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上的学生主动性策略研究

2017-04-18 14:22骆继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教学设计学生

骆继斌

【摘要】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上,仍然是教师意识为主体,学生意识被动追随.学生如何理解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如何巧妙地掌握解题技巧和灵活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一般很难受到关注.所以,在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上想办法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满堂灌”的听课局面,提高课堂实效,这将是我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挑战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寻找和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嵌入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领域的探秘

高中数学课堂新课的引入,情境创建的切入点尤其重要,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数学课堂学生感兴趣程度”启发器,并作为整个数学课堂启动的油门所在,给不给力,就看能不能击打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点上.在以往的课堂引入中,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生活中的图片视频等等的嵌入,这些其实还是教师主动拉,学生被动感受的牵引过程,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并不能达到最理想化,如果我们教师放手,给学生提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生活中寻找想要的事物,自己创造问题点,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譬如,“立体几何”第一课时,以往教师都是利用多媒体电脑呈现“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的课件.这被教师一厢情愿地理解为学生感兴趣的几何知识点的最好的切入点的教学设计方式,虽然也改变了以往的没有情境的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一些联想思维,调动了一些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探究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也起到一定作用来降低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但是,还不能让学生比较主观能动地去研究数学问题!这就让我思考:能不能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来参与,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载体,在生活中的知识点载体上去研究我们高中数学要解决的知识探究问题.

例如,“立体几何”第一课,上课前,我让每名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几何体,自己去分类,并且分成几个小组去研究几何体分类的依据.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去从各个角度琢磨几何体的特征,学生能真正体会生活与几何的美妙数学关系.

二、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并创设质疑情境,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知识的“主动探究”

学生在分组讨论几何体分类的过程中,有了疑惑,然后同组学生共同探究彼此提出的问题,同组成员在激烈的讨论中共同进一步思考了一些难点问题.譬如,当时有一名学生提出“两底面平行且是全等的多边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的概念,同组学生提出了“侧面是由两个平行四边形拼接而成,但是不在一个面里”的疑惑,于是同组学生就用“一堆书的堆放变形”来演示,给大家来呈现问题的所在,这样让大家在已有知识点上借助生活实际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次有所领悟,有所认识.而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也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但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缺少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思想和学习意识多依附性.学生的数学思维局限在教师设计的轨迹里,局限于一些参考资料、教师设计的知识连锁问题串中,没有自己去认识,哪怕走了一些弯路,这些对学生的思维的成长其实是很有帮助的,而往往弯路是教师不愿意放手的原因.教师的包办其实很大程度捆绑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的发展完整地还给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学生自己去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被动填鸭式接受转向自主寻求、探索,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上,我依据学生已经研究的和发现的问题再创设一定的新问题延伸情境,譬如,在“立体几何”第一节课上,学生已经借助生活研究了几何体,初步认识了几何体,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当时我就进一步设置如何把实体变成抽象几何图形,让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感受各类几何体的相同与不同,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理论探究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提高将已有的知识转移和转化提高的能力.另外,依据学生发现的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的纵向发展,因为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观察总结会带有个人的片面性,教师可以通过各组学生总结的汇总,然后设置一些利用学生没有考虑的因素而创造的问题情境,再让学生反思自己观察和考虑问题的不足,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给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学生个人思维具有狭隘性,要让学生走出传统数学思维的单一想象情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更好地多向发展

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数学的王国里,但是却很少去思考枯燥的数学与美妙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就如我现在研究的从生活中去寻找立体几何的本源,提出之前,学生总认为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学生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时候,第一感官就是几何体,只是学生没有对所认识的事物进行理论加工,进行思维深层次的分析和整理.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感觉有点熟悉,但是又很陌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去引导,这样一些学生对立体几何本来就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也就造成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畏惧心理.

现在我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立体几何,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寻找无处不在的数学的意识,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对几何体有自己很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对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定义,虽然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去定义这些几何体,但是他们真正地去感受、观察、比较、总结了几何体的多种模型,也学会了假想一些不常见的几何体,从中来弥补几何体的整体性,学会了开始在生活中思考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把生活中的实体提升为抽象的数学思维问题,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培养途径,也为把枯燥的数学理论学习变成美妙的生活乐趣提供一个新的支撑点,给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发展提供了一块培养的沃土.

以前,有一组漫画,第一幅是“上课前,教师脑袋是方的,学生的脑袋有方的、圆的、椭圆的、三角的、五边形的等等”,第二幅是“教师脑袋是方的,学生的脑袋有方的、三角、五边形等”,第三幅是“教师和学生的脑袋都是方的”.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抛弃了存异思维的发展,也就是个人独特个性思维的发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一种比书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是知识延续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增长点,自己来初步地认识立体几何,并让学生来进一步发现点、线、面之间的立体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由传统的、单一的、记录性数学思维向多向的、自我寻求的、全面的数学思维拓展.从而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全方位地去研究数学问题,为学生多项全方位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然后,根据学生自己发现和不能发现的知识点的关联,我再来创设发现和不能发现的知识点之间的生长情境.这个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生活、网络、多媒体等等的途径来完成.

在发现与不能发现的知识点之间情境设置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设置延伸问题,促使学生去主动独立和协助探索发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总结;探索过程中我会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数学知识点的概念框架逐步螺旋式攀升.

这样,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思考、建构知识点的主体位置,同時,又不离开我事先所做的情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我在整个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通过立体几何体现学生自主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尝试,感受到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奇妙关系的探究激情,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增添了信心.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教学设计学生
学生写话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