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独奏曲溟山的创作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017-04-20 23:28曹梦月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

曹梦月

摘要:现代筝曲《溟山》是王中山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该弦式,曲式,轉调,演奏技术等等方面分析了现代筝曲《溟山》的创作,进而简要的分析了王中山筝曲的创作特点,试图对古筝演奏者演奏此类乐曲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溟山;王中山;音乐创作

1.引言

古筝曲目的创新对推动古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中山先生首创了一些新的曲目如《彝族舞曲》,《楼兰》,《溟山》,《土耳其进行曲》等等,开创了古筝曲目由传统的五声调式到新调式的转变,新颖的调式风格,新颖的定弦方法,使人耳目一新,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法的改变。这些新风格的筝曲即保留了原有的传统调式的风格,又加入了新调式的音乐风格,为新调式调式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乐曲《溟山》的创作特点:

这首乐曲是王中山先生以湘西地方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全曲描写了大山的神秘和多姿多彩的季节变化,无论节奏,音调还是演奏技法,都具有较高的难度。

引子部分描写了大山黎明前寂静,较远的意境,深远的意境。这是一段节奏自由的散板,有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乐曲之间必须依靠气息来连接,使整个段落连接。

传统的古筝定弦是五声音阶,12356.从高音一直重复到倍低音,弹曲子的时候很不方便,不同曲子之间要转调,这就使音乐受到了限时,就有局限性。就是因为这种局限性阻碍了筝曲的发展,使其束缚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于是现代作曲家们就通过不断创新,突破传统筝曲的思维方式和听觉审美性,打破了这种束缚,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调式风格,不再是古板固定的五声调式,根据不同筝曲所表达的不同的音乐风格创造出一种现代人审美需要的调式,人工音阶定弦法。不需要太复杂的转调,以钢琴的音为蓝本把必要的音搁在弦上,省去了很多转调不必要的麻烦,大大节省了演奏的时间,又突破了曲风的局限性,真是一举两得。筝曲《溟山》是根绝湘西音乐改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所以传统的五声音阶是不能满足音乐的需要的,于是作曲家便更具其地方风格特点加入了#G,#D,#C,把音乐的地域性和特有的少数名族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新的人工调式定弦方法,在乐曲的表现力,音乐上的表达,调式,定弦,动机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既没有丢失传统音阶又加入了新音节,中西结合,打破了乐曲的单一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情绪上的张力。作曲家的创新能力很重要,在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方法上加入新的音阶,改变了以前的转调方法,移码,或者是用左手按音。在筝曲《溟山》的创作中,以调为主旋律在其大小调里转换,表现了那种神秘空旷的感觉,在情绪上更有张力。

2.1乐曲《溟山》的创作特点:

《溟山》中许多新的技法完全是与内容浑然一体的自然表现,毫无“外在”于作品以炫技之感。下面就以“擦弦”、“止音”、“拍板”、“快四点”,“双抹”,“调式定弦六个技法为例,分别阐述演奏技法与音乐内容的自然统一。

2.1.1调式定弦

传统的古筝定弦是五声音阶,12356.从高音一直重复到倍低音,弹曲子的时候很不方便,不同曲子之间要转调,这就使音乐受到了限时,就有局限性。就是因为这种局限性阻碍了筝曲的发展,使其束缚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于是现代作曲家们就通过不断创新,突破传统筝曲的思维方式和听觉审美性,打破了这种束缚,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调式风格,不再是古板固定的五声调式,根据不同筝曲所表达的不同的音乐风格创造出一种现代人审美需要的调式,人工音阶定弦法。不需要太复杂的转调,以钢琴的音为蓝本把必要的音搁在弦上,省去了很多转调不必要的麻烦,大大节省了演奏的时间,又突破了曲风的局限性,真是一举两得。筝曲《凕山》是根绝湘西音乐改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所以传统的五声音阶是不能满足音乐的需要的,于是作曲家便更具其地方风格特点加入了#G,#D,#C,把音乐的地域性和特有的少数名族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新的人工调式定弦方法,在乐曲的表现力,音乐上的表达,调式,定弦,动机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既没有丢失传统音阶又加入了新音节,中西结合,打破了乐曲的单一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情绪上的张力。作曲家的创新能力很重要,在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方法上加入新的音阶,改变了以前的转调方法,移码,或者是用左手按音。在筝曲《凕山》的创作中,以调为主旋律在其大小调里转换,表现了那种神秘空旷的感觉,在情绪上更有张力。

