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活动中盛开美术之花

2017-04-20 15:45倪素丹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兔蝴蝶美术

倪素丹

主题式游戏化美术活动是指在主题活动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活动特点,从美术活动入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或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

一、转思想,更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主题式美术活动既有综合性、开放性,要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也要凸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把主题放在整合的背景中加以理解,才能全面地了解主题的基本框架。只有在全面了解主题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确立目标和制定主题实施计划。其次,教师还要深入到幼儿中进行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水平,是选择好主题内容的关键。再则,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多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主题式美术活动中来。

一学期中我们班整合理念,以幼儿经验、兴趣为基点,开展了多个主题美术活动。例如:三月结合我园亲子运动会开展主题“运动乐”,四月结合季节特征开展“赴一场春的约会”,五月结合儿童检查开展“蔬菜朋友”,六月结合中大衔接开展“我长大了”等活动。我们“因班而异、因幼而定”地选择、开展主题式美术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环境,造氛围

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

1.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设置了作品展示栏,提供了这些框架后,幼儿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2.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根据主题组织家长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这些都是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利用这些作品进行环境的布置,孩子们都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3.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行为往往也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首先从激发幼儿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我们开展的“赴一场春的约会”主题里,在折纸贴画“小兔的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故事导入活动,“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

在主题“赴一场春的约会”里《花儿越开越大》《蝴蝶》,利用经典的表演游戏“三只蝴蝶”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学会颜色的搭配。又如“蔬菜朋友”主题,让孩子们请自己的蔬菜朋友参加“蔬菜舞会”,这样孩子们尝试在蔬菜上绘画、设计,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孩子们更加喜欢美术活动,并且有更多美好的创意。

4.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的美工区放着各种不同材料,有低结构游戏材料(纸杯、纸盘、贝壳、报纸、瓶子等)以及颜料、毛笔、绳、珠、棒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在主题“春天”里孩子们会用短绳、稻草、旧光碟、钮扣拼贴成小鸟,会用纸巾、浆糊、颜料做成脸谱,每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我们把这些作品挂在墙壁上,放在架子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過程和喜悦。

三、因人异,逐调整

主题式美术活动对幼儿兴趣、健康、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1.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调整活动选材。

主题式美术活动的选材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通过美术形式表现、表达眼中和心中的所见所想。好的选材能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得不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制作风筝、蔬菜舞会、夏天的裙子等内容都是以幼儿自身为主体,易于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表现。同一事物,个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选材要给幼儿的表现空间大一些。这样孩子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2.具体实施时根据活动现状进行适当调整。

如我班开展的“赴一场春的约会”主题式美术活动。在感知欣赏阶段,我和幼儿一起搜集了各式各样的春天的花、蝴蝶图片资料,丰富进区角,创设欣赏的环境主题墙。通过观察、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春天景物的情绪体验,以此来带动幼儿的情绪表现。如在进行“蝴蝶”这一活动的时候,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游戏“三只蝴蝶”,一起猜想,老师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蝴蝶长什么样的?它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它运用了对称还是重复的方法?大家快来看!”经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的好奇心上来了,纷纷仔细看了起来。经过这么仔仔细细地观察后,他们了解到蝴蝶的色彩五颜六色,花纹更是多种多样。结果孩子们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无一相同。在感知欣赏的活动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蝴蝶找花”。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对蝴蝶、花的兴趣,使幼儿更加了解和喜欢春天,还激发幼儿产生表现春天美的欲望。

在教育活动中我把活动的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多投入、多探究、多创新。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支持下,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创造能力发展了。他们不但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他们对事物的深刻印象和情感体验,还认识了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在主题式美术活动中,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并领会《纲要》精神,设置正确的活动目的,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幼儿标新立异,以幼儿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引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幼儿在动手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多向思维。

猜你喜欢
小兔蝴蝶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