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

2017-04-19 03:05
世界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电子展毛虫冬虫夏草

1, 文化。美媒:美媒作者感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力量

“无为”帮你乐于“少做少为”,而且更幸福。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文章,很多人的新年计划都强调行动至上,不论是减肥、寻找真爱或者移居新城市。不过,我的首选是静而不动。这得多谢中国的“无为”思想。

“无为”最初源自《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强而为之,应该乐于少做少为,一旦行动,则发乎自然、充满能量,最终得偿所愿。《道德经》提倡通过观察自然培养“无为”之心。天空并非总是雷雨交加,鸟儿也并非始终展翅翱翔。“静”帮我们必要时能“动”。庄子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无为也是具有战略指导影响力的《孙子兵法》里面重要的原则。

英语里没有和“无为”准确对应的词汇。哲学家阿伦·瓦兹认为,“无为”是学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但美国人很难理解。在以“行动”为导向的文化里,“无为”听起来很傻。有谁靠不劳而获赚到百万美元?

忙碌、勤奋的人生态度似乎并未能带来什么。“无为”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不再乘风破浪,并学会等待和静观之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外部力量,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匆忙行动,每一步都可能是錯误,因为促使我们做决定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和自我。“无为”并非放弃,亦非懒惰,而是自我保护。这是一项重要技巧。

2, 生活。德媒:"绿色时装"在华兴起

或可改变中国制造不环保形象。

德媒称,“中国制造”对很多人来说象征着不环保的廉价纺织品。不过,如今中国一些小品牌也开始提供通过可持续和公平方式生产的绿色产品。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环保材料制作的夹克、自制手提包、美丽奴羊毛贴身衣——北京市中心一个展览大厅内,年轻的设计师们摆起摊位。在柏林很平常的东西,在北京算是例外:年轻的国际品牌创立者在北京设计周展示他们的时装,他们为自己的新项目“Uncover”揭幕——“Uncover”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在中国国内制造的独立时装品牌的平台和网络。

现年50岁的德国人马库斯·M·施奈德已经在北京生活了8年,他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都市提包”参加了“Uncover”倡议。来自瑞士的汉斯·加利克创立了“Neemic”时装品牌,他把高档余料和环保材料混搭起来设计。加利克想用自己的品牌主要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漂亮的设计。第二,环保生产。第三,为亚洲和西方交流艺术及文化创造一个平台。”

来自德国、瑞士、英国和中国的设计师共带来了8个年轻品牌,他们想在这个行业用公平的生产条件去工作,只要有一小部分人选择绿色时装,那就是值得的,无论是对于这些小品牌,还是对于环境来说。

3, 经济。中国公司“闪耀”拉斯维加斯

中国科技公司将国际消费电子展视为进入美国的跳板。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科技界所有赫赫有名的企业全都涌入拉斯维加斯,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但今年,重要与会者名单中包括一些大多数美国人也许不知道的名字。中国大公司在展会上占据着备受瞩目的位置,尽管它们在美国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它们正试图在科技界的年度会议上改变这一事实。

华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它受邀在展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过去数年,这个众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被像英特尔和微软这样的公司占据。制造商TCL公司推出配有全键盘的黑莓手机,引起轰动。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今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首次露面。

这些公司举办了时尚的产品发布会,可与苹果公司或微软公司的任何发布会相媲美,从而在美国科技业产品手册中占有一席之地。华为公司在音效浑厚的发布会上宣布针对年轻人的新款智能手机的起价仅有250美元。事实上,绚烂的灯光和重音节拍已成为所有这些公司的标配,因为它们试图激起人们对其产品的兴奋之情,同时试图说服美国人接受这些他们从未听过的品牌。

4,经济。BBC:中国的冬虫夏草热

作为补品的“毛虫”成了地位的象征。

英媒称,全中国人对“毛虫”及其产品都有着一种狂热,这可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不无自豪地说,他们除了两条腿的人以及四条腿的桌子不吃之外,什么都可以吃,就像美国得克萨斯人吹嘘吃烧烤一样。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冬虫夏草有药用价值,但非常昂贵,一两个高质量的虫子就要约10-15美元,每公斤售价约为2万美元(约合14万人民币),有的甚至更高,至少是黑松露成本的10倍。更重要的是,它慢慢变成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类似于鱼子酱和貂皮大衣。它们生长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脉,这些茎是真菌,确切地说叫冬虫夏草菌,它们寄生于虫子身上,在虫子死亡后从其头部长出来。

报道称,“毛虫”通常与其他一些珍品一同出售,比如海参,其在中国的流行也导致世界各地对海参的大量捕捞,使得海参数量大大减少。冬虫夏草及其寄生物也已感受到“风声”,类似的真菌现在在中国已被列为濒危物种。为了寻找和争夺冬虫夏草,曾有两名男子在尼泊尔发生口角后死亡,而且似乎“毛虫”也越来越难以找到。在一些地方人们过去每天能找到数百只,而现在可能只发现四五只。

在奢侈食品业中,走俏与萧条周而复始。美国鱼子酱行业在19世纪前几十年曾蓬勃发展,之后又开始萧条。目前,虽然“毛虫”运势处于不稳定状态,但冬虫夏草仍能让人获取可观收入。

猜你喜欢
电子展毛虫冬虫夏草
小毛虫的梦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2021国际消费电子展大陆集团,HERE和Leia联手打造裸眼3D汽车导航
神奇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
神奇的冬虫夏草
第85届中国电子展圆满落下帷幕
毛虫和蛾子
汽车高科技仅在“一步之遥”——聚焦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QNX亮相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