2.1.2止音

“止音”这种演奏技法在40年代以后就被广泛应用。有很多种类型的“止音”,比如用右手弹奏,以古筝指甲反面或者是正面止音;用右手弹奏,左手止音的方法。在王中山老师创作的筝曲《溟山》中则止音的技法运用的更加新颖,左手弹奏并用左手止音,创新了止音传统以来的技法。这种特殊的止音技法在古筝的低音区演奏,听觉效果上使人感觉音色沉重,余音缭绕,在快速演奏的时会导致音色不清晰,不明朗,换乱的现象,这就对演奏者有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不能打乱节奏,要在节奏稳定的情况下再加上“止音”。这样演奏就很清晰,明朗,既能听到清晰的右手的旋律,又能听到在左手加上“止音”后的伴奏旋律,不仅在曲风上使人觉得耳目一新,又增强了表现力,使乐曲更加活泼,也丰富了节奏形式。如果说前段的慢板是为了表现对前途的彷徨和迷茫,那么该段便是利用加入止音后的动感来表现未来的光明与希望。

2.1.3拍板

古筝的发展历史超过2000年,这是一个清新优雅,平原和婉约风格韵味延迟传播代代,当代作曲家和古筝艺术的发展,将是一个全新的现代音乐概念到古筝音乐创作,使古筝的声音和表现力的转型创新,扩大和增强古筝艺术表现力。拍板就是利用手掌和手指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一个独特的声音效果。有很多种形式,大多发生在音乐的高潮地方,烘托气氛。

“拍板”这种特殊的演奏技巧在听觉上比较有冲击力,强烈的向我们表达了曲者对大山空灵的向往。在琴弦上用手拍打与拍琴板相统一。在听觉上很有节奏感,很动感,像跳舞一样,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在低音区有手指拍打琴弦时,音响效果是“啪啪”的,像是大山里自然界传来的回声;用手指拍打琴板时,音响效果是“嘣嘣”的,很悦耳,很活泼,像是摇拨浪鼓的声音。拍打的节奏型多种多样,很活泼,富有舞蹈性,使我们看到了作曲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1.4快速弹奏技法

快速弹奏这种演奏技法在筝曲中是比较常见的,丰富了左手的技法。比如我们知道的古筝曲目《溟山》中,在进快板的时候运用了“拍板”的演奏技法加上左手连续快速弹奏,极大了丰富了左手的技法,左手的快速弹奏与右手的快速弹奏相结合,渲染了音乐的表现力 。左手的快速弹奏在低音区,旋律以摇指的形式,左手的节奏型固定为十六分音符,使听众在听觉上觉得非常鲜明清晰。在音乐的表达上使用摇指,使听众在听觉上感受到了一种柔美,歌唱般的旋律,使人非常陶醉,在音乐的处理上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在音响效果上给听众一种清幽,连绵的感觉,使人犹如身临大山一般,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谷,清澈透明的河流,给人一种在仙境的感觉。左手的音要清晰,饱满,要有颗粒感再与右手的流畅性做对比,体现了“点”与“线”的完美结合。在音乐的创新上使人耳目一新,在听觉上冲破了传统筝曲带来的束缚感,既保留了传统筝曲的韵味不失典雅,又创新了曲风,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给人如歌如诗的画面感,非常美。

2.1.5双抹

右手食指快速抹两根弦。抹弦的时候要掌握好,弹奏时不要犹豫,抹的两根弦几乎要同时发出一声。

弹奏时,要求臂,腕,指整体运动,指头贴弦内交替弹奏。速度,节拍要稳,力度均匀。弹奏时,种植额,无名指,小指既不要翘也不能向内卷缩着。双肘放松,自然下垂,不能紧张成三角形。

2.1.6擦弦

“擦弦”这种演奏技法是古筝青年大师往中山先生首创的,添加了新的音乐语言,极大的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是用古筝的指甲在古筝的琴弦上快速的划过,发出“嚓嚓”类似与这种听觉感受。整首曲子从21弦的最低音开始,厚重的低音音响效果一出来充分的表现了神秘的大山,悠悠的山谷在朦脓的早晨神秘的气氛,多了些空灵的感觉,增强了神秘感。有了“擦弦”这种新技法的特别的听觉感受,增强了大山的沉静之感,清幽,又难以言喻的和谐与深厚之感,同时也反映了作曲者交综复杂的的心情。这种“擦弦”新技法的特殊音响效果在全曲的音乐中表现的恰到好处,演奏的琴者要对全曲有着充分的理解,把握住全曲的感情基调,把握住情感的变化来控制音乐的音响表现力并融会贯通在整首曲子当中。“擦弦”在快板慢板中皆有应用,却表达出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和情感。表现了那种神秘空旷的感觉,在情绪上更有张力。

3.乐曲《凕山》的文化内涵:

首先,“琴”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乐器,而是某种文化之“道”的转换策略,具有“无 用”的特点。

