三江地区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专属性.北京:地质出版社.

[3]姜齐节.1984.铜矿集中区的主要类型和铜矿床形成条件.地质与勘探,6:11~16

[4]温春齐,多吉.2009.矿床研究方法[M].四川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5]邱家骧,林景仟.1991.岩石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6]王全伟,王康明,阚泽忠,等.2008.川西地区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地质出版社.

陈小婷(1990-),女,汉,陕西省渭南市,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猜你喜欢
基性褐铁矿火山岩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接财接福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