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里的萌与忧伤

2017-04-19 02:16艾佳
世界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周璇蒙德里安画画

艾佳

刘野是中国文化大革命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他的作品在非常人性化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艺术家维梅尔和蒙德里安对他的深刻影响。

刘野,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1964年生于北京。1986年考进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1994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学院造型艺术系。其作品的价位已达千万级别,广为海内外收藏。(文字块)

在“文革”成长的刘野

刘野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京是个充满神奇故事的城市,各种资源各方人才如百川汇集,它散发出的魔力让人向往。但十年“文革”时期的北京,被红色覆盖的年代,一切是那么疯狂。

对每个家长来说,孩子没闹事就是天下太平。那会刘野在读小学,喜欢画画的他一个人闷在家画画,从《小兵张嘎》到《小英雄雨来》,有一次竟然把小说里的苏联插图一页页裁下来,装订成小图册,被父亲骂了一顿。作家出身的父亲并不总是那么严厉,加上母亲是高中语文老师,家里相对民主、轻松。只是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画画很容易“出事”。小刘野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常趁着父母上班,扒出他们藏在床底下的书,比如经典名著《梦的解析》。一天能看书、画上几小时的画是他童年最大的快乐。

1980年,16岁的刘野面临考高中的选择,他在同学的游说下报考了北京工艺美校的工业设计。那会改革开放不到两年,封闭的环境下他连工业设计是什么都不清楚,就懵懵懂懂背着书包去了。后来他意识到,这个专业特好,能接触蒙德里安、立体构成、产品设计打开了新的视野,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埋下伏笔。1986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大三时候,学院教授推举他进当时赫赫有名的德国柏林艺术学院,这是所对他日后影响很大的学院。他开始从中国人视野去看待世界,思考西方文化。

勤奋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在德国期间,幸运之神不断眷顾这位爱画画的青年,他很快地得到了画廊的资助,缓解了他作为穷学生的困境。1992 年,柏林本土画廊——Taube 画廊的老板克劳斯在逛展览时,无意间看上了刘野的一张小画。克劳斯根据展讯找到了刘野,他当即向眼前这个拥有着绘画天赋的青年表示,希望他停止打工安心画画,准备举办展览。从那会起,刘野开始用单纯的、童话式的语言来讲述大人的故事,艺术风格延续至今。第二年,Taube 画廊为刘野举办了《刘野Ⅰ》的个人展览,十多张大大小小的作品开展就被销售一空,他瞬间变成了当时班上最突出的学生。

1995 年,回国后的第二年,现任佩斯北京总裁冷林策划了展览《世说新语》,刘野是三位参展艺术家之一。“相当特别,相当清新”,冷林第一次面对刘野的绘画发出这样的惊叹。这是刘野回国后举办的首次展览,并在国内艺术界得到了强烈关注。同年,瑞士驻华大使、收藏家乌利·希克开始收藏刘野的作品。

小女孩系列:童话人物却很忧伤

刘野的作品,标识性很强。人物大多是圆圆的脸盘,大大的脑门,瘦瘦的身材,样子美丽、可爱、明亮,偶尔空着手,偶尔捉着画板,偶尔拿着利刀。

比如红色远山前持着短剑相向的两名小女孩,她们看上去面无表情,你几乎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但事實真的如此吗?你只能通过画面来揣测。

《剑》,2001-2002年,(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拍出4268万港元)

细看这些小女生,她们的额头非常硕大,眉眼间距极宽,鼻梁很塌很小,樱桃小口,有种幼稚感,令我想起奈良美智的萌坏女孩。她们的穿衣打扮不时髦,有点像80年代的学生装,有人说用现在流行风格来形容属森女系。有人说,这些作品画面美丽、可爱、明亮,很欢乐。也有人说,欢乐背后隐藏着一股忧伤。对此,刘野轻描淡写道,“谁又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呢?正像阮玲玉、周璇、张爱玲一样。”

喜欢刘野的朋友一定留意到,这几位女性的确是他欣赏的。2002年以后,刘野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著名女性为主题的肖像作品,其中就包括了阮玲玉、邓丽君与张爱玲等。

《阮玲玉之二》,2002年

这些画中人脸上的光采、光与暗的强烈对比,传达一种戏剧舞台感,不禁让人想起荷兰大师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舞台感是刘野常用的手法,这与他父亲在中国人艺当编剧有关,刘野把戏剧般舞台浓缩在一个个画面,讲述人间百态。

“很多人看了我的画说特别欢乐特别幸福,其实我的画里边有一种特别不快乐的东西,被乍看上去的那种欢乐幸福蒙蔽了。”

以周璇为题,她象征了一种红颜薄命的悲剧命运。周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歌星,歌曲《天涯歌女》脍炙人口,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被选为华语百大电影。但华丽的舞台形象背后却是一连串坎坷的经历︰终生寻觅亲生父母而不果、受尽养父母的敲诈、先后三次失败的婚姻、被第三任丈夫骗尽积蓄、最后更发疯至死。聪慧美丽如周璇者,却也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刘野创造这个悲剧角色时,选择以童话人物的方式来呈现周璇,通过甜美又带点稚气的笑容,营造一种可爱幸福的印象,一如周璇在银幕完美的形象。银幕与真实存在强烈反差,这是中国文学中所讲“以乐写哀,哀更显哀”的美学表达原则。如果你看过卓别林的喜剧《城市之光》就会明白,以喜剧的形式来讲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故事,观众笑得越厉害,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就衬托得越凄凉。

蒙德里安系列:向大师致敬

有人给刘野贴上标签“就是个画美女,画小女孩的卡通画家”,刘野对此有点烦躁,甚至反。他的每张画背后,有自己的哲学表达。

比如《蒙德里安系列》,抽象大师蒙德里安的影子经常出现在刘野画面。刘野多次公开自己对蒙德里安的崇拜,肯定过蒙德里安的“几何形体”画派对他的影响——所以你不难发现,那些纵横分割的几何色块多次出现在刘野一系列的作品中。

《中午的蒙德里安》,2000年

除了蒙德里安,米菲兔也是常画对象。1998年,刘野在荷兰第一次见到米菲,那是画家迪克·布鲁纳笔下的一只兔子,两只竖起的长耳朵,穿一件有颜色的罩衫,露出短小的、胖乎乎的四肢。米菲的眼睛是两粒黑点,而嘴巴是一个小叉,看起来面无表情。刘野惊觉:“这不是我自己吗?”

这张画是刘野极其珍视的,曾在2007年瑞士伯尔尼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中展出,并有专文介绍。画作中,两个招牌形象小人和米菲兔,面朝百老汇舞台,背朝观众,似乎在述说着画家小时候的故事,又像是讲他与喜欢的艺术大师蒙德里安的对话。

刘野每年的创作量不高,精益求精的他画完了有时不满意,撕掉重来。2012年前后两年,他才创作出十幅画。他如今不愿再去画童话了,“因为没有哪个画家愿意跟着过去的脚步来走”。刘野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探讨与追溯,并不停止自己的思考。“利得失,政治上的压迫、反抗,这些痛苦,我觉得挺肤浅的,对个人来说都是容易解决的。难以解决的是,有时候你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无聊感,偏偏会在你一切都特别好的时候出现。”

猜你喜欢
周璇蒙德里安画画
用“五点教学法”创作蒙德里安冷抽象绘画的探究
敬德出山
“金嗓子”周璇:绚烂中的凄凉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民国大美女周旋为什么疯了
金嗓子周璇,三个男人带来的一生伤害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