湘西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大多都是少数民族,所以有较浓的民族风格特点,那里的人民淳朴,勤劳,热情好客,奔放热情,有着浓浓的淳朴的民风,保留着千年不变的传统,保留这他们世世代代的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民风和文化,保留着厚重巫风文化传统,为中国的新音乐提供了新的音乐材料,为中国民族文化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有不少艺术家作曲家在这片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不少惊世骇俗的作品, 由于这种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止艺术家作曲家,文学家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熊希龄就是湘西凤凰人,教育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书法家。大文豪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边城》描写了湘西的山水人文,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自然风貌。音乐艺术作品《湘西风情》,ABA三段体,旋律湘西音乐元素,当湘西土家族的打溜子出现时,才有点湘西的味道,这段像是描写湘西的某个节日场景。B段最具湘西特色的是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旋律的发展,其中竹笛与杨琴的对话极像这个民歌男女对唱,很抒情,很动情。一段琵琶独语似乎像一段评说,又像一段梦呓。 B段在土家族摆手舞的节奏和律动中结束。再现A段,土家族打溜子独领风骚。虽说节奏没问题,可惜土家族打溜子的风格和韵味不是很地道。最后乐曲在合奏中嘎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再到筝曲《凕山》,反映了湘西独有的民风,独有的人文文化,独有的社会坏境,独有的山村文化,独有的文化传统,独有的审美观念,独有的民族传统,凸显着湘西这个独特少数民族的独特性,表现了湘西人民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历史就如一面镜子,湘西的悠悠历史都被记载在里面,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民族的音乐也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湘西民间音乐,深邃委婉,向我们展示了湘西民族文化音乐独有的性质,也使我们从中看出湘西人民的勤劳,淳朴,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由于湘西民族文化世世传承,音乐文化也丰富多彩,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给了作曲家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无限的拓展空间。使得《溟山》这首作品牢牢把握住独有的湘西音乐民族文化特点,通过层出不穷的手法描写了大山四季的更替,通过独特的音乐动机,语言層层递进,充分的表现了大山的清幽,神秘,空旷,音乐语言深邃含蓄,动容宁静。不同的旋律,音乐表现手法做对比,刚强的和柔美的对比,由慢渐快的节奏,又弱到强的旋律,由慢渐快的节奏,又轻渐强的力度,由慢渐快的速度,和沉重静谧的处理手法,细腻的音乐表现手法,调式的变化,在B调同主音大小调里面更替,使乐曲的表达动机更加完整,从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光明与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谐。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我们不应该只注重技巧方面的追求,也应该加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其乐曲背景的身后文化内涵不可忽视。们今天所作的一切也正是“传统“之中来回溯传统的意义,以接续不该舍弃的文化精髓。

随着一辈又一辈的音乐大师们聪颖的智慧,随着时代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古筝的曲目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打破了历史的丰碑,已经有了大踏步的前进,筝曲《凕山》既保留了传统的五声音阶调式又创造了新的人工调式,既保留了传统的典雅有与时俱进,中西合并,既传承了传统观文化又为筝筝曲创新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使古筝创新曲式方面开创了好前景。

4.结束语:

古筝青年大师,演奏大师,当今中国青年筝家中的佼佼者王中山前辈怀着一个热爱音乐的心和对古筝曲目方向钻研的伟大抱负,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古筝作品,如《楼兰》,《彝族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凕山》,《晓雾》,《秋望》,《水墨》等等,开创了现代派古筝作品的先河,在古筝技巧方面,运用右手轮指、弹轮等技法,丰富了筝的表现力。他的作品优美,具有流畅性,把古筝独有的音韵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他还注重人文方面的表达,使得作品优美又深邃。王中山先生将中华筝乐的创作进入新的文化高度,我们应该向王中山先生学习,参考文献吸收更多音乐界各个领域的成就和成果,去学习、去进步。然后创作出属于我们古筝自己的伟大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勃楠,王居野.古筝新筝技法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8

[2]袁静房.民族乐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1

[3]周耘.古筝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15

[4]王中山.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5

[5]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6]李贵武.器乐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1

[7]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4):58-60

[8]郭燕红.中国古筝考级曲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

[9]赵毅.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2):33-39

[10]王小平.近年古筝左手技术的发展与筝曲音乐风格[J].人民音乐,2001,(12):34-36

[11]沈佳虹.山东筝曲《四段锦》的音乐特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

[12]王珣.《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古筝流派的成因》[J].中国音乐,2009

[13]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14]李娟,王志军.鲁派筝曲《汉宫秋月》的传承及其风格探微[J].北方音乐,2011

[15]高亮.《趙玉斋与山东筝派艺术》[J].艺术教育,2009

注释:

[1]王中山《古筝曲集》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年版。

[2]赵曼琴《古筝快速指法指序概论(上,下册)》,国际文化公司出版2001年第一版

[3]王耀华、杜亚雄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黄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我国音乐创作的复合式民族性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
满怀赤诚 执着追寻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二)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浅析德彪西音乐创作精髓
在音乐创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