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鉴赏品味人性

2017-04-19 13:54高昂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高昂

摘 要:学书法,如学人生道理。书法练习注重横平竖直,人生之学讲究平正待人,知足常乐。不满于现状,却又甘于现状中沉下身子努力进步。甘于平凡却有高的追求和梦想。书法的学习、鉴赏与人性的形成和品位是有直接练习并曲高和寡的。柳公权有言,“心正则笔正”,项穆也道,“人正则笔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从古人先贤的角度可知,练习书法好如学习人情练达,品性正则书法正,所以历来的书家几乎都是人品极高的人。字如其人,着实不假。因此,见字如见人,古人诚不欺我,书法中蕴涵着很高的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也蕴涵着很深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书法鉴赏 书法与人性 品味人性

一、书法鉴赏的特点

在各国文化之中,唯有中国文字升华到了艺术鉴赏的层次,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早已冲破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存在,自成规章,符合艺术鉴赏的意境。以形象、象形表具象。尽显艺术之美。中国书法鉴赏的特征在于精神美的鉴赏体现。书法鉴赏更直白的说在于情感的鉴赏,心情的鉴赏。不同的心情、心性写出的字是不一样的,高兴时写的字如盛开的“心花”;恬静时写的字如涓流的“心泉”;激越时写的字如澎湃的“心潮”。

书法的鉴赏遵循于自然的规律。中国书法体现了世界自然的变化和美。唐张怀瑾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其中蕴含的意味:一是讲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根源在客观现实。所谓“囊括万殊”就是指对万物的高度概括;二是指书法在反映现实的时候,不是象绘画雕塑那样去直接地表现生活、自然中的个别物象,而是把“万殊”裁成“一相”,所谓“一相”就是把万物化作“点”、“线”。书法的这种高度概括性,为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

二、书法鉴赏如品味人性

书法鉴赏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章程,楷书要求法度严谨,笔划研究规整,讲规矩,态度不认真便成败笔。隶书要求笔划提按转折,蚕头雁尾,于细微之处见人性,讲礼节。写字就如同做人,要讲规矩。同样其他字体也要求讲字体书法与人性品质的结合,讲究精、气、神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笔画可细、可粗,可规整如方块,可粗狂如草隶,细如游丝,粗如山脊,规矩做人,性格豪放,也可飞白淡写,只求意味隽永,神采奕奕,动感强烈。如做人一样,先学规矩,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做人讲法、德、礼、仁为先,但人与人交往更要重气礼、义、节。我们与社会可以严谨规整、循规蹈矩,也有慷慨豁朗,泼洒个性。但是做人的品性如书法的规章一样,总要有让人们一看而心里接受的,如做人的坚守底线的风骨,在困境、逆境中敢于坚守向前不屈的精神,顺境中能够坚信自己积极向上进取的决心。人与社会生存,如懵懂小儿联系书法,重规矩、知礼节、有操守,才能获得好的成就。大方向要严谨正确,小地方也不能放浪形骸为所欲为。做人做事要有容乃大,并且能够自律、自省、自控,不然,书法如何能够得到提高,生活如何能够有品位。书法鉴赏与品位人性之妙在两者都需方圆兼施,有方无圆写出来的字如枯柴朽木,人无目标如行尸走肉,毫无精神可言;有圆无方写出来的字则软弱无力,人则懒散无方向,碌碌无为,易流于媚俗。书法与做人都讲究坐卧有矩,层次分明,精神饱满。横如宝剑出鞘,有进有收;竖如雨滴垂落,有垂有缩。

做人做事最难控制与抉择,世无后悔药可食,而于书法则是落笔难改,字如丑狗越改越丑;人生曲折沉浮,体验挫折磨难。书法则是章法严谨,不增不减,哪怕稍微补上一笔,亦给人一种不和谐之感,以至影响整篇之美。

三、见字如见人

以前常听父辈讲字如其人,要好好练习书法,书法如一个人的人性、人品,若书法不好,字体都写不好,这个人极有可能是懒散无定性和控制能力较差的。书法的直接体现是字,而字的体现是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赏心悦目,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歪七扭八不成形,甚至随心所欲不成样子,读者看了对其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特别是对第一次见面交流会留下较低的印象分。

字为心中沟壑,文若其人之品性。“挥毫泼墨者乃挥洒胸中之志也”。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古人将书法作品看做是书写者的思想品德、人生志气、日常品性操守的间接体现。中国书法在具备艺术特征的同时还蕴含着艺术的人性化体现,融入贯穿着书写者精、气、神、志。

书法是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當今社会有种思想,那就是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的,字体好坏、书法造诣的高低已经不重要,但这也正反应了今天广大年轻人懒散,生活不规律,耐性不够的特征。有则漫画这样反应这种情况,19世纪社会上的年轻人都是躺或坐在床上抽大烟而不重视书法的练习,今天的年轻人是躺或坐在床上玩电脑和手机,不注重书法的练习,相似性极高,很有讽刺性。都忽略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练习,造成了我国精神文化的丢失。

学习书法可以滋品导行,倡学兴问,静心养气,炼意砺志,探美求新。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一捧黄土,其就如一副书法作品的书写、完成到珍藏。人的成长过程如书法学习,从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中吸取养分并勤加练习尝试,成年后收获好的品性和操守,宛如书法学习横撇竖捺到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人生的成就期就如书法作品的创作阶段,功成名就抑或泯然于众,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或是被历史的档案保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谨记人生之操守,书法之章法,字如其人,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展示文化之美、书法之美,抛弃随心乱造的字体,这样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表里如一,明辨是非,明白自我,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秀莲;;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葛鲁嘉,周宁;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心理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3]宋怡,孔克勤;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4]马前锋;孔克勤;;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