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情景

2017-04-20 20:58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区角大桥玩具

区域活动中奇奇选择了结构材料,昊昊也过来和他一起玩。可是没过一会,昊昊就开始找我告状:说奇奇不给他玩具,不和他一起分享。因为奇奇拼搭得较早,他己经做成一个较大的成品大桥,筐中的玩具也所剩无几,而昊昊手里拿着奇奇剩下的几片玩具,是不可能拼插出成品的。这时我尝试让奇奇和昊昊一起分享玩具,可奇奇看着自己的作品,做出了很不乐意的表情,不想把玩具拆掉。我又做昊昊的工作,让他选择别的材料进行,可他却说我就是想和奇奇比赛,看看谁插的大桥最结实。我又尝试让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可是奇奇的作品已经完成,也不愿意合作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比较为难,几种办法都没有让双方满意,如果是您,会怎么做呢?(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 张 菊)

专家视点:

机智应对幼儿游戏中的交往行为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吴 玲

谨慎判定奇奇的行为。我们似乎感觉奇奇是个喜欢独霸玩具的孩子,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不能怪奇奇,“因为奇奇拼搭得较早,他己经做成一个较大的成品大桥”,这时让他“和昊昊一起分享玩具”,奇奇自然很不乐意,因为他必须将已经搭好的玩具拆掉。作为教师万不能由此而判定奇奇是个“小霸王”,喜欢独霸玩具。

丰富区域游戏材料。案例中果真是奇奇不愿意分享嗎?仔细分析会发现,该区域的材料似乎只够一个孩子玩耍。案例提醒我们考虑一个问题: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否丰富?事实上再小的区域也不应该只能满足一个孩子玩耍,这就需要教师充实区域活动的材料,以减少或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了解建构游戏的特点。幼儿在使用小型结构材料游戏时(如桌面建构游戏),多半以独自游戏为主。因此,玩小型建构游戏时孩子间的合作较难。所以,熟悉建构游戏的特点并加以区别指导是教师有效指导游戏的前提,这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在区域游戏活动的选择上要教会孩子一些原则与方法。如先来后到原则:再喜欢的区域,如果你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它,且此时已满员,那就必须等别人走后你再玩——要教会孩子学会等待。友好协商原则:自己喜欢的区域已有人,而自己又特别想进去玩时,需要征得该区域伙伴的同意——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等等。这些原则具有普适性,教师需要在日常中传递这些道理。

让奇奇充任指导者。教师可以改变思路,让奇奇充任建构游戏的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搭建玩具。教师可以这样建议:“奇奇,你搭建的大桥真漂亮!我们将它放在这里作为展品,你指导他们一起搭建,可以吗?”如此调动奇奇的积极性,昊昊与其他小朋友便可以自然地参与其中。

让孩子体验被拒绝的感受。案例中的昊昊显然被拒绝了,且被多次拒绝,很沮丧。“被拒绝”也是一种体验,在人的一生中“被拒绝”是一种较常态化的体验,所以在孩子的幼年,让他们体验一下这种感受也未尝不可。

要有接受介入不成功的心理准备。在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介入的失败并不说明教师的无能。很多时候一些游戏情景教师是无法介入的,所以教师没有必要自责、内疚。也许,这种无解的情景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争吵、折腾、磨合中孩子们有可能会自己寻找到答案,如此岂不是更好。

一线分析:

反思多方因素 实现区角价值

扬州大学幼教服务中心 缪 惠

1.原因探析。

觉得案例中都是幼儿表现出来的较为正常的现象。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其独立性、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会让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出现两难的局面。所以,面对案例中两名幼儿都互相不愿妥协的局面,确实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进行介入。很庆幸这位教师没有利用权威来强迫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去行事,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2.指导建议。

明确区角游戏规则。在开展区角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在了解幼儿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商讨该区域可行的规则,去支持幼儿的学习,这是组织开展区角游戏活动的重点。比如:结构游戏区:一次可容纳3人同时游戏;坚持合作分工的原则;游戏材料结束后归于原位等等。当然,即便是大班幼儿,此类游戏规则的呈现都要合理利用各种图示。

