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沙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2017-04-20 15:40许雅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沙水玩沙游戏

许雅清

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沙水游戏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内容。虽然沙水游戏在常人看来只是做些玩沙子玩水等简单的游戏,但给孩子带来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拥有丰富流动性的沙与水能够带给幼儿非凡的感官体验。幼儿还能在玩耍中进行发现与探索,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自由放松的沙水活动也能促使幼儿运动机能、感知、平衡协调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园的沙水活动并没有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这也成为很多一线老师的困惑。

一、幼儿园沙水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形式比较单一

有主题、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老师一直所理解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现象,有的带着孩子们去“沙水”区就让孩子“自主玩”并听之任之。没有很明确的主题导致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乱玩”,没有任何的发展性可言。有些老师活动的内容是有的,但也是让孩子充分“自由发挥”,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孩子的兴趣、发展等。

(二)游戏材料投放随意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材料的投入很随意。有时会过多地投入一些成品的材料,如小铲子、桶等相同层次的材料给孩子玩。只追求量不追求质,这时候会出现孩子游戏的水平雷同,只是一些动作技能方面的练习。

(三)教师指导过于盲目性

有时候教师的指导在沙水区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控制过多或者不加指导,往往出现一些无效的指导语“你在搭什么呀”“你搭得真漂亮”等一些不需要孩子思考的问题,导致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提升或者打断了孩子原有的思路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所有问题的根本来源还是离不开我们教师。于是我将从游戏内容选择、材料提供和教师指导、评价四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探索优化“沙水”游戏的组织策略,推进幼儿玩沙区游戏水平的提升,同时提升教师在户外玩沙区中的游戏指导水平。

二、优化幼儿沙水游戏的组织策略

(一)制定适宜内容

看着孩子玩沙觉得孩子玩沙的动作好像很相似,其实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行为特点都是不同的。所以玩沙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划分。如小班的孩子想象创造力较弱,以直观形象为主,初步了解沙子的一些特征,如:“挖宝藏”“给木桶喂沙”“看谁垒的高”等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性为辅助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沙子的细小、轻、遇水后容易塑造等一些基本的特征;中班的孩子则以创造和想象为主;大班的孩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适当加入挑战性内容。

(二)提供有效材料支持

1.根据游戏情节发展投入相关材料。

材料的投入要有适宜性。不能一味地追求多,而应该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投入孩子需要的相应材料。

2.根据孩子能力差异提供材料。

材料的提供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能是同一水平的材料。如成品材料的提供适合相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而一些半成品或者一些替代物则更适合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能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及游戏情节或者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

3.根据幼儿需求灵活变通材料——百宝箱。

中大班孩子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设置一个材料百宝箱。简单地提供一些基本成品、半成品及替代物等玩沙工具后,让孩子根据自己游戏情节的需要自主地取放自己需要的材料。

(三)实施有效观察指导

1.关注幼儿需求,确定游戏主题。

了解孩子年龄特点的同时,能根据相应的年龄特点进行沙水区域主题的确定。如小班的孩子以动作技能及認识沙的基本特征为主,例如“寻找宝藏”等;中班孩子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可以选择一些开放的内容,例如“建造城堡”等,需要发挥孩子的动作技能也需要生活经验及想象创造力;大班的孩子则以创造性游戏为主,根据孩子游戏水平的提升延伸出一些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如孩子自主生成的“地道战”“管子运水”等内容。

2.观察游戏过程,推动游戏发展。

(1)静静观察,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

观察是我们老师在孩子活动过程中最需要做的。在每一次的游戏中老师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这样才能了解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水平,才能及时发现孩子一些细微的变化。进而能有针对性地主动介入,正确地发挥指导的作用,避免因为不了解游戏情况而产生的不合适的甚至是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观察记录过程,升华游戏经验和指导水平

A.视频式观察记录。

现场记录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也是最真实的资料,相对而言细节性也能有所保证。运用视频的观察记录方法将孩子出现的一些行为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从幼儿年龄特点、教师指导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B.图示观察记录。

为了能更真实地记录孩子游戏水平以及孩子之间游戏的过程,可以运用图示法的观察记录方法。如将孩子简单的代称为ABC或者根据穿着等特征进行简称(红衣男孩等);一些动作也运用简单的箭头、图示及文字进行简单的描写记录,更加真实地还原孩子活动的现场。

C.案例式观察记录。

学会将发生的情况有意识地进行案例式观察记录,并针对孩子游戏水平及教师的观察引导进行分析,当下次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能够了然于心,对老师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D.表格式观察记录。

运用表格式观察记录可以将某一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或者是某一个阶段同水平幼儿游戏直观呈现。让老师能够更加仔细清楚地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特点及整体的游戏水平,从而为游戏内容的选择及过程的介入指导等做良好的铺垫。

(3)及时介入,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A.旁观者身份支持游戏。

作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玩沙玩水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更加投入游戏。今天是孩子们喜欢的玩沙时间,这时两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看了他们整整6分钟后他们还是在进行单一的挖坑行为,忍不住上前进行了询问。“啊呀,你待会儿看就知道了。”说完便不再看我一眼继续他们的“大工程”。这时,我克制自己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旁观者”,但是我内心却思绪万千,户外早锻炼的时间总共就30分钟,而他俩快一半的时间都在重复着挖坑这个动作。这样玩沙的背后有什么意义?对于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发展?作为老师,我这样的“冷眼旁观”正确吗?无数问题在心中翻滚,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心中另一个声音却在说,相信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让你刮目相看的。

B.同伴身份加入游戏。

在玩沙活动中教师有时是观察者,有时是指导者,但是有一种身份是不能被忘记的,那就是孩子游戏的玩伴。当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时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当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兴趣;当孩子出现一些危险的行为时需要及时介入等。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有一定游戏情节时,教师需要介入引导,老师用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并进行指导,帮助孩子有所提升。当一些孩子玩出了新内容或者新技能时可以引导更多的孩子进行模仿学习,从而帮助孩子能力的提升等。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

1.评价形式多样化。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针对玩沙玩水区的特点,可以运用图片、视频、集体评价、小组评价、个别单独评价、生生相互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2.评价内容有针对性。

(1)針对某些共性问题的评价

当孩子出现一些共性的规则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择集体交流式的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下次相同问题的出现。如一些玩沙玩水的动作技能问题出现时,需要教师进行集中讲评,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2)通过讲评延伸玩沙的内容

通过孩子的活动及教师的讲评可以有效助推内容的延伸。如“建构水利工程”中孩子运用水管进行拼搭挖掘后,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到活动结束也没有解决。我不想让这个小小的“遗憾”打击了孩子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在活动结束回教室后,让孩子一起坐下来看看我拍的视频和照片,一起帮忙想想办法,探讨交流好的办法,然后下次再去尝试。这样不仅仅使活动的内容有了延伸,也培养了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结果能推动新主题的生成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也会生成一些新的活动内容或者动作技能等,教师应该及时把握这个点,在评价的环节将孩子新内容扩大后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如“水利工程”这个主题可能会引发出“地下通道”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当然这些主要针对本班的孩子兴趣和特点。

综上所述,幼儿园沙水游戏的组织,需要教师从游戏内容选择、材料提供和教师指导、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沙水游戏对孩子发展的价值,才可以让孩子在沙水游戏中不仅仅只是重复、无效的活动,而是自主探索获得经验。

猜你喜欢
沙水玩沙游戏
投材料,引发展
——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材料投放的策略
托班婴幼儿玩沙游戏初探
浅谈幼儿园户外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探究在沙水游戏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途径
趣拍沙滩照
从“玩沙”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