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变动趋势:2001—2014年

2017-04-19 16:11关爱萍曹亚南
经济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制造业

关爱萍+曹亚南

摘 要:基于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对我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2001—2014年产业转移规模进行定量测度,并对其演进态势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已经出现由沿海区域向中部区域的大规模转移。在转移次序上,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部分沿海区域产业越过中部区域直接转移至西部区域的梯度背离现象;在转移规模上,全国范围内,制造业集聚式转移与扩散式转移并存,转移数量与规模逐渐扩大,并在2007—2010年达到顶峰,新时期的制造业转移规模略有缩小。研究同时发现,中国八大区域制造业转移状况各具特色,沿海四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已减缓,中部区域为承接产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区域。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演进态势

中图分类号:F4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66-07

一、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为促进产业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间进行转移,进一步深化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试图以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关于战略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存在一定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实际产业转移态势与政策预期并不一致,产业转移并未显著发生[1-3];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已经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4-5]。因此,沿海地区的产业是否如预期一样,大规模转移到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的中西部地区以及沿海欠发达地区,仍需进一步验证。而合理有效地定量测度产业转移将更为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以及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政策偏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测度区际产业转移规模,近几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与测度方法、标准选择的不同,导致测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及得出结论存在一定偏差。国外学者通过区位熵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指数,对意大利产业发展与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6],其他相关研究通常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指标度量国际产业转移[7-8]。在我国定量测度不同省份间的产业转移因缺乏各省份间直接投资的准确数据而无法使用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指标。国内学者多采用间接方法对区际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张公嵬 等(2010)将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与产业的绝对份额结合,对制造业转移的整体态势进行研究[9-10],但其测度结果因产业绝对份额忽视了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而有失准确性,故仅反映了转移的相对规模。刘红光 等(2011)利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进行测度,发现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显著,而是具有明显的北上特征[11],该方法完全依赖投入产出表,而投入产出表编制时间具有间断性,滞后性强,时间跨度大,故无法准确揭示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过程。陈建军(2002)[12]、桑瑞聪 等(2014)[13]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研究产业转移,一方面该方法所需的微观企业数据获取难度较高,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进行的企业生产转移分析对于宏观层面的行业转移并不完全适用。范剑勇(2004)运用SP指数与最高市场份额所属区域结合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以及转移的状况进行分析[14],该方法难以揭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分布特征,而且对于某些生产高度地理集中的产业,将难以发现小规模的产业转移。冯根福 等(2010)[15]、龚晓菊 等(2012)[16]利用各地区相应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对我国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仅发生了部分相对产业转移且转移并未完全遵循梯度规律,该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际产业转移的方向与产业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但并未直接呈现出转移的相对规模。

综观相关文献,首先,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我国工业产业或者对部分代表性行业的区际转移状况进行测度与分析,而完全针对制造业的转移测度比较缺乏。其次,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八大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的疏漏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冯根福 等(2010)[15]产业转移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改善,构建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与八大区域间的制造业转移状况分别进行定量测度。该方法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不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转移方向与相对规模,而且可以揭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产业转移测度方法

产业转移指在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空间分布变化的过程,根据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进行转移的空间方向,将产业转移分为集聚式转移和扩散式转移。具体而言,集聚式转移是指产业由低水平区域向高水平区域集聚的过程,扩散式转移是指产业由高水平区域向低水平区域扩散的过程[17]。

产业转移规模具体测度方法:若在第t年和第T年(t

λ=IAVTqp/IAVTq-IAVtqp/IAVtq (1)

若λ>0,则说明第t年至第T年期间,地区p中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提高,即地区p中产业q存在产业转入,转入产业的相对规模為λ;若λ<0,则说明第t年至第T年期间,地区p中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降低,即地区p中产业q存在产业转出,转出产业的相对规模为-λ。在上述的基础上,若判断出地区p中产业q存在产业转出的同时,若转入地区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大于转出地区p,则为集聚式转移;若转入地区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小于转出地区p,则为扩散式转移。

