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学阶段的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2017-04-18 12:15李月梅
新课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语文

李月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加速了语文教育的步伐。小学语文教育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小学是整个学习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学好小学语文是学好各学科的基础,可见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可以提高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高素质人才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不断地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要看我们课堂的吸引力有多高了。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接受教师的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的“引导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创新,使学生热爱语文课。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以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为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出了美丽的珊瑚和海参等许多有趣的事物,给人展现出一个鸟的天堂,从而进一步了解到美丽的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虽然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但是我们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西沙群岛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进入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从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带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基础,因此学好小学语文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动力,是提高教學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就需要具备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发展空间,关心学生,课下多接触学生,与学生谈心,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人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会产生自卑焦虑的心态,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消除自暴自弃的心态,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素质。

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建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言,消除学生怕说错的心理。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学生举起了手,教师仍然没有让这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可能这名学生想到的答案都被其他同学超前回答了,这种情况下要让这些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观点相同,但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来的,并且教师要采取适当的表扬方式:“原来你们两个都想到一起了,看来是心有灵犀啊!”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要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环境下轻松地学习。

三、认识语文的人文特征,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语文课文中蕴含着美的意境,文字的美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体会的重要部分,语言文字的魅力往往能带动学生进入一个遐想的空间,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下产生无穷的想象力,通过文字的渲染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质的培养也就是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点。想象力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必备的能力,语文老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挥自己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的世界中尽情地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找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时刻以学生为主,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人生哲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小学语文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语文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在语文中理解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陈琪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A].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