丰富区域材料投放。结构区深受幼儿欢迎,特别是对中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成果展现也较为立体、形象。教师在进行结构材料投放时,可以根据年龄特点及经验水平来分层次投放材料。除了提供一些高结构的区角材料,也可以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这样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参与其中,丰富操作的内容,让幼儿在开放的氛围中,通过探索、实践获得发展。

恰当引导,有效跟进。在区角游戏中,教师通常是幼儿兴趣的观察者、游戏拓展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对于区域游戏过程的指导,教师都需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宜的引导,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如果发生矛盾,教师需要与幼儿处于平等的地位,并进行客观分析,借用各种角色来帮助幼儿,比如教师扮演搬运工与建筑师的角色等等。通过角色扮演来分散幼儿独自游戏的注意力,从而帮助他们进入共同的游戏情境中。

在问题中成长

——建构游戏中的合作与发展

合肥幼专附幼依澜雅居分园 赵英侠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搭建特点也不一样,小班幼儿嬉戏性较强,大多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搭建;中班已经有一定的搭建水平,建构的目的性增强,合作意识开始萌发;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建造能力,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能搭建出较高水平的建筑群。由于案例中没有提到年龄段,根据游戏情景推断为中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如果我是当班老师,会采取如下措施。

1.平复昊昊内心,理解他的感受。

以同理心站在昊昊一边,理解他想搭建一座桥的想法,弱化他要竞争的想法,为培养合作的萌芽做准备。可以跟昊昊说:你是想像奇奇那样搭建一座桥,对吗?我想如果积木够多,你一定可以搭建一座很结实的桥,对吗?通过“对吗”逐渐让昊昊有被理解的感觉,把握谈话的节奏,慢慢让昊昊从“告状”的委屈中平复下来。

2.承认游戏材料不充分,弱化奇奇用光积木的行为。

承认是老师材料准备不充分,给孩子有机会玩建构游戏的希望。可以跟昊昊说:“下次多准备一些材料,我再欣赏你搭建的大桥,好吗?现在,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奇奇搭建的桥吗?”和昊昊一起到奇奇那里说:“我和昊昊都很喜欢你搭建的大桥,如果在前面摆一个大桥建造说明的石碑会不会更好?积木剩下很少了,我们三个一起在大桥边上搭建,好吗?”由于老师的参与,弱化了两个幼儿直接面对材料不足的矛盾,三个人一起合作,培养了幼儿合作意识的萌芽,既不影响奇奇的搭建格局,又满足了昊昊参与搭建的想法,锦上添花。

观点采撷:

案例中孩子的不合作不分享行为,可能是因为教师投放的材料不充分。我们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收集、投放充足的、可以让孩子自由取放的各类废旧结构材料。如:牛奶罐、椰奶罐、薯片筒、方便面盒子、废旧KT板、自制纸棒、纸盒、纸箱、香烟盒等,和幼儿一起把这些废旧材料清洗干净,用胶带纸等装饰,变成孩子感兴趣的色彩鲜艳且别具一格的建构游戏材料。(安徽省全椒县古城幼儿园 何亚辉)

如果是我,我会投入大量的结构材料。结构材料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通过这些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拼搭。我会用手机拍照来保留孩子的作品,然后再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作品,能让幼儿有成就感,感觉到快乐。还可选用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拼插的大桥图片来吸引奇奇的兴趣,让他觉得还有好多种漂亮的大桥,很好看,也希望自己能拼出图片中的大桥。(合肥幼专附幼依澜雅居分园 崔婉莹)

从小培养幼儿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解决矛盾,让双方达成共识,为下一步的合作扫清障碍。注重指导幼儿用语言交流,学会分享,并积极开展评价,巩固幼儿合作行为。(合肥幼专附幼依澜雅居分园 高 洁)

猜你喜欢
区角大桥玩具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