(二)区域划分

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八大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八大区域,分别是东北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京津区域(北京、天津)、北部沿海区域(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区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区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北区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西藏)[18]。此外,本文选取的是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三)数据说明

考虑到我国从2000年开始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战略,本文选取2001—2014年为样本时间,并将其划分为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三个研究时间段。为全面考察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趋势,本文选取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进行研究,并将2012年、2013年、2014年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保持行业一致性。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3》《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5》。由于相关统计年鉴仅报告了2000—2007年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根据统计体系的数据估算原则构造出全部年限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19-20]。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前文构建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计算出各地区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各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1所示。

(一)东中西三大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1. 东、中、西部地区间制造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2001—2006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食品制造业(-9.9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5.6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08%)、专用设备制造业(-2.91%)等4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1/5。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等15个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增长,占样本总数的3/4,多数产业转入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这些产业的增加值份额在下降,且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幅度与中西部地区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幅度之和相等。这说明,2001—2006年,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还处于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的状态,东部地区多数产业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扩散式转移。

2007—2010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7.65%)、食品制造业(-5.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8.06%)等17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6/7。其中,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9.92%)、通用设备制造业(-9.13%)、金属制品业(-8.18%)等11个产业,约占转移产业总量的2/3。总的来看,从2007年起东部地区大部分制造业已经向外扩散式转移,转移产业的类型和数量剧增,转移规模大幅度扩张,已经出现了制造业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现象。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承接的产业数量为17个、15个,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上,中部地区占有一定优势;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大于西部地区,说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2011—2014年,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5.30%)、食品制造业(-3.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6.49%)等17个产业发生扩散式转移,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降幅只有0.84%,所以,在此期间东部地区有16个产业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约占到样本总数的4/5。产业增加值份额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仅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22%)、金属制品业(-7.10%)等8个,占转移产业总量的1/2。总的来看,在转移产业的数量上,2011—2014年较上一时期变化不大,转移产业的数量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在转移产业的规模上,2011—2014年大部分转移产业的规模以及发生大规模转移的产业数量与上一时期相比均有所缩小。新时期的制造业转移不再具有转移产业数量剧增、规模大幅度扩张的迅速发展态势,而是持续保持在较大的转移范围和较高转移水平稳定不变,但转移规模较高峰时期略有縮小。

从整体上看,2001—2014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均具有明显的增长态势,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2001—2006年,东部地区制造业扩散式转移并不显著,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均处于较低水平,此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2007—2010年,制造业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达到转移的高峰期。该时期内,转移产业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整体比前一时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2011—2014年,制造业转移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的较大范围与较高水平,但转移规模略有缩小。

2.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转移的次序特征。首先,在转移产业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造纸和纸制品业(5.02%)等产业不仅未发生转移反而实现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医药制造业(-0.14%)、专用设备制造业(-2.91%)则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转移。这说明我国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规律顺次进行,而是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的状况。

其次,在转移区位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西部地区是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不仅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且部分产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至西部地区,研究发现与冯根福 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15],本文不再赘述。2007—2010年,中部地区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此时期,中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数量为17个,西部地区为15个。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超过西部地区的产业有16个,而西部地区超过中部地区的仅为2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日渐成为东部转移产业的主要承接地。2011—2014年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继续保持绝对优势,而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数量与规模有所减少,劣势越发明显。总的来看,在转移区位的次序选择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而是出现了部分产业优先转移到西部地区的梯度背离现象。

(二)八大区域之间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制造业转移与承接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各具特色,为了具体研究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差异与特征,现依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区域划分,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八大区域,计算出八大区域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其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

