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编排的实践反思

2017-04-20 15:43江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葫芦娃队形小精灵

江燕

成语“手舞足蹈”大家都非常熟悉,常用它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它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人心有所感动,就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表达不足,就发出感叹;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放声长歌;长歌也表达不了,就用舞蹈来表达。可见舞蹈可能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听到音乐,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不自觉地跟着扭动的原因了。

既然舞蹈能表达人类的情绪情感,那么在幼儿阶段,要不要进行舞蹈学习就毋庸置疑了。它不仅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意志品质的培养、性格的养成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园来说也是一次展现幼儿园教学成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机会。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幼儿舞蹈的创编与指导呢?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在多年的幼儿舞蹈编排中,我积累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选择恰当的主题

想要编排出一个好的幼儿舞蹈,首先要确定舞蹈的主题,这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你想通过这个舞蹈来表现什么?主题确定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选择了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舞蹈就成功了一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三个原则:“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与小学教育内容的衔接。”

在舞蹈主题的选择上也应遵循这些原则,它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但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容易接受与了解的,来源于幼儿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同时包含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我们编排的幼儿舞蹈《梦想无极限》,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了解,结合当时神五上天的情况,创编了孩子们在一起畅想未来的情节,利用快板说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长大后的梦想。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画片《葫芦娃》,他们爱看也爱演,时不时就自己模仿其中的情节。于是我就将“葫芦娃勇斗蛇精”的情景编成舞蹈《金刚葫芦娃》搬上了舞台,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针对当前环境恶化的现象,在舞蹈《环保小精灵》中,孩子们化身为环保小精灵,争先恐后地保护地球环境,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由于表现的内容都是来自孩子们身边,是他们熟知的,在学习和表现时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合适的动作编排与队形变化

确定了主题,选择制作合适的音乐,那么最能表达主题的就是舞蹈的主要元素——动作。幼儿舞蹈的动作要表现趣味性、童真性。动作来源可以是模仿性动作,比如《梦想无极限》中孩子们右手做拍球状,双脚左右移动来模拟篮球运动员运球的动作;《金蟹谣》中孩子们双手双脚弯曲,表现了螃蟹横冲直撞的特性;《金刚葫芦娃》中幼儿双手上举摆动,同时扭动身躯来表现蛇精的动作。也可以从民族舞中借鉴过来,适当改编成孩子易于接受的动作,如《花儿》中的小碎步和踏步翻身;还可以是现代舞元素,动作干脆利落。无论动作元素来源是什么,必须要谨记的是在创编幼儿舞蹈动作时,注意不宜过多、过散。要有一个中心动作,始终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金蟹谣》剧照

幼儿舞蹈多数是群舞,需要有队形的变化,这也是其与律动的区别。律动基本上没有队形变换,而表演舞蹈需要变换队形才能具备更高的欣赏性。变换队形时尽量用统一的动作,队形的变换频率不宜过快,但要易于变化。变换队形要注意就近原则,要让幼儿容易从一个队形变成另一个队形,变换自然流畅。如果把舞台当作画布,那么孩子们就是画布上的图案,要注意点、线、面的转变,疏与密的交替,这样画面才会具有流动性,也更具观赏性。

三、巧妙运用道具

孩子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对舞蹈动作的表现不可能那么到位。很多时候,巧妙利用道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花儿》是一个情绪舞蹈,通过欢快的音乐、俏皮的动作来表现孩子们如花朵般成长的快乐幸福生活。由于没有过多的情节来推动高潮,我就利用道具达到需要的效果。在孩子们的演出服腰部有一个隐形的口袋,将一根红绸塞在里面,非常巧妙地隐藏起来。红绸一端做成花朵,露在外面,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便于幼儿表演中抽出红绸。在舞蹈的后半部分,孩子们一个转身蹲、再转回来时手中突然多出一根红绸,基本动作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加入红绸,现场舞台气氛立刻就变得热烈了,舞蹈在最高潮时结束,令人印象深刻。

《花儿》剧照

《环保小精灵》的道具则是可变的花朵,合拢时看上去像一片绿树叶,与“小精灵们”的角色和环保的主题十分切合。中间根据舞蹈情节的变化,可以打开变成花朵,令人眼前一亮,效果可想而知。

《环保小精灵》剧照

四、积极的情绪引导

舞蹈创编完成后教授给幼儿,幼儿模仿练习,直到动作整齐划一,这对多数舞蹈老师来说都是可以达成的目标。然而,在舞蹈演出中,仅仅靠动作整齐就可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重要的还是小演员们表演时情绪的感染力。

学前期的幼儿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強,容易波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哭一会笑的场面。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孩子难免会产生情绪变化。不同舞蹈表达的情绪不尽相同,同一个舞蹈中也有情绪上的变化,这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比如说,当孩子学习动作受到挫折时,需要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分解动作,帮助幼儿吸收消化,等待幼儿,不要急于求成而责骂孩子。

需要孩子表现舞蹈中的某种情绪时,教师首先自己要投入其中,要知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放低身段,“童化”自己,表情夸张,幼儿才会去模仿,从老师身上得到启发。其次,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觉察表演角色的情感,由此产生相同的心理感受,并尝试表现这种感受。如《金刚葫芦娃》扮演葫芦娃的孩子与蛇精的孩子表情肯定不一样。我就请孩子们假设自己就是葫芦娃或蛇精,想一想在相互打斗时的表情,打斗输或赢的表情分别会是什么样?孩子们有了角色意识,表情自然生动了。《环保小精灵》中“小精灵们”从由于抢着去保护地球而引发争吵到大家齐心协力做环保,孩子们需要表现情绪从生气到开心。我就采用移情手法,让孩子体会和同伴争执到和好的过程。因为有了教师的情绪引导,孩子们表情恰当好处,自然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环保小精灵》剧照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幼儿舞蹈需要老师独具匠心的选材,合适的动作队形编排,巧妙的道具运用,需要老师的辛苦排练和孩子们的精湛演绎。同时,也离不开恰当的音乐编曲、精美的演出服、舞美背景的烘托和幕后工作人员的配合等。只有关注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细心体会孩子的想法,有心收集各种素材和元素,用心思考,才能创编出幼儿喜闻乐见的、富有儿童情趣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幼儿舞蹈作品。

猜你喜欢
葫芦娃队形小精灵
葫芦娃勇闯葫芦谷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树上住着的小精灵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呆萌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