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体育健康教学

2017-04-18 18:33何峰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学主体性游戏教学

何峰

摘 要: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和大众对其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本文以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以及体育课程所处的社会地位,融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健康体育教学的视角,进一步讨论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高效地开展体育健康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游戏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27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在中小学阶段基础教育中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学科地位低下,教学不受重视,进而导致体育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初中体育的地位有所上升,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认为体育学科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有所转变。同时,在教学领域,体育教师和相关学者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也开始增多,特别是受新观念的影响,关于体育健康教学观念与体育教学实践两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愈来愈多,且愈来愈重视。在此情况下,本文以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来讨论初中体育学科实施健康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

一、概述

在初中阶段教育中,体育学科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进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将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与健康联系起来,开展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既是课程教学内因使然,又是健康体育改革大势所趋。

二、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现状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观念、新思想的不断渗透和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时,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融入健康体育教学的概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化体育学科教学的作用。然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存在学生课堂主体性被忽视以及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致使体育健康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以下,本人将从当前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之后的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打下基础。

(一)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保障

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观念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初中体育健康教学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时,结合“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意识地去开展体育健康教学,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处处受制,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和理念未能完全摒弃,导致新观念的培育不利,进而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初中体育健康教学难以有效贯彻和落实。

(二)健康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在很多人的既定思维中,体育教学可有可无,尽管这一观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但残存这种思想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部分体育教师,他们作为健康体育教学的具体操作者,一旦这种观念和思维未能及时转变,就会使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失误,甚至是教学错误。与此同时,由于健康体育教学相对而言还是一种新兴事物,很多教师刚接触或者是接触这一概念的时间不长,未具有充足的健康体育教学经验,因而造成其对开展健康体育教学缺乏经验,深度和广度不足,健康教学的理念浮于表面,未能真正深入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处之中,因此也造成目前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有效性低下。

(三)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目前,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现状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大多是沿袭传统的一套,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低效,这是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打造一节高效、高质量的初中体育健康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观念、思想之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新的教学理念、观念、思想等付诸实践,加强研究,努力探索,通过学习、总结、反思等活动,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改进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促使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收到实效。

三、初中体育开展健康教学的策略

(一)坚持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保障的原因在于教师观念的落后和对以人为本教学方针的贯彻不力。针对于此,就要要求在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活动中,坚持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积极采取、主动尝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和自我總结。教师从旁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偏离教学主题方向的行为及时地进行纠正。这样一来,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又能启发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传统课堂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课堂下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则是以学生为课堂主题。为此,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革新观念、摆正位置、正确定位,重新定义自己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发挥教学指导和引导作用,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课堂效率和质量。对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体育知识和素养武装自己,与时俱进,做好体育健康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建立起适应当前体育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新理念,以此来促进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活动有效性这一目标的实现。

(三)以“游戏”为引,成功导入体育健康课堂

游戏活动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活动。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时,游戏活动的引入,无疑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最有效的形式。因此,在初中体育开展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游戏活动引入体育健康教学课堂之中,通过设置单人游戏、多人游戏、团队游戏等,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游戏导入,并非是任何游戏都可以,教师在导入游戏活动开展健康体育教学时,要注重对游戏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选择、设计和导入,所设计和导入的游戏需具有操作性和一定的竞争性,能够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激发斗志,激发自身运动潜能。

(四)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健康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真正学习和参与锻炼的热情以及积极性等,才能促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体育健康教学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革新,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观念,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技术,赋予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更多的乐趣。只有真正能够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增强,才能让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正常且顺利地开展。

(五)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

与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学一样,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围绕其教学主题内容而进行的。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合理地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规避过难的教学内容,删减太过简单的内容,对保留下来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例如,针对男女生的生理性别差异,设计和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对于男生,则多安排一些运动强度大、流汗多的球类运动,而对于女生,则安排一些运动强度小、流汗较少的跳绳、跳高、跳远等运动。并且在考核评价中,也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以及所参加体育项目的不同特点,实施恰当合理的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其建立体育训练的信心。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以及体育课程所处的社会地位,融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健康教学进行相关探索,并尝试构建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从分析中可以得知,当前的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现状虽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相信在教師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坚持实施生本教学理念,努力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素质和素养,坚持创新教学方式和深化教学内容,尝试将游戏活动引入初中体育健康教学课堂等措施,必定能够逐渐消灭这些不足,真正构建出初中体育健康且高效教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方正欧.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0(12):99.

[2] 彭广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探究[J].知识经济,2013(4):157.

猜你喜欢
健康教学主体性游戏教学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