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组 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梯形分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

2017-04-15 08:41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杜艳鲜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组初中英语英语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 杜艳鲜

科学分组 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梯形分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 杜艳鲜

近几年来,初中英语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它不单单要求教师讲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参与,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是,在分组合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分组,才能真正使英语课堂教学高效起来,最终做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初中英语,科学分组,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以多人数的班级授课为主。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小班化教学是理想的授课模式。但是,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和学生多的特点,一般都在50~60人,有的甚至超过70人。大班授课尽管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的优点,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受到极其严重的制约。如学生的发言活动时间占课堂时间的比重太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易发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大班授课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甚至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大班教学中,只有科学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师生互动等途径来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符合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下面笔者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城乡接合部,学生来源复杂,父母不关心孩子学习;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普遍不高,而且大班额现象很普遍,如笔者所带的班级有62名学生。鉴于此,分组合作学习显得更加重要,而且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更为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尝试着采用以下分组方式:

(1)在人数上,笔者通过实践发现,4人小组或6人小组最合适。按照班级学生编排作为顺序,就地划分小组。小组成员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转身,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组员不需要空间上大规模的变动,这就避免了因为人数多和课堂走动多而造成的课堂纪律松散和不易控制的局面,可以使学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展开小组学习,保证了思维的专一性,减少了对学生视觉上的干扰,提高了课堂效果。

(2)从成员构成上,成绩好、中、差相搭配。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除了需要自主探究之外,还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小组内,“以好促中”提高了中等生的学习质量,“以中带差”提高了中等生的成就感,极大地鼓舞了中等生的学习信心。对潜能生来说,请教的对象各有所长,可以开阔他们的思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在分组的时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性格、知识掌握程度、合作性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座位编排时要全面考虑,从而使各小组能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2.应遵循的原则

2.1 实践性原则

开展分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教师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任务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并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扬长避短。

2.2 全员性原则

分组合作学习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和快乐,这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2.3 自主性原则

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主要考虑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转变,要体现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有效改变和提高自己的方式。

2.4 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他们接受不同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编排组别时,要因人而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充分发掘学生不同的潜能,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3.科学管理学习过程

学习小组分好后,因为每个学生在知识层次上都有差异,所以组与组之间、小组内成员之间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会有所不同,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尤其是组内成员之间有可能失去平等的关系,转而出现了依赖的关系,即基础知识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成了主角,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使得部分学困生慢慢地成了陪衬甚至一言不发,这样的合作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效率:

3.1 建立激励性的课堂小组评价机制

为了解决组与组之间参与的差距,任课教师要建立适合本班学情的课堂小组评价机制,以此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以组为单位,在每节课上,教师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每个小组提出问题的多少,给每个小组加上相应的分数,每天有专人管理记录。这样既提高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和凝聚力,也加强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2 要让每个小组和每个小组成员都均等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对某个问题普遍感兴趣,都积极参加进行竞争时,为了保持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公平地决定小组发言权,避免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3.3 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的层次性既要符合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拔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现象,就是一些潜能生和部分中等生的随性较大,习惯于沉默去陪衬,习惯于自己的问题让优等生来解决,使得优等生成了小组学习活动的“一哥”“一姐”。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把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由高到低分为ABCD级。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所探究的问题,教师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疑问,有针对性地适合每个层次的学生,想办法让小组间同一水平的学生抢答,这样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达到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快感,拔高每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还要多激励学生回答高于自己水平的问题,鼓励超越。

3.4 认真选择组长,并有目的的计划地开展组成培训

小组组长是教师的影子,是教师的“第二双手”,他代表教师管理小组学习活动,落实学习任务,监督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各方权衡来选好组长。首先,组长要有责任心,对组员负责;其次,要看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这样才能服众,让其他组员听从安排。为了让组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科内容的重担、难点对组长进行培训,告知组长每一章节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需要组长在组织学习中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3.5 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策略的培训

首先,通过海报、布告和班级公约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合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因此,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进行合作和交往。通过培训,让学生有宽容的态度、开放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见解和任务的完成。

当然,对于课堂如何分组,每位教师的想法不一样,做法就不一样,而且学校具体情况不一样,分组的方法就要有所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在落实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一边工作一边感悟一边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方法。

Bruce Joyce, Marsha Well, Emily Calhoun. 2011. 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26-130.

国家基础教育司. 200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9-33.

唐青叶. 2009. 语篇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66-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0-139.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英语梯形分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JCJYB1605042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分组初中英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