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的研究

2017-04-19 21:31李金刚
卷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创新优化

李金刚

摘 要:图书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是各领域学者在进行专业研究时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途径,对于社会文化水平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研究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管理方面。基于此,本文对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进步起到应有的帮助。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

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数字图书资料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现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资源。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设施,为了使人们对图书资料不同需求均可以得到满足,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并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及途径,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力度得到不断加强,推动图书资料管理以及控制的工作效率不断的上升。从目前的图书资料方面来看,其受到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以及冲击,管理问题不断的凸显。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当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方法与手段落后

管理方法影响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图书管理机构必须不断总结管理办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变革管理办法,切合时代发展要求。但是现在很多图书机构,管理方法停留在过去,对先进的管理办法缺乏学习,管理模式老旧,无法满足新老用户的要求。造成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除了管理者不具备管理意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以外,管理者不能结合网络技术,固守传统落后的管理手段也是一个原因。

1.2 图书资料更新换代慢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图书馆资料少,无法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文本和资料是一大困扰。这也直接导致了图书资料的查阅量减少,现有图书价值得不到实现。图书资料涵盖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行业知识在不断更新。图书资料也只有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为读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这对图书管理者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图书管理者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要关注各行业的热点理论,搜集第一手资料,提高图书资料质量,满足读者需求。

1.3 图书资料管理设备落后

图书资料管理设备,指书架、书柜、桌椅、写字台等基础设施。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图书资料管理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得计算机、宽带网络、电脑桌椅等成为图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新设备。除了硬件要求外,现代数据库的发展,也对管理设备提出了软件要求,这些管理设备都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出现的,设备落后缺失,势必会导致用户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下降,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1.4 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许多图书管理者对于图书资料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摆放图书、借阅、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等基础层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管理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应将各种有关的图书资料相整合,这对图书管理者的文学素质、信息搜集能力、整理能力和信息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图书馆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对于图书管理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无法适应现代化图书管理的需要,势必会影响图书管理方法的进步。

2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图书资料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相比,其管理水平仍然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在科学研究机构中,图书资料为其提供学术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在教育机构中,图书资料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传授知识,使知识的连贯性和传承性得到体现。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具有非盈利性质,图书资料管理基于这一特点,应主动服务社会,将现有图书资料与人民群众共享,利用完整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图书资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

3.1 对图书资料管理方式进行转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转型,一定要优化更新资料的存放以及来源、处理方式。首先,在图书资料的存放方面,现在在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仍旧使用柜架的方式存放图书资料。柜架的使用确实可以帮助读者更快速的查找资料,对读者阅读非常有利,但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前进,有必要把柜架存放手段转化成网络存放方式,也就是通过计算机硬盘的使用来储存更多的以电子化形式存在的图书资料,这样用户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场所无限制的进行阅读,大大降低了阅读以及查询的难度;其次,对图书资料的来源加以优化。过去图书资料的获取方式主要是直接购买,所以图书馆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以及信息资料,往往需要投入使用众多的资金、费用;再次,对图书资料的处理方式加以优化。之前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处理各个图书资料,也就是由管理人员来分类、收集以及加工各个图书资料,这种图书资料处理形式不仅需要大量的物力以及人力,同时失误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手段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前进,有必要通过管理软件的使用,利用计算机工作来自动化的处理各个图书资料,从而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力度以及效率大大提升,从而又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使得图书资料的价值得到有效、合理的发挥。

3.2 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先进设备

过去图书管理者对于图书经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购置图书资料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资料经费绝不仅仅意味着图书资料的购买,还包括对于图书馆硬件设备:电脑、宽带网络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软件设备也必须不断地实现升级换代,顺应图书资料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用户。图书管理者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改进管理办法,购买现代化的图书管理设备,建设一个软硬件相匹配的舒适的阅读环境。

3.3 对用人服务机制加以改善、优化

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融入使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当前众多管理企业所探究以及采用的一种形式,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之中,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但是在管理阶段除了要对用人服务机制进行改善优化之外,还应当确保其和当地特色相一致。比如说广州的图书馆,图书资料除了要能够满足青年人学习需求之外,还应当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各种文化活动。广州地区存在喝早茶這一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同时中老年人在喝早茶的过程中往往会阅读报纸,因此可以从这一角度来开展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创新工作,像是早上可以由年龄相对教导的本地图书资料管理以及服务人员来提供管理服务,同时于一楼较为明显的区域放置报纸、杂志等图书资料,这样中老年人即可以再用完早点之后来到图书管阅读报刊杂志,享受精神食粮。同时用人服务机制的科学运用,能够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优势更为凸显。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资料管理是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对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保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合木提·司马依.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255-256.

[2]罗永红.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路径研究[J].职业,2015,26:151-152.

[3]樊祥众.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研究[J].求知导刊,2016,03:101.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创新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