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学霸宁乡小伙成哈佛毕业典礼演讲首位大陆学生

2017-04-18 17:31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哈佛毕业生儿子

何江,是一名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也是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的首个大陆学生。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再苦再穷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几年过去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座土坯房子。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讲的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我爸高中都没毕业,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每天讲都讲不完。”何江上大学后,有一次问起父亲,哪里找来那么多睡前故事,父亲告诉他,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瞎编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那时觉得爸爸很‘霸蛮。但现在想想,这是农村环境下的最佳选择。”何江后来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又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而他的弟弟则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就去上海工作了。

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懂得鼓励孩子

支撑两个男孩保持學习兴趣的,是那个“文化水平不如爸爸”的母亲。在何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批评孩子学习不好时,母亲总会在一阵“狂风暴雨”后笑呵呵地跑过来,送上“和风细雨”。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湖南农村的妇女,在农闲时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唠家常,但何江的母亲更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

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美国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农村英语”变为纯正美语没有捷径

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的何江,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自己有些“一根筋”,这一点,或许遗传自父亲——从来不懂得走捷径,家里的田地里,除了水稻,再也没有种过其他品种的农作物。

据悉,哈佛毕业典礼的历届演讲代表多为文科生,何江是为数不多的一名理科生代表。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易美娟/供稿)

猜你喜欢
哈佛毕业生儿子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最“叛逆”的毕业生
儿子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