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2017-04-18 16:54
时代风采 2017年6期
关键词:漫游费特效药廉价

民生账单里的百姓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全国退休人员养老金13连涨,已无悬念……在政府的“民生账单”中,老百姓的实惠越来越多!(3月6日《人民日报》)

@于无声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发出的一个“大礼包”。

@福娃:2017年,这些年来,各大民生好消息爆棚,养老、社保、异地就医、居住证制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这些政府发的民生红包,实实在在关系你我切身利益。

@居此不易:全民医保网,保障和服务一起加力,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养老和医疗这两项,跟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密切,备受社会关注。保障水平双双提高,意味着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后顾之忧也少了。

@梦里花开:政府的民生账单,是回应百姓多年的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来抓。体现了政府惠民生的魄力与决心,这是对“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这句话最有力的诠释。

取消漫游费是大势所趋

漫游费终于要全部退出“江湖”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这也意味着,施行已23年多的“漫游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3月6日新京报)

@还魂草: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知天下事”,这样的时代里,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这一切,都离不开迅捷便宜的网络、手机。不能再让大家用不起、抱怨多的电讯资费问题来阻碍人们对生活、创新发展的追求。

@迷你小助手:取消漫游费,早就是民心所向。在国内漫游成本已逐渐可忽略不计,人们跨地域流动又频密的当下,漫游费这笔通信领域的“化石费用”,已越来越不得人心。取消国内漫游费,不能再慢悠悠了,必须摁下“快进键”了。

@小鸡快跑:长途也好漫游也罢对于今日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些已经是逐步被边缘化的“小众资费”。QQ语音或者微信视频等,足以绕过“漫游”的问题;至于更多网络电话APP,比传统的语音通话有趣多了,长途与漫游也早就不再是热闹的卖点。

@灰太狼的狼:但这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毕竟在WIFI全覆盖的大时代里,“微信、QQ”等视频通话的完善,似乎也容不得长途和漫游费用再当改革发展的“拦路虎”,莫再因为小集团的利益而造成改革的“肠梗阻”。

视野

消除就业歧视需社会共同发力

职场女性的就业话题再度受到关注。智联招聘6日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

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3月7日中新网)

点评:“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这是社会的尴尬。按说,社会在进步,男女平等,为什么在21世紀的今天,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要让那些歧视女性的企业承担相关责任,不然,反就业歧视就会永远停留在纸面上,而女性平等就业之路也注定不会平坦。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督查,对就业歧视要给予严厉的惩处。

破解女性就业歧视,非一方之力、一时之功,还需社会各方齐心协力,给女性营造一个更公平、自在、舒适的“无差别”就业环境,迎来女性体面就业的春天。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适合的“图壤”

“‘大国工匠的产生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土壤,需要环境。我们要创造一个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全社会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这样的环境,对普通工人来说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呼吁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工人的良好氛围。(3月7日人民网)

点评:从很大程度上说,制造业的竞争就是技工的竞争,而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更充足、优质的从业者。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培养投入总体不足,评价机制不合理,发展通道不畅、待遇偏低、地位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一边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一边却是技工教育被忽视。因此,尽快对职业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法南去规、构建培训体系等势在必行。唯有如此,也让高技能人才真正在社会上“响当当”。

个税改革应传递公平导向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个税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基本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还将考虑制定另一项政策,将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3月7日《新京报》)

点评:一刀切的单一个税制度对经济负担沉重的纳税人不公平。个税政策改革除了提高起征点以外,公众一直期待从公平的视角对个税政策做出科学的制度安排。

但是个税改革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就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的二次分配。

收入相同的纳税个人,纳税金额一样。但由于家庭情况不同,赡养人数不同,家庭整体收入差异很大。在放开二孩政策的时代,家庭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不考虑家庭情况,一刀切计征个税,确实有失公平。

廉价特效药不断消失该如何“救”?

“廉价‘特效药以每年至少十几种的速度在消失。据统计,我国500多种国家基本药物已有340余种出现短缺或消失……廉价‘特效药必须保障可持续供给,这需要国家完善廉价‘特效药运作机制,也需要提升对药品生产、使用和储备的管理。”——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院长雷后兴建议国家建立廉价“特效药”可持续供给保障机制。(3月4日人民网)

点评:廉价药之所以缺货,并不难理解,因为无利可图,医药企业不愿意生产,物流企业不愿意配送。

让群众看得起病,与确保药企与医疗机构的合理利益,不应是对立的。廉价特效药大量消失说明,不符合市场规律又没有政策性托底的事物难以为继。

单纯向药企与医疗机构挥舞道德大棒,难有实际效果。管理者或许有两个选项,一是对廉价药给予适当财政补贴,二是允许廉价药变为平价药。有必要指出,越便宜未必越好,凡事过犹不及。

猜你喜欢
漫游费特效药廉价
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背后的慈善力量
没有“白发一洗黑”的特效药
糖尿病特效药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当人才变得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