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运用补脾和胃法治疗疑难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2017-04-19 15:02王佩贤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王佩贤

【摘 要】 补脾和胃,养胃气为治疗疑难脾胃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和法”的范畴。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以脏腑辨证说为治疗思想,通过补脾和胃为中心,以平为期、以衡为治的辨证思路,重视养护脾胃,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采用相应的补脾和胃治法,并注重情志因素和生活调护,临床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补脾和胃 廖志峰 脾胃病 辨治经验

廖志峰(1946-),男,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已逾40年,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在脾胃疑难杂病的诊治上师古而不拘经,有独到见解。廖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研制出5种健胃系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院内专科用药[1],卓有成效,誉满病患。

1 补脾和胃治于本,阴阳调和复健运

脾胃病是中医学对于胃肠道疾病的广义概念,主要包括胃脘痛、嗳气吞酸、痞满、腹胀等症状,临床较为常见,病程长久不易康复且病机复杂[2]。《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廖老基于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提出脾胃虚弱,脾胃不能正常受纳和运化水谷,导致脾胃病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情志失和,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日久而致损脾伤胃,终致脾胃虚弱,中焦亏虚,则诸症由生。因此,廖老认为脾胃健运有序,水谷运化正常,五脏六腑得养,而使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明燥土,喜润而恶燥,脏腑有别,治疗各异,在临证用药中侧重各有不同,尊崇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理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其中的“衡”意思是补脾和胃,脾虚明显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白扁豆、山药等益气健脾;胃阴不足者则以益胃汤加减麦冬、百合、玉竹等养胃生津,并配以枳实、枳壳、半夏、生姜等性降之药和胃降逆,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之效。

2 整体辨证分主次,兼夹施治诸症消

脾胃病产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廖老在脾胃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注重中医整体思维的辨证论治,在强调脾胃虚弱、胃气失济是其基本病机的同时,详辨兼夹,分清主次,随证施治。脾胃地处中焦,是脏器的枢纽要道,脾胃健运才能确保全身阴阳气血虚实更替的功能状态,水谷得化而输布精微于周身。廖老推崇脾胃内伤学说,认为胃气本虚弱,嗜食肥甘厚腻,饮食自倍,贪食饮冷辛辣等,易产生阳虚、气滞、寒湿及湿热等病理产物,日久不除又可加重脾胃虚弱,形成正虚邪盛、邪进正衰的恶性循环,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胃脘胀满、肠鸣腹痛、恶心纳差等症者,廖老常以泻心汤方加减治疗。脾胃二脏互为表里,若功能和谐,则能运化饮食,以正胃气,其他脏器得以安。廖老认为脾胃疾病少有单纯实证或虚证,在整体观念下明辨证型,是提高脾胃病兼夹症及疑难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3 灵活运方多总结,活血化瘀疗效好

廖老在长期临床中体会到瘀血在脾胃病发生和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久治不愈、反复发作顽固性胃病的特点,指出“久病痰瘀气滞”,先化其痰瘀,通畅气血,则脾胃升降有序。“胃为气血之海”,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受限,日久则致气血虚、气血滞等,进而导致气血虚乏或气滞血瘀等,瘀血日久不除则化热伤津,热积成毒,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继而变生他症,临床多表现为胃脘胀痛、口苦、口干、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涩,被认为是痰阻气机,气血瘀阻。选用二陈汤、四逆散、失笑散等方加减。方中枳壳、郁金理气化郁,与芍药相配柔肝止痛,舒达气机;竹茹、半夏、理气化痰兼以和胃;乌药、香附行气疏肝,疏散凝滞。

4 补脾养胃重养气,心情舒畅疾病除

脾运胃纳、脾升胃降需借助于胃气强盛功能方能运转有序,“存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廖老强调“攻邪勿忘脾胃,托补依赖脾胃,攻伐勿伤脾胃,调护须培补脾胃”,注重滋养胃气,补充了李杲详于脾、略于胃,详于脾氣、略于胃气的不足。《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针对脾喜燥、胃喜润的生理特性,辨证的将健脾燥湿行气和胃养阴润燥合理平衡运用。胃阴不足的脾胃病,常用燥湿胃苓汤和养阴益胃汤加减。益胃汤功用益胃生津,通过滋胃阴而实现降胃气的经典方剂,由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组成。增液汤由玄参、麦冬、生地黄等组成,功用增液润燥。廖老指出:火锅等辛燥之品,易耗伤胃阴,胃阴受损则见患者舌干苔少、大便干结难下、纳差脘胀等症状。以生地黄、麦冬清热养阴润燥,玄参、沙参养阴生津益气,配以玉竹生津止渴,对于因胃阴虚而致的口渴、胃痛、便干、纳差等症有良好效果。运用理气药时多用量轻灵、中病即止,且根据具体情况配用麦冬、白芍、石斛等品滋阴养胃,以达理气不伤阴的作用。胃阴虚而燥甚者,重在润之,而不宜辛散。

脾胃病患者多伴有烦躁、失眠、抑郁等情志表现,一是对于疾病认识不足而缺乏治疗信心所致;二是与患者生活习惯或工作的压力有关。廖老在临床过程中常为病人详细解释病情,消除顾虑,建立患者治疗信心的同时,注重运用酸枣仁、合欢皮(花)、夜交藤、磁石等药用以安神定志,从而达到患者身心同治的目的。廖老强度自古就有“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重在养护。常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做到规律作息,饮食有节,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以便起到良好的疗效。

5 经典病案

患者张某,男,62岁,2016年3月12日初诊。主诉:胃脘胀痛4个月。2016年2月17日,因饮食过度引发腹痛,呈持续隐痛感。现病史:胃脘胀痛不适,遇寒加重,伴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偶有反酸、恶心、时有嗳气,舌质暗,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脾胃虚弱,证属痰湿瘀互结。治宜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处方:藿香15g,茯苓20g,陈皮10g,白芍20g,高良姜5g,香附15g,莱菔子15g,丹参20g,檀香5g,砂仁5g,牡蛎5g,甘草5g。每日1剂,煎2次,并嘱其清淡饮食。服药7剂后复诊诉胃痛、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按:患者胃脘胀痛、便溏稀、舌质暗、苔白腻、脉滑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共有症状,属于脾胃虚而痰湿内停的病例;胃胀遇冷则重、便溏稀提示中焦虚寒,苔白腻提示湿阻中焦;脉滑提示痰湿中阻。治宜温中健脾,行气消痞。方以丹参饮合藿朴夏苓汤加减,配以良附丸而成,可谓“消痞不理气非其法也,祛痰不理气非其法也”。方药对证,以香附、高良姜温通之力,加檀香、丹参行气活血之功效,兼以藿香、半夏化湿之法,痰湿既除则寒瘀易去,对萎缩性胃炎久病兼以湿瘀者具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廖挺,武正权.廖志峰医论医案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崔鹏,赵夜雨,周奇,张琦.脾胃病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1):100-104

指导:廖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