1. 四个沿海区域(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出的制造业类型、数量众多,规模较大。2007—2010年主要转出的产业,即四个区域均有转出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7个产业,占样本产业数量的35%;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制造业有食品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医药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仪器仪表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等4个,占样本产业数量的20%。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产业在另一个沿海区域的增加值份额却是上升的,这表明在沿海区域内部之间产业转移也在发生,即向产业更具实力与优势的其他沿海区域转移。2011—2014年,四个沿海区域制造业转移状况基本延续了前一时期的状况,产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但大部分产业的转移规模相比上一时期有所缩小。

2. 东北区域产业发展缓慢,转出产业数量日渐增多。东北区域在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转出产业数目分别为12个、7个和17个,转出产业规模不大但数量较多。结合实际情况,该状况表明东北区域产业发展增速缓慢,大量产业在该区域无明显发展优势,甚至劣势更加突出,致使大量产业转出该区域。尽管2007—2010年我国重点推行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而使东北区域在该时期内转入产业增多且转出产业明显减少,但在新时期,转出产业急剧增多至17个,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3. 中部区域作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其承接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越发明显。2007—2010年,中部区域承接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17个,占样本总量的85%,且承接产业的规模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及规模上均具有领先优势,且这一优势在2011—2014年得到了保持。

4. 西部两个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均低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2007—2010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10个,占样本产业总数的50%;而2011—2014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数量降至5个,仅占样本产业总数的25%。西部地区的产业增加值份额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部分产业出现负增长,如2007—2010年,医药制造业在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分别下降了0.64%、0.44%,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不利地位在2011—2014年并未得到改善,甚至产业增加值比重出现负增长的产业数量增多了,说明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劣势更加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和八大区域两个角度,对2001—2014年我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区际转移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分时间段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具体方向、相对规模与动态演变趋势。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2001—2006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与规模水平均较低,制造业整体呈现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态势。该时期東部产业的主要承接区为西部地区,说明我国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为制造业转移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远超西部地区并较上一时期有了突破式增长,这和我国“十一五”期间正式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着直接关联。2011—2014年,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产业转移的较大范围,但是转移规模比上一时期略有缩小,在转移产业承接地区的选择上,中部地区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2. 2001—2006年,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逐级转移;并且该时期在转移区位的选择上也并没有完全遵循梯度规律顺次转移,即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部分产业优先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出现了梯度背离现象。

3. 八大区域的制造业转移状况有着各自的特点。四个沿海区域为我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水平均较高;东北区域产业转移态势持续走低,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中部区域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承接优势愈发明显;西部两个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中部区域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新时期,不利地位并未得到改善。

(二)建议

为有效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结合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演进态势与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根据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产业转移政策,并制定相关合理有效的措施,如对于部分区域和部分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等,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对产业转移进行科学引导。

2. 沿海区域应当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将传统制造业向外转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沿海区域自身的产业创新与升级创造空间,同时中西部区域以及部分沿海欠发达区域不能对转入的制造业全盘接受,应当选择本区域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优势产业的承接。

3. 对于东北区域,应将发展新兴工业与淘汰传统落后工业相结合,改造升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挖掘老工业区自身的发展潜力,加快技术的运用转化与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优势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业不向西部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59-71.

[2]赵伟.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变化趋势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9(2):18-32.

[3]陈秀山,许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4]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J].经济学,2014(4):1533-1556.

[5]黄顺魁,王裕瑾,张可云.中国制造业八大区域转移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90-96.

[6]MARIA S,ROBERTO S.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the case of made in Italy industries[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4,13(2):112-139.

[7]JANSEN K.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the case of Thailand[J].World Development,1995,23(2):193-210.

[8]SUN H.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linkage effects:the experience of China[J].Asian Economics,1996,25(1):5-28.

[9]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4.

[10]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23-34.

[11]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1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13]桑瑞聪,刘志彪.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4(6):53-60.

[14]范劍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77-84.

[15]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2):1-10.

[16]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4):89-94.

[17]覃成林,熊雪如.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2-21.

[18]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齐峰,项本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绩效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14):110-114.

[20]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57-68.

责任编辑